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例.docx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教材 分类和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学问的基础。本课教学以“帮妈妈放衣服”为主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挚友的对话,引发学生利用生活阅历,学习比较“厚薄”,同时依据图中供应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找寻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养教化新理念和目标。 二、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
2、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视察、分析、比较实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洁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沟通自己的想法。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主动参加、勇于沟通的行为赐予充分的确定和表扬。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验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新奇心和爱好。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
3、中形成初步的视察、分析、比较能 四、教学策略 1、说学情 依据日常的生活阅历,学生对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已经有了肯定的基础,教学中留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设计了肯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验中感悟、体会、相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嬉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学问就在身边。 3、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气球、弹力球 五、课前嬉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
4、;我说远,我对近 喧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嬉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爱好。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学问点,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老师请班里一名比较高的同学与自己合作比一比个子。得出老师比同学矮的结论。 2、再请两个同学与第一个同学比个子,分别得出结论。 3、引出课题。这些结论都是通过“比一比”得到的(板书:比一比),今日我就来探讨“比一比”,看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还能知道些什么? 二、引导探究。 1、整体感知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细致视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们通过视察说出画面中左边有挂衣橱和存衣柜,放有爸爸、妈妈和小明衣服
5、;右边是博古架,摆放着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2、比多少、厚薄。 (课件播放)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 师:你和小明的看法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 (多媒体突出放大存衣柜,便于学生视察。)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1)数一数妈妈的衣服有11件、小明的衣服有4件,所以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多。 (2)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厚,所以妈妈的衣服多。 (多媒体演示比厚薄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用了不少好方法比较出妈妈的衣服最多,通过“比一比”,我们还可以发觉很多问题呢。 3、比长短。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妈妈打算了三件外衣挂在衣橱里,(多媒体突出放大挂衣柜),比一比,你发觉了什么?
6、 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小组沟通探讨并在全班汇报。 学生们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结论,如: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最长,小明的衣服最短对于能用多种标准进行比较的小组进行表扬。 小结:比较的时候肯定要确定谁跟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3、你还能比什么? 细致视察情境图,小组确定探讨内容,选择一样主题图中的一件物品,合作进行比较探讨。 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评价。 小组可以选择琉璃球比较大小、轻重等;可以选择瓷马比较高、矮、多少等;也可以选择花瓶比较胖瘦、高矮等。
7、小结:(依据小组合作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三、“闯关”巩固。 第一关比多少、厚薄(多媒体出示第23页第1题) 师问:哪边的书最多,哪本书最厚? 学生独立思索完成。 其次关比轻重(第24页第2题)。 用多媒体模拟天平称量水果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索后推断轻重。 说说理由。(学生可以结合压翘翘板的生活阅历直观感受天平杠杆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的原理。) 第三关比手的长短(第24页第4题)。 演示活动:老师演妈妈,大同学扮演“我”,小同学扮演“弟弟”,比手。谁的手最长? 第四关:实践应用活动:谁哪合适? 1、出示一个气球和一个弹力球。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2、学生们掂一掂、试一试后
8、,说说实际比较的结果。 :先让学生揣测一下哪个球重,哪个球轻?熟识这两种球的孩子会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很快推断出弹力球比气球重,对与没有这种生活阅历的孩子老师要组织他们亲身试一试,体会大得物体不肯定重,小的物体不肯定轻的辨证思想。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开放题,肯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在组内沟通各自的想法。】 第五关:实践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比的东西,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已有的阅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
9、初步驾驭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育学生初步视察、比较、抽象、概括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育创新意识。 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相互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打算: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打算:每人打算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 一、激发爱好,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与吗?要想参与,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纳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当地闯过了两
10、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起先了!(出示校内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竞赛喧闹极了,请细致看一看,同学们都参与了哪些竞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爱哪个竞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爱跳绳的,有3人参与。 (3)师:同学们视察的可真细致,这些运动员参与这些竞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挚友的小挚友给运动员打算了很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细致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探讨、汇报。
11、 (小组内同学沟通,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爱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日我们来探讨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老师引#一年级# 导语 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
12、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当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老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老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范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