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精选.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精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丽,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3.抓住关键句,品尝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4.领悟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纪录片再说长江其次集重上江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听着这熟识的旋律,令人浮想联翩,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它位于东经91度07分,北纬33度29分。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录片,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日我们学习
2、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奇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请同学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1.第1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巡游的是哪里呢? 明确:“我”巡游的是东南阳坡。从第3自然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可知巡游的是东南阳坡。 2.本文是根据怎样的依次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巡游中体现这一依次的词语。 明确: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
3、材料的)。叙述了“我”巡游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上走下砾石堆,接近冰山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目标导学二:品读课文,感受雪山壮丽 请同学们品读第56自然段。 1.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根据怎样的依次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就由很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作者是按由远至近的依次来描绘的。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请同学们品读第1011自然段。 2.思索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
4、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触觉:写冰窟。特点:暖和。 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及对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听觉:写风。特点:声音大(咆哮);不停息(络绎不绝);威力大(扫荡)。 视觉:冰体。特点:晶莹雪白;美丽,千姿百态(挺立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缓缓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熠烁烁,光芒耀眼。 感受:是琼瑶仙境;这水纹是否就是年轮。 3.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其次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 明确:第56自然段是从低处欣赏描写,第1
5、011自然段是从高处欣赏描写,这样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韵。两次写欣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相识渐渐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加。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请同学们品读第1214自然段。 4.这几段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从中感悟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描写了砾石堆和坚冰之下的流水。感悟:一刻不停,起先演绎长江的故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异壮丽,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力,今日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怎样的情感震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赏析句子,感受语言魅力 联
6、系上下文,品尝下面的语句的妙处。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改变多端:融雪处袒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明确:运用比方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给予雪山以生命,“改变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难受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如同霹雳舞的“太空步”。 明确:运用比方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难受”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
7、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 (3)我双手合十,面对各拉丹冬威历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 明确:“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明确:“白色金字塔”,示意雪山如同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给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历,令人敬畏。 目标导学二:品尝写景,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想象,让学生品读课文,标画联想想象的句子。 1.作者在欣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象? 明确:(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
8、不能的创建力。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间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凹凸消长,这水纹是否就是年轮。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起先演绎长江的故事。 2.这些联想和想象中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1)句,“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四周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宏大奇妙的创建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第(2)句,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到树的年轮,给予各拉丹冬雪山以生命,赞颂雪山的奇妙,历史久远,犹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 第(
9、3)句,“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今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方、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奇妙漂亮,并给予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作者又通过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赞美。 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领会美景与趣事。 2.学习本文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并用的写法。 3.感受文章语言略带幽
10、默与书卷气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朗读古诗词)阅读的方式有许多种,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相识未知的这个世界,去探究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爬山,我们可以领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绮丽。登顶,可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今日,我们随着马克吐温的脚步,去勃朗峰来一次绮丽之旅。 二、预习反馈 1、说一说,沟通你所知道的作者和勃朗峰 (1)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
11、丑恶之处,表达了剧烈的正义感和对一般人民的关切,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他经验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2)勃郎峰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疆。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溶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学探讨试验站。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
12、动胜地;山峰宏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中心。 2、写一写,你所驾驭的字音 字词注音,抽生到黑板上完成。 翌日(y)辚辚(ln)巉峻(chn)拾级(sh)霓裳(n)隧道(su) 俯瞰(kn)穹顶(qing)皑皑(i)缭绕(lio)沟壑(h)打嗝(g)纷至沓来(t) 3、考一考,词语正确的一项 三、沟通展示 1、跳读课文,理清思路。 过渡语:可怜可悯,老师引导为什么说乘客可怜可悯呢?物有所值的旅行是什么样的呢?请跳读课文,找一找这一路写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又在这一路遇到了什么人和事?梳理课文之后,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预设(奇),沿途奇美,主峰奇伟,山峰奇险,云朵奇
13、幻;车夫“奇人”经验“奇遇” 2、品读语言 (1)这一路秀丽的风景,经验的奇人奇事,都被我们的作者写进了精彩的文字里。下面请同学们划出文中你觉得最精彩的句子,品读分析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分组合作,一大组风景,二大组人物) 取道黑首观赏瀑布,“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一连串四字词语,语言整齐,极富文学意味;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仰面遥望旁边的一座峰巅时,用了“色调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四字词语连用,词藻华丽且用词精确,令人耳目一新。“车王”赶马车“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
14、改色,态度温和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等句子,无不暗含着诙谐与幽默,读来饶有兴味,让读者感受到奇人及奇事之乐。 (2)揣摩文中“车王”和“勃郎队长”的说话语气,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来,抓描写,品性格和生活看法。 四、质疑辅正 为什么用了一整段文字描写肥皂泡? 眼前的绚丽色调,正像人们透过肥皂泡看到的世界,那样精彩,色调斑斓,但却转瞬即逝,它们又在无穷地变化着,不能许久,不能永恒,作者感悟到历史变迁,人世沧桑,个人在时间的长河中特别渺小。 五、拓展延长 1、国学经典诵读,谈启示 2.小练笔,说感悟 你肯定也登临过许多山,也肯定遇到过人
15、生中的一座座“山”,也曾生发出多数的感慨吧!请打开记忆的匣子,选择你所遇到的“山”,把你登山的感悟写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抓住关键句,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3.酷爱体育,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一、导入新课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激昂,今日我们就来相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倾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熟
16、识背景学问 1.背景学问介绍。 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化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耀着他的体育思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原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作者介绍。 顾拜旦,法国教化家、社会活动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绚丽文化饶有爱好。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起先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担当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8年之久,终生提倡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公开 教案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