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精编.docx
《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精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安排1 一、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用心听讲,主动思索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肯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常常开小差,喜爱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刚好完成,常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果较差,还须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育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化。 (
2、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驾驭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爱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沟通,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
3、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驾驭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依据详细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其次单元“视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视察身边的简洁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好玩的图形”。学生将经验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相识平面图形
4、,七巧板是孩子喜爱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许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好玩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支配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嬉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从依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依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实力的发展。同时,支配学生填数嬉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实力、逻辑思维实力和视察实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娴熟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
5、运用数进行表达和沟通,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学习并驾驭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依据详细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看法: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学问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2.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获得数学学问,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 3.通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学问,
6、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休戚相关。 4.在老师的详细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指责自己、评价他人。 (二)学问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沟通,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2.探究并驾驭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依据详细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视察身边的简洁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
7、不同的,学生将经验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阅历,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索的实力。 五、教学措施: 1.仔细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探讨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识、感爱好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加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爱好,增加学习信念。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学问的教学,使学生切实驾驭好这些基础学问。特
8、殊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究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留意教材之间的连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常常联系,刚好反映学校里的学习状况,促使其提高成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念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实力。 5.能驾驭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实力。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刚好复习,刚好
9、考核,这样可以刚好了解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状况,以便刚好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精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刚好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化。 3.思想教化,转化观念端正学习看法。 4.依据学生的学问缺漏,有目的、有安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切、帮助,努力发觉他们的闪光点,多激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胜利、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学问的
10、驾驭。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安排2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七年级两个班学生的总体状况如下:1班学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_15人。2班学生42人,其中_20人,男生21人;通过小学的升学成果来看,学生的数学成果参差不齐,分数高的,有90分以上的分数低的,还不过30分,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果较差,在学生的数学学问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洁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相识,无论是代数的学问,图形的学问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
11、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学问,对图形的进一步相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索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订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索,仔细进行总结,刚好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视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爱好的,尽管成果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峻丢失信念,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念,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起先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走进数学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以通俗
12、易懂的语言、丰富好玩的数学问题、数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与数学交挚友,学会做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相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亲密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肯定的爱好,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念,产生接着学习的_。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学生以后初中数学各部分的内容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 有理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协作有理数的运算学习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学问,以及运用计算器作简洁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学问基础着手,提
13、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觉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究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纳了由详细特别的现象发觉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洁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限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开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
14、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整式的加减: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终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采纳了与其次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与已有的学问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究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洁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
15、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驾驭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图形的初步相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相识,从学生生活四周熟识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态的相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洁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绽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学问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
16、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学问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识与感受,探究图形中存在的简洁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四周的、熟识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相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绽开图,进一步加以相识,再转到对各种平面图形的相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相识,最终相识角、相交线及平行线。让学生在视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教师 工作计划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