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阳江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阳江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阳江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2021-2022 学年广东省阳江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学年广东省阳江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末试题含解析一、一、 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1. 研究发现,植物“扫帚病”的形成是由于感染了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细菌,导致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下列有关分析及推测错误的是A. 该事例说明植物激素不一定由植物产生,也可由细菌产生B. 外界因素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
2、表达C. 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够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D. 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细菌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导致植物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进而引起植物“扫帚病”的形成。【详解】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自身产生的,题干中的细菌分泌的是植物激素类物质,A 错误;环境条件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例如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B 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细菌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够促进侧芽生长形成大量的侧枝,因此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够解除植
3、物的顶端优势,C 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两者是拮抗关系,D 正确。2. 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B.yRC.YrD.Yy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正常情况下能产生四种配子,YR、Yr、yR 和 yr,故 ABC 正确,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 下列哪些过程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 A 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4.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胰岛素的合成B溶酶体分解衰老的细胞器CSARS病毒
4、的增殖D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略5. 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 pH通常在 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 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 pH A只有 B只有 C. 只有 D只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6.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
5、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B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D作物细胞液浓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7. 在下图 3 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 A 和 B 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 VA和 VB,则 VAVBB.如果 A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 TA和 TC,则 TATCC.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 LB和
6、 LC,则 LBLCD.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 TB和 TC,则 TCTB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8. 如图为 HIV 病毒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分别表示不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 RNA 复制,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UA、AT、GC、CGB. 是 DNA 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AU、GC. TA、CGC.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D. 是翻译,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为 RNADNA,属于 RNA 逆转录,A 错误;为 DNADNA,属于 D
7、NA 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 AT、GC、TA、CG,B 错误;为 DNARNA,属于 DNA 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 AU、T-A、GC、CG,C 正确;为 RNA蛋白质,属于翻译,原料为氨基酸,D 错误。【考点定位】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名师点睛】中心法则的图解:从图解看出,遗传信息的转移分为两类:一类是以D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包括具有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以及 DNA 病毒)遗传信息传递用实线箭头表示,包括DNA 复制、RNA 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另一类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包括虚线箭头表示过程,即RNA 复制、RNA 逆转录RNA 的自我复
8、制和逆转录过程,在病毒单独存在时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寄生到寄主细胞中后才发生。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逆转录病毒(如某些致癌病毒)遗传信息传递过程9.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2 个,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中 B1 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C4 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D2 个,位于同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B. 关于遗传与变异
9、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C.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但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 近几十年,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分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达尔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并形成了生物多样性,A 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
10、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但达尔文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B 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 错误;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 正确。故选 C。11.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禽等。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2.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参考
11、答案:参考答案:B13. 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B. 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C. 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D. 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A 正确;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 正确;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C 正确;溶菌酶只能破坏乳酸菌等细胞的细胞壁,D 错误。14. 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增殖 D. 细胞分
12、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5. 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 BO CP DS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6. 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左)和血红蛋白分子(右)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别需要镁和铁B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C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DMg 和 Fe 分别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7. 右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B雌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扩散C该“雌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D该“雌激素受体”复合体作用于核内 DNA 不需要穿过脂双层参考答案
13、:参考答案:C18.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 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若 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连接 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 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物能正常生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图: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仍产生二氧化碳a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 a中液滴移动的
14、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b中蒸馏水不吸收氧气和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b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解答】解:A、若 a装置液滴不移动,由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说明a不耗氧,只进行无氧呼吸;b装置液滴右移,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故b压强增加,ab综合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若 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耗氧,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耗氧量=释放二氧化碳量,b装置液滴不移,所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B错误;C、连接 edcd,给
15、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D、f放置一段时间后,可消耗其中的氧气,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要求考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呼吸作用化学方程式,并根据题中装置判断气体变化的原因19.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B. 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都能产生水C. 粮食贮藏过程中
16、,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了水D. 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休眠的种子中结合水比例增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内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不同细胞代谢强度不同,其两种形式水所占的比例在不同的细胞中相差较大。其中结合水主要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自由水之所以与细胞代谢紧密相关,主要是自由水是细胞内物质的良好溶剂、甚至直接参与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如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水解反应等,同时运输细胞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当然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也会产生水,如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光合作用等过程也有水的产生。【详
17、解】由于不同细胞内含有的亲水性物质含量差别较大,所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相差较大,A 错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核糖体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叶绿体中发生光合作用、线粒体有氧呼吸等都能产生水,B 正确;粮食贮藏过程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会产生水,C 正确;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休眠的种子中由于自由水减少,细胞代谢减弱,所以细胞内结合水比例相对增加,D 正确。【点睛】关键点:细胞内与细胞代谢紧密相关的主要是自由水,其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如萌发种子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就比休眠中种子高。20. 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18、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8 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出现在该动物的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21.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1)豚鼠和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_。(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标记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_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
19、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_在细胞内的位置。(3)科学家将短暂培养的胰腺组织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 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sec12 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sec17
20、 基因突变体小泡据此推测,sec12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的形成有关。sec17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 氨基酸 (3). 核糖体 (4). 放射性标记物质(或“放射性标记蛋白质”) (5). 追踪时间 (6).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7). 内质网小泡 (8). 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考查对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坐标,推测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根据表格信息,分析两种突变体分泌蛋白分泌受阻的位点。(1)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的分泌
21、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相关,胰腺腺泡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被活细胞摄取,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该技术可以确定放射性标记物质(或“放射性标记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3)据图可知,随着追踪时间的变化,放射性颗粒首先集中出现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上,然后下降,随之高尔基体中放射性颗粒比例增加,并在一段时间后下降,最后放射性颗粒在分泌小泡中逐渐增加,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4)sec12 基因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推测内质网小泡不能形成,sec12 基因编码的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阳江市 第六 高级中学 生物 学期 期末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