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视察、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经验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胜利体验,增加自信念。 4.初步培育学生用数学合作沟通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打算 小棒或圆片。 投_(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漂亮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接连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日,老师带大家到漂亮的大森林里看看,请细致视察,
2、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沟通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驾驭学问、形成实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_,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主动性。 合作沟通,探究发觉 1.独立思索,自主探究。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沟通,探讨多种算法。(师参加探讨。)
3、3.全班沟通,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依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赐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挚友们说一说,你最喜爱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爱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老师的角色起先转变,不再是纯粹的学问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加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敬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纳不
4、同的方法计算,敬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细致视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沟通,汇报算式。依据学生回答板书3+2=5 2+3=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细致视察这两道题,发觉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5、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嘉奖“团结协作星”、“才智星”。 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合作的主动性,引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通过计算、想象、拼摆,全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开放”二字。 1.教学时,思维方式的开放。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时空结构,为学生独立思索,小组沟通的开放情境。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思索角度的不同,所采纳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贾老师敬重学生发觉的想法和自己的选择。 2.教学评价趋于开放。师生互评计算方法,生生互评小组的运用评价形式的开放,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练习题的开
6、放。由于绿叶即(条件)有多余,所以学生要给花蕊里5、4、3等红花配绿叶,就要经过视察,口算等思维过程,结合小组同学的审美观点,可以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同时,5以内加法的各种算术基本都口算一次。习题的开放,学生的开放,学生就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发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究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相识符号“>”、“<”、“=”及其含义,会依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育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从事简洁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
7、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的实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教学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的第5、6题。 教具学具打算 教具打算: 1.小猴吃水果的课件。 2.投影仪。 3.4个梨、5个苹果、9朵花的磁性软件。 学具打算: 每人打算: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5个苹果、9朵花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1”、“1”、“2”、“3”、“4”、“5”、“6”张数字卡片;小棒2根。 教学设计 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课件展示。 a.3只小猴在漂亮的大森林里玩耍的状况。 b.3只小猴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
8、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我还没看清晰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起先吃了? 引导学生视察思索: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5.课件展示: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 6.提问:视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 教学比较2、3、4的大小1.教学“3=3”。 a.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爱吃桃了,可我们每人
9、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b.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没也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知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上图下面写上“3=3”。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2.教学“3>2”。 方法和教学“3=3”相同。 告知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态。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3.教学“3<4”。 方法如前。 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态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态对比来说。 4.区分“>”、“<”和“=”。 a.以小组为单位,沟通相识,记忆“>
10、”、“<”、“=”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老师都加以确定。 b.以嬉戏方式,熟识、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举得对: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看谁摆得好: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小结 1.让小挚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老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旧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2.补充练习。 a.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b.
11、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填()>() c.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 4.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 5.开放练习: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打算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图,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实力、认数实力,为教学新学问做打算。 2.通过视察图,初步学习分类。 3.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化,做一些学习数学的打算。如怎样听讲、看书、写字等,初步知道上、下、左、右等方位。 教学过程 1.老师谈话。 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一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