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考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例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中考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物理学问点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凹凸,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
2、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实力强、声能较集中。详细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简单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肯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放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2初中物理学问点总结光现象学问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行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耀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
4、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变更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运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详细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
5、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更。(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初中物理学问点总结物态改变学问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试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记录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运用:(1)运用前应视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运用
6、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接着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分:晶体都有肯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蒸发:是在
7、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沸腾:是在肯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淌快慢。 1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干脆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改变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
8、移。 4初中物理学问点总结光的折射学问总结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更。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6.作光路图留意事项:
9、(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依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肯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肯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肯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奇妙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
10、处的景物,须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须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七年级上册物理学习方法 一、仔细预习,画出疑难。在这个环节中,必需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老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预习教材后,假如“没有”疑难,那么立刻做教材所配置的练习,帮助画出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自己画出重点和难点,这是特别重要的,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所应当打算的一个环节。 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
11、问题进课堂,通过老师讲解,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若课堂中没有听懂,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当场解决。 三、回顾教材,再做练习。力争在头脑中回顾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若记忆模糊,则把教材复习一遍;然后做教材配套练习,练习不必太多,一本足矣。 四、参照答案,检验练习。假如作业完成很好,则新课学习可以到此结束;假如做错(或者根本没有思路,没有完成作业),则回来教材,再细致仔细的阅读一遍,接着完成未完成的练习,假如已经得以完成,新课学习到此结束,假如还是无法完成,进入第五步。 五、勤于反思,分析缘由。假如参考答案有分析说明,则此时比照分析说明,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或跟本没有思路),找到缘由,去除疑点。假如
12、没有分析说明(或分析说明看不懂),则自己不要太费神,找寻外援帮助(例如与同学沟通、询问任课老师或家庭老师)。这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做错,找到缘由。 七年级上册物理学习技巧 一、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定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赐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肯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学问。那做多了题就肯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动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朝气械仿照,思维僵化,用
13、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索性、敏捷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肯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实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如同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果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肯定的题量赐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娴熟驾驭为题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详细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题方法也是随题而变,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统揽,或者用几种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尽管解题要经验审题(理解题意),解题(详细过程),答题(说明结果)几个环节,但解题的方法是敏捷的,因题而变。可能是简洁的,也可能是困难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奇妙方法或综合方法的适用。 七年级上册物理学问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