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精品.docx
《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精品.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相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验由详细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实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假如是你爸爸来参与家长会了,你用什么方法告知他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呢? 2、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回答:(我坐在第一组其次张桌子;我坐在教室中间的位置;我坐在第五行靠墙的位置)老师对学生的回答
2、一一点评 指出: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至少须要两个条件。 3、谈话:今日我就要学习一种简洁、新奇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是某个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接着追问:谁能说说小军的位置? 预设回答:(小军坐在第4竖排第三个;小军坐在第三横排的第4个) 指导学生数的时候是从哪向哪数。 提问:假如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当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谈话: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预设回答(不够清晰,比较麻烦) (2)用数对表示位置。
3、 出示抽象图,谈话:我们把刚才例题图转化为抽象图,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谈话:事实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指图板书)。 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从左向右数第4列,从前向后数第3行) 像这样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对来表示(4,3) 让学生说说对(4,3)的理解 小结:(4,3)表示第4列,第3行,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其次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3)用数对表示
4、位置。 课件出示问题:在抽象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 接着出示问题:( 6,5 )在上图中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指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 回到例1教学用图,谈话:小军还有几个好挚友,你能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位置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他们说出表示什么 2、情境教学 (1)谈话:我们刚才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位置,那么家长会之前你能这个方法告知你家长的位置吗?我们规定从讲台起先,从前向后分别为第一行、其次行;从教室的门起先,老师的方向从左向右分别为第一列、其次列。请大家每个人都想想自己的位置怎么用数对表示。 (2)同桌相互沟通,说说自己位置表
5、示的数对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然后点评 (4)活动:出示数对,请相应的同学起立 (1,4) (4,3) (2,2) (5,1) (7,5) (9,6) 点评:为什么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在书上完成1.2题。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有数对怎样表示? (2)(5,5)表示什么呢?是图上的哪个圈? 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用数对怎样表示? 在小组中相互说说,并相互指其他座位说数对。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在
6、实际生活中,也常常用数对确定位置。 你能悦纳嘎数对表示这四块瓷砖的位置吗? 追问:第3列的两块瓷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第4行的两块瓷砖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写出的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一列的两块瓷砖,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 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的其次个数相同。 3.完成第3题。 (1)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每一块花砖的位置。 (2)在小组中沟通花砖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汇报沟通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对你以后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其次个数表示第几行; 两
7、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501569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驾驭约分的方法. 2.驾驭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驾驭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精确推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2.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1.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做一做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2.把上下两行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起来。 (二)教学2
8、. 分组探讨: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24/30化简? (1)分母30、分子24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 (2)15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 老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反馈练习. (1)、把下面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请把它们化成最简分数。 (3)把桃子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学问?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推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9、,并说出为什么? (2)视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501568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4-85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学情分析: 约分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约分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干脆应用,它是化简分数的常用方法。学习约分,不但可以提高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的相识,还为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驾驭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
10、分,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和概括实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验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驾驭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精确的推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学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一起回答 用列举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为24 / 30约分做打算) 1、24的因数有( ),30 的因数有( ),24和30的公因数有( ),它们的公因数是( )。 2、填空(说说为什么,
1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第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过渡: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揣测、验证和比较,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3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视察。 2、师:从情境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这是某所学校100米游泳竞赛中,三个学生的对话,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75米,生2:他已经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吗?)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吗? 4、验证:让学生同桌探讨,把
12、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5、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课件演示。 6、引导学生比较75 / 100和3 / 4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相同点:分数的大小相等 不同点:75 / 100分子和分母较大,含有公因数1、5、25;3 / 4分子和分母较小,只含有公因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都不同 总结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活动:请学生例举最简分数的例子。 老师说学生推断, 学生说大家推断 学生说同桌推断 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看是否有公因数2、3、5 8、课件出示练习: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5 / 7 6 / 9 10 / 1
13、2 11 / 12 8 / 10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说明为什么。 还是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数,就不只有公因数1。 (二)、探究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最简分数,在我们学过的分数中有许多都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呢? 课件出示例4. 推断24 / 30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除了1外,还有公因数2、3、6) 把24/30化简成最简分数 师提出思索问题: (1)、化简指什么? 使分子分母的数字变小 (2)、化简后大小不能变,要运用什么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3)
14、、 等式的基本性质中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化简时,是乘,还是除,用什么来除。 除,用公因数来除 (4)、化简到什么时候为止?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 学生小组内探讨沟通,明确题目要求,为探究约分方法做打算。 2、师: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把24/30化简成最简分数。大小不能变。 完成后小组内沟通。 巡察,指导。 沟通探究结果。 小组汇报结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简分数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干脆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干脆得到最简分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次品 教案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