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1、目的根据国家标准检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2、检验范围a)通用硅酸盐水泥;3、引用国家标准a)GBl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b)GB/Tl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洁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 GB/T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d) GB/T8074-2008 比表面积测定方法4、仪器设备a)、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b),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c)沸煮箱(FZ-3lA)d)雷氏夹e)量筒(50ml,100m1)f)天平(DJ-10002 0.01g/1000g)g) 负压筛
2、析仪(FSY-150G)h) 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5、人员和实验条件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试验室的温度(202)相对温度大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温度应与试验一致;湿气养护箱温度为 20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6、样品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收发管理制度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若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
3、合进入检验环节。7、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GB/Tl346-20117.1 标准稠度用水量用符合 JC/T727 按修改后维卡仪标尺刻度进行测定,此时仪器试棒下端应为空心试锥,装净浆的试模采用锥形模。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用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用水量方法为准。7.2 试验前须检查维卡仪的滑动杆能自由滑动;试模和玻璃底板用湿布擦拭,将试模放在底板上;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7.3 水泥净浆的拌制:7.3.1 用符合 TC/T729 的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再
4、5s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 120s,停拌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快速搅拌 120s 后停机。7.3.2 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 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 5 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再试模上表面约 1/3 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
5、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实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定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m 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mm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7.4 标准稠度用水浪测定方法(代用法):7.4.1 试验前准备工作。7.4.2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锥接触锥模顶面的指针为零点。7.4.3 搅拌机运行正常。7.4.4 水泥净浆的拌制同 7.3.17.5 标准
6、稠度的测定:7.5.1 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的任一种测定,采用调整水量方法的拌和水量按经验伐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7.5.2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浆装入锥模中,用宽约 25mm 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轻轻插捣 5 次,再轻振5 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 1s-2s 后实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 30s 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m 内完成。7.5.3 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30mm1mm
7、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需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 30mm1mm为止。7.5.4 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1)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 P。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 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P=33.4-0.185S (1)式中:P标准稠度用水量%;S试锥下沉深度,单位为毫米(mm)8、凝结时间的测定: 8.1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 7.3.1 制
8、成标准稠度净浆,按 7.3.2 装模和刮平后,立即放入湿汽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8.2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汽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汽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或释放试针 30s 的指针读数,临近初凝时间时每隔5mim(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 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8.3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
9、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 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每隔 15mm(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 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终凝状态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或终凝时间用“mim”表示。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 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 5min(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 15min(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
10、重复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状态,到达终凝时,需要在试体另外两个不同点测试,确定结论相同才能确定到达终凝状态。每两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湿汽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9、安定性的测定:9.1 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可用饼法可用雷氏法,有争议以雷氏法为准。饼法是观察水泥净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9.2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若采用雷,氏法时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两个边长或直径约80mm,厚度 4mm5mm的玻璃板两块,若采用饼法时一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
11、00mm100mm 的玻璃板。每种方法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需稍稍涂上一层油。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按标准稠度用水量法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9.3 试饼的成型方法:将制备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温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 70-80mm,中心厚约 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汽养护箱内养护 242h。9.4 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将预先制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物理性能 检验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