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范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1教学背景: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相识这一课时,的确感到有点头疼。因为我始终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打算把要学的学问点都有讲得特别透彻、到位。但结果,在上课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很简洁,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细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但是不让他们插嘴,用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埋怨这些学生真是太放纵了!后来,我停止了埋怨,起先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呢?对!就是要让学生
2、亲历实践活动,提倡自主学习。案例描述:一、嬉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当第3小题口述后,学生没有击掌,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学生都在主动地思索(进入了状态)。2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老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是啊?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学生爱好盎然,待学生折出之后)二、自主探究,体验分数师(用期盼的目光追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苹果呢?生1:可以说“一个苹果的一半”。生2:可以画出半个苹果“D”
3、生3:可以用1/2表示。生4:可以用0.5表示。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苹果的状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第3位同学说得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学生相识了1/2这个分数之后)师: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生1:可以折成生2:可以折成师:你还能用手中打算好的各种形态的纸折出你想相识的其它分数吗?(学生信念十足地说:“能”,并且表现出特别感爱好的样子。)生1: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4。生2:我也是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2。生3:
4、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8。生4: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4。生5:我用圆形纸折出了5/16。(学生听得特别仔细,并且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时,我也对同学们精彩的回答露出了佩服的神情。接下来,同学们又主动地做了相关的练习题。教学反思:上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较好地体现了我思想上的一些创新和转变。一、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在前面教学时,由于总是对学生不太放心,结果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真正能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实践活动必需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这一节课中,老师充分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敬重学生
5、对学习方法的选择,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驾驭数学学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小主子”的目的。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主动地表现自我,同时也留意用主动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主动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综上所述,老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化钻研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其精神和理念;深化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细心设计出教学活动,创设出宽松、和谐
6、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加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子。#503855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2教学目标:1、 初步相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驾驭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 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3、 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想象实力、操作实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1、同学们,今日我们上课前先来个竞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留意仔细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1) 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
7、每人得到几个?(2)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 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爱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画图、写汉字都可以 )生:黑板板演,并简洁介绍师: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方法都很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它就是我们今日要相识的新挚友,分数。(板书:相识分数)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 的详细含义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
8、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呢?(切)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师:为什么对折?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不说对称)(贴半个苹果图)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说一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师:那另一半苹果呢?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为什么?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这两份 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小声说说
9、。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3、师:我们刚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 二分之一吗?要求: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师:(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生说:怎么折的?怎么得到了长方形的 二分之一?指板书说:你们看这些长方形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这里还有苹果,为什么其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 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师: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个长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验证比萨饼:为什么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5、理解形态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圆课件)6、理解形态不相同大小相同的
10、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正方形课件)7、推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三、在探究体验中理解相识其它分数并写出分数1、我们一起探讨了二分之一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相识三分之一 。出示课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边说边写先写分数线,在写分的分数分母,最终写取的份数分子。2、现在静静地想想: 里面的“3”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同桌探讨)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3、书空: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
11、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看看谁的方法多?师:(收集不同的作品黑板展示)有反馈,谁是这样折的?统计师:都能用四分之一 表示吗?(个别要验证,较难、没有折出来的老师出示一个)师: 你们真棒,一张正方形的纸,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都得到了它的 四分之一。5、其实,除了图形中有分数,在我们身边也到处都有。例如:咱们班有36人,你是咱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36)假如有个大蛋糕, 刘宇佳这一组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6)假如女生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15)假如全班来平均分这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36)想: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觉?(分的份
12、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越少)6、大家还想相识那些分数?你能自己举个分数的例子吗?师: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生:对了,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四、感受数学文化1、分数发展史的介绍同学们创建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得。其实我们国家是最早运用分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呢!刚刚我们一起探讨了分数,那现在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呢?五、巩固练习1、同学们真了不得,对分数有了这么多了解,那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看图估一估,阴影部分大约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验证)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你发觉了什么?3、 玲玲和丁丁在争辩不休,看看为什么?
13、把一根火腿肠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肯定是这根火腿肠的二分之一?4、出示课件:形态不一样、大小看不出来的三角形,还是平均分吗?思索题:我们班第一组有6个同学,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几人?六、总结收获这节课即将结束,能谈谈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吗?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相识#503854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及反思3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相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相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2、实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视察比较中,培育学
14、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胜利的体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相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小挚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课件)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挚友才公允呢?(课件)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允。师:数学上把“公允、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假如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生:每人分一块。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挚友吗?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
15、(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揣测1/2)师:对!就是 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生:分数师:对!今日我们就来初步相识这个新挚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相识)(二)动手操作,探究沟通。1、相识1/2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 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教学 教案 反思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