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铜业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铜业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铜业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2021-2022 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铜业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铜业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含解析一、一、 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1.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C2H5OH和 CO2的量如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abcd产生 CO2的量9 mol12.5 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6
2、.5 mol6 mol0 molAa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b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 浓度时有 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 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2. 下面图 1 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 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D 段含有 4 个染色体组,12 个 DNA 分子B. FG 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 若染色体上有基因 B,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 b,则其原因是在 AB 段发生了基因突变D. 图 2 所示细胞是次级
3、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 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分析】由图 1 可知,CD 段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暂时加倍,据此可推知,包含了CD 段的 AF 段为精原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时期,且 CD 段为有丝分裂后期。FI 段为精原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的时期,G 点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HI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详解】A、由图 2 可知,该动物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6 个 DNA 分子,据此可推知该动物未进行DNA复制的体细胞中 DNA 分子数为 6。由分析可知,处于 CD 段的细胞由于有丝分裂间期 DNA 的复制,其所含 DNA 分子数及染色体组数均为正常体细胞中的2
4、 倍。由题干可知,该动物为二倍体生物,则CD 段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和 12 个 DNA 分子,A 正确;B、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有性生殖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发生在FG 段,B 正确;C、图 2 中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的和为两条子染色体,其上等位基因的存在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二是在AB 段有丝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 错误;D、图 2 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据
5、此可推测其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 HI 段相对应,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要清楚二者分裂过程的相关变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3.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 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 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 人体细胞合成 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 正常细胞中 ATP与 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 APPP,其中“”为高能磷酸键,即在一个 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人体细胞合成 A
6、TP时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均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消耗ATP的过程,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C正确。正常细胞中 ATP与 ADP的含量相对稳定,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正确。4. 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型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B.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抗体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麻风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细胞分裂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
7、突触间隙,作用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即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A 正确;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 错误;抗体在细胞外液中,不能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C 错误;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D 错误。5. 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发现无酒精产生,原因不可能是A试验瓶盖了塞子B瓶内氧气充足,进行了有氧呼吸C固定化酵母细胞内可能没有酵母细胞D所谓的葡萄糖溶液可能是其他物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答案:答案:A A6.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
8、性地识别6 个核苷酸序列PCR 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 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A. 有一项 B. 有两项 C. 有三项 D. 有四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6 个核苷酸序列,但也有少数限制酶的
9、识别序列由4、5 或 8个核苷酸组成,错误;PCR 反应中,先高温是为了使氢键断开,DNA 双链解开,接下来降低温度是为了使引物结合到解开的两条 DNA 链上,再又升高温度是为了使耐高温的DNA 聚合酶发挥作用,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而非抗生素合成基因,错误;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因为细胞内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还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正确。综上分析,正确的只有一项,即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7.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
10、,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8.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成熟的甲细胞表面有相应的受体分子B甲、乙、丙细胞都能接受抗原刺激C丙细胞是具有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D乙细胞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题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的细胞甲为 B 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
11、噬细胞【解答】解:A、成熟的甲细胞,即 B 细胞表面有相应的受体分子,A 正确;B、题图中的细胞甲为 B 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其中甲和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但乙不能接受抗原刺激,B 错误;C、丙细胞是具有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C 正确;D、细胞乙为浆细胞,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故细胞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D 正确故选:B9. 右图是基因型为 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 a由基因 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图示细胞处于
12、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该生物基因型为 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 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B正确;若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能产生两种精子,即AB和 aB;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则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 AB或 aB,C正确;图示细胞所含染色体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此动物体细胞内含有 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10. 右图是受损的 DNA 分子在人体内的自动切除、修复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酶 1 可能是核酸内切酶B.该修复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13、图中的结构缺陷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碱基错配D.该过程可能用到 RNA 聚合酶、连接酶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1. 下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分别是 T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B. 二次免疫反应主要与图中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细胞有关C. 如果图中细胞全部失去,则该图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 图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据图分析,细胞能够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则是 B细胞,是 T 细胞,A错误;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中的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B正确;如果 T 细胞全部失去,则体液免疫仍可以部分发生,C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
14、考点定位】特异性免疫12. 某多肽链为 199 肽,其分子式为 CxHyNAOBS2(A199,B200),并且由下列 5 种氨基酸组成。那么该多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冬氨酸各多少个( )AA-199,(B-200)2 BA-200,B-200CA-199,(B-199)2 DA-200,(B-200)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略13. 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个阶段,其中分别表示相应的结构或物 质,Asn、Ser、Cly 为三种氨基酸,分别是天冬氨酸(C4 H8 O3 N2)、丝氨酸(C3 H7 O3 N)、甘氨酸(C2 H5 O2N),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图示遗传信息的
15、传递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翻译B. 合成物质的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C. 若该多肽合成到图示甘氨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 结束的终止密码是 UAGD. 决定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 AAC,天冬氨酸 R 基上 C、H、O 三种元素的比值 2:4:1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翻译两个阶段,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是DNA信使 RNA 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进行,是信使RNA蛋白质的过程。图中是核糖体,是转运RNA,是信使 RNA,可知该图为翻译过程,A 正确;是信使 RNA,合成物质的过程是转录过程,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B 错误;翻译过程遇终止密码合成结束,C 正确;图中决定天冬
16、氨酸(Asn)、丝氨酸(Ser)、甘氨酸(Cly)分别是 AAC、UCG、CGA。另根据氨基酸通式可推知:天冬氨酸R 基上 C、H、O 三种元素的比值 2:4:1,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的能力。14.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感染人体后会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率高达 9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 T 细胞可识别并破坏被 EBOV 侵染的细胞B. 人体感染 EBO
17、V 后,体温维持在 39,此时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 EBOV 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D.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5.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RNA 是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B糖蛋白、抗体都具有特异性C大分子蛋白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6.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她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子女中()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各有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参
18、考答案:参考答案:C17. 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步骤中待培养基冷却后才能盖上培养皿盖B. 步骤中接神环共需 5 次灼烧处理C. 步骤橾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D. 将接神后的图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无需倒置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A错误;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完成步骤中 5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1次,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完成步骤共需灼烧接种环 6次,B错误;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C正确;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
19、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有利于表面的水分更好的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错误。18.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 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辜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 A、B、C 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 l 所示;将辜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 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 2 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 3 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 1 中的 B 组细胞位于图 3 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图 l 中 C 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 3 的乙丙段C图 2 中 F 组细
20、胞变成 E 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 3 的丙丁段D图 2 中,D 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 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9. 下列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图象,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含有 2 个染色体组的是甲、乙B. 对应丁图中 CD 段的是甲图所在的时期C. 一般会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丙图的所在时期D. 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X、Y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甲、乙、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2、1,故 A 错误;丁图中 CD 段的是甲图都可以表示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级,故B 正确;基因重组一般发生
21、在精神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如乙细胞,而丙细胞表示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故C 错误;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有乙图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是雌性的,所以其性染色体是 XX,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磷脂是一种亲水性的脂质 B动物体内的乳糖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日、排序等有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21. 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请选出下列组合哪些组正确? A. 蝉(刺吸式)、蝶(舐吸式)、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阳江市 阳春 中学 生物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