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中考考试(8—12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全套.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中考考试(8—12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全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中考考试(8—12单元)《复习课件》PPT课件全套.ppt(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小结与复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纯金属,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金,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强,熔点更低,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铁的冶炼,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金属材料,置换反应,铁的锈蚀和防护,考点一 金属材料及其用途,1金属材料包括:_和_。2合金(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_的物质。(2)性能:合金的_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高,_低,抗腐蚀性能_。,纯
2、金属,合金,金属特征,强度和硬度,熔点,强,合金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混合物,且至少含一种金属,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广泛。,注意,(3)常见的两种铁的合金_:含碳量2%4.3%的铁合金,硬度大、韧性小。_:含碳量0.03%2%的铁合金,较硬,韧性佳。其中_中含有铬、镍,不易生锈,抗腐蚀性能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生铁,钢,不锈钢,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3金属的用途,共性 个性 常温下一般是固态 汞液态大多呈银白色金属光泽铜紫红、金黄、铁粉黑一般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一般具
3、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考点二 金属的物理性质,【练习1】(2018湖南湘西州中考)下列有关“金属之最”的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练习2】(2018辽宁本溪中考)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A,D,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Fe Sn Pb (H) Pt Au,Mg,Al,Zn,Cu,Hg,Ag,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1)在金属
4、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越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考点三 金属的化学性质,氢前可换氢 前金换后金,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金属与氧气反应,4Al + 3O2 = 2Al2O3,3.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氢前可换氢),Mg + H2SO4 =MgSO4 + H2,Zn + H2SO4 = Zn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Mg + 2HCl =
5、MgCl2 + H2,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表达式:A+BC=B+AC,特征:一换一,4.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前金换后金),Cu+2AgNO3=2Ag+Cu(NO3)2,2Al+3CuSO4=3Cu+Al2(SO4)3,(1)在初中阶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不涉及K、Ca、Na(2)Fe在这两类置换反应中,都变成亚铁离子(Fe2+),Fe + CuSO4 = FeSO4 + Cu,注意,【例1】(2018广东中考)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
6、、 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解题思路: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验证试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故选C,C,【练习3】(2018新疆中考)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D.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 =Cu+FeSO4,B,【例2】(2018湖北
7、宜昌中考)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固体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 2,解题思路: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镁先和AgNO3反应,后和Cu(NO3)2反应。固体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NO3)2,可能有Cu(NO3)2或Cu(NO3)2、AgNO3。对于选项B,固体中有Cu和Ag时,可能是
8、镁置换了部分Cu(NO3)2,滤液可能呈蓝色,故B错误,B,【例3】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 AZn BCu CMg DAg,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和运用。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g,因此铁中混有的金属不可能是铜或银;5.6g锌、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分别是0.17g、0.47g。由此可知,不纯的铁中,如果含有锌,则生成的氢气小于0.2g,如果含有镁,则生成的氢气大于0.2g。,C,考点四 铁的冶炼,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步
9、骤,一氧化碳,酒精喷灯,早出,早退,迟到,晚归,(3)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_色,澄清石灰水变_,尾气燃烧产生_火焰。,黑,浑浊,蓝色,防爆炸,防氧化,防倒吸,点燃或收集,【注意】先通CO(早出),实验完毕后要先撤掉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晚归),CO有毒,要进行尾气处理,(1)原料:,铁矿石,(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3)主要设备:炼铁高炉,2.工业炼铁,石灰石,焦炭,空气,Fe2O3 + 3CO = 2Fe + 3CO2,高温,焦炭:燃烧提供热量产生一氧化碳,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 SiO2转变为炉渣,C + O2= CO2,C
10、 + CO2 = 2CO,点燃,高温,考点五 金属资源的保护,1金属的锈蚀与保护(1)铝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_。(2)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_和_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铁锈疏松易吸水,若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锈蚀速度。,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氧气,水蒸气,问题:如何防止铁生锈呢?,(3)防锈措施:_,如菜刀用完后擦干挂起来。_,如:刷漆、涂油、电镀等。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制成合金,如不锈钢。2保护金属的有效途径 (1)_。 (2)_。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保持金属表
11、面洁净、干燥,金属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考点六 涉及杂质问题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是_间的关系。2当参加反应的物质或生成的物质含有杂质时,要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再进行计算。3各物质间的关系_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纯度(或含量),纯净物,纯物质的质量,【练习4】(2018四川巴中中考)用“W”形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练习5】(湖南株洲中考)用1000 t含有氧化铁80%的赤铁矿
12、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7%的生铁的质量约是_。,B,577.3t,易错点归纳1铁与盐酸、稀硫酸以及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离子(Fe2),而不是铁离子(Fe3)。2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排在后面的金属;金属化合物必须能溶于水;金属不能是特别活泼的钾、钙、钠;描述实验现象时,既要描述金属颜色的变化,还要描述溶液颜色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网络构建,1.有关铁的反应,A的化学式_,Fe2O3,请写出图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 _,_,2有关锌、铜的反应,请写出图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 _,_ _,_,Zn + H2SO4 =
13、 ZnSO4 + H2,Zn + 2HCl = ZnCl2 + H2,Cu+2AgNO3=2Ag+Cu(NO3)2,Zn + CuSO4 =ZnSO4 + Cu,CuO + H2 = Cu + H2O,2CuO + C = 2Cu + CO2,高温,CuO + CO = Cu + CO,第九单元 溶液,小结与复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结晶,溶剂,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考点一 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溶液,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1溶液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2)特征: 均一性 稳
14、定性,【注意】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为溶质。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时,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如CaO放入水中时,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2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溶剂:,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m溶液= m溶质+ m溶剂, V溶液V溶质+V溶剂,注意,因为在溶质分散到溶剂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停运动,粒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物质在溶解时常伴随有吸热、放热现象。如_溶解时会吸热,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_溶解时会放热,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_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15、。,硝酸铵,氢氧化钠,3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氯化钠,注意,物质溶于水后,往往会使溶液的沸点、凝固点、密度等发生变化。,氧化钙遇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但这一过程并非溶解放热,而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的热。,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振荡,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为_。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乳化作用。,乳化现象,4乳化作用,【注意】乳化与溶解的不同点在于,分散的物质在水中存在的状态不同。植物油被乳化后变成无数细小的油滴分散在水中,较稳定,但不是非常均匀;而溶质溶解在水中,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练习1】(2018海南中考)下列厨房
16、用品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芝麻油 B.面粉 C.蔗糖 D.黄豆酱,【练习2】(2018湖北宜昌中考)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 C.浓硫酸D.氢氧化钠,C,B,【练习3】(2018湖北天门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A,考点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
17、某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相应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饱和食盐水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通过降低温度实现由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只是针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对气体和少数固体(如熟石灰)等不适用。,对某饱和溶液进行降温或蒸发溶剂时,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注意,【练习4】(浙江义乌中考)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
18、溶液 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量,B,考点三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_下,某固态物质在_g 溶剂里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_,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主要是_。,一定温度,100,饱和,质量,温度,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溶解度与溶解性(通常状态下),2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_ 时,某气体溶解在_体积的水里达到_状态时的气体_。(2)影响因素:内因:气体的性质。外因:主要是温度
19、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101 kPa,1,饱和,体积,越小,越大,3溶解度曲线(1)概念: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_,纵坐标表示_。,温度,溶解度,KNO3,NaCl,Ca(OH)2,(3)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_。,(2)含义: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交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4)溶解度曲线常见的考查形式(如图),t3时,a的溶解度
20、为_g。P点的含义是_。,50,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N点对应的溶液为t3时a的_溶液,可通过_等方法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不饱和,加入a物质(或降温,或恒温蒸发溶剂),cba,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采用_或_的方法。从b溶液中获取b晶体可采用_的方法。,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结晶,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w g,降温至t1会析出晶体的是_,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分离a与少量b 的混合物,可采用_或_的方法。,a和b,acb,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考点四 溶质的质量分数,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期末 中考 考试 12 单元 复习 课件 PPT 全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