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物理教案范文汇总.docx
《2021年高中物理教案范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中物理教案范文汇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高中物理教案范文2021年中学物理教案范文1 电势差电势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4、5节的内容,本节处在电场强度之后,位于静电现象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角度动身,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利用定义法给出电势的定义,并通过电势描述等势面,对学生实力的提高和对学问的迁移、敏捷运用赐予了思维上的指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电荷及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学问,对本节的学习已具备基础学问,但不够深化,仍须要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育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
2、概念的引入和对其物理含义的理解。 二、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中学新课程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意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本节教材的特点(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会一体)和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学问结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问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娴熟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UAB?WAB进行相关计q算。明确电势差、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A?B,电势与零势
3、面的选取有关,知道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改变。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已经驾驭的学问进行类比、概括,讲解并描述新学问,培育学生对新学问的自学实力,以及抽象思维实力。通过与前面学问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电势差和电势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探讨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三、 重难点分析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为:理解和驾驭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其他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改变,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改变,因此本节教学的难点为把电势
4、、电势面与前后学问区分、联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四、 教学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冲突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 生学习。现代教化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物理教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对于简谐运动丰富的感性相识,在教学中,收集一些简谐运动实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探讨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让学生自由发言,举诞生活中一些简谐运动,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
5、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肯定的学问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状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学问与阅历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学问,这样获得的学问,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生疏的问题情境中。 本节课采纳“诱思引探教学法”。运用投影仪,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觉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学生的视察、概括和探究实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按部就班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爱好,是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
6、向主动探究。 1、 学问回顾。首先展示图片,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 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电势、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加学问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因此接下来,复习有关功的学问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功的量度: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回顾所学学问,对新学问产生爱好。例如,我们还探讨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改变,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改变,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
7、样的呢。 2、 引入新课。 指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为了探讨问题的便利,以匀强电场为例,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F? Eq为恒力,则电场力做功大小为:W?EqScos?。在这里,W类似如重力做功W,因此,将W?EScos?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hcos?,也是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质有关。 这一比值叫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UAB来表示。 接着联系重力势能提出问题: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势能的改变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
8、值,电势差也就是电势的差值,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给一分钟同学思索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定义,UAB?WAB,若将B点的电势定义为零电q 势点,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势点时所做的功。因此,老师强调,电势通常用?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3、 强化和延长学问点。 引导学生思索,指出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但电势是相对零点电势而言的,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然后课堂给出几分钟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道例题:设电场中AB 2两点的电势差U?2.0?10V,带电粒子的电量q?1.2?10?8C,把q从A点移动
9、到B点,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设UA?UB。 4、 学问小结。(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类似重力场中两点的高度差,电势差UAB?WAB,qU与W、q无关。(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并且留意电势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3)、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5、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021年中学物理教案范文2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 (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
10、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育学生依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育学生依据事务的之间相像性实行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实力与方法; (3)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实力与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仔细严禁的科学看法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 (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会物理学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依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计算天体的质
11、量 1.基本学问 (1)地球质量的计算 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结论: 只要知道g、R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太阳质量的计算 依据: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结论: 只要知道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2.思索推断 (1)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就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2)绕行星匀速转动的卫星,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 (3)利用地球绕太阳转动,可求地球的质量.() 3.探究沟通 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和半径r,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吗?
12、能否求出月球的质量呢? 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利用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做圆周运动的月球的质量m在等式中已消掉,所以依据月球的周期T、公转半径r,无法计算月球的质量. 二、发觉未知天体 1.基本学问 (1)海王星的发觉 英国剑桥高校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依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加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旁边发觉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体的发觉 近100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觉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2.思索推断 (1)海王星、冥王星的发觉表明白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 (2
13、)科学家在观测双星系统时,同样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分析.() 3.探究沟通 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进行舱外活动时,要分析其运动状态,牛顿定律还适用吗? 适用.牛顿将牛顿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综合,胜利分析了天体运动问题.牛顿定律对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以及天体的运动都是适用的. 三、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是什么? 2.有了天体的质量,求密度还需什么物理量? 3.求天体质量常有哪些方法?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 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其他天体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利用此关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14、下面以地球质量的计算为例,介绍几种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半径为r,依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得 (3)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和运行周期T,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得 (4)若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依据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得 解得地球质量为 3.计算天体的密度 若天体的半径为R,则天体的密度 误区警示 1.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不仅适
15、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留意方法的拓展应用.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 2.要留意R、r的区分.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以地球为例,若绕近地轨道运行,则有R=r. 例:要计算地球的质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数外还需知道某些数据,现给出下列各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有哪些?() A.已知地球半径R 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D.已知地球公转的周期T及运转半径r ABC 归纳总结:求解天体质量的技巧 天体的质量计算是依据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列出有关方程求解
16、的,因此解题时首先应明确其轨道半径,再依据其他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1.常用来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2.分析天体运动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3.描述天体的运动问题,有哪些主要的公式? 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须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供应,所以探讨天体时可建立基本关系式: 2.四个重要结论 设质量为m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M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越远越慢,越远越小”. 误区警示 1.由以上分析可知,卫星的an、v、T与行星或卫星的质量无关,仅由被环绕的天体的质量M和轨道
17、半径r确定.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留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2. 例:)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觉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480(1),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B 归纳总结:解决天体运动的关键点 解决该类问题要紧扣两点:一是紧扣一个物理模型:就是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18、;二是紧扣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即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还要记住一个结论:在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四个物理量中,只有周期的值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增大,其余的三个都随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减小 五、双星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归纳总结:双星系统的特点 1.双星绕它们共同的圆心做匀
19、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供应各自须要的向心力; 3.双星系统中每颗星的角速度相等; 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 2021年中学物理教案范文3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究与争辩,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洁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学
20、问的增长点。详细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三、教法分析 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实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实力。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实力的提高来进行。 四、教学目标 4.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驾驭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驾驭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与总结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试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
21、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今日我还要告知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渐渐意识到物理学中还须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动量,并定义这个物理量的矢量。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驾驭动量的定义。详细有定义文字表述、公式表示、方向定义、单位。 例题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 m/s 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遇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始终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二所示), 求:(1)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各是多少? (2)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改变? 分析:动量是矢量,虽然碰撞前后钢球速度的大小没有改变,都是6m/s,但速度的方向改变了,所以动量也发生了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物理教案 范文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