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





《细集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集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集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10.3.1 筛分试验3.1.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3.1.2仪具与材料 标准筛。 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摇筛机 烘箱:能控温在1055。 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3.1.3试验准备 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
2、、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3.1.4试验步骤 1、干筛法试验步骤 1.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
3、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2、水洗法试验步骤 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 2.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 2.3、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将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2.4、用1.18筛及
4、0.075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 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环筛面。 2.5、重复4.2.24.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切小于0.075的颗粒全部倒出。 2.6、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沾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中,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的水将筛上集料冲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2.7、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m1与m2之差即为通过0.075筛部分。 2.8、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
5、0.075筛),将已经洗去小于0.075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通常为4.75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如为含有粗集料的集料混合料,套筛筛孔根据需要选择。 2.9、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O.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的差值不得超过后者的1。3.1.5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
6、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的百分率,精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O.15筛下部分即为0.075的分计筛余,由4.2.7测得的m1与m2之差即为小于0.075的筛底部分。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5、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T0327-1)计算,精确至O.01。 MX= 式中: MX砂的细度模数;A0.15、A0.03、A4.75分别为0.15
7、、0.3、4.75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6、直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10.3.2 含泥量的检测3.2.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3.2.2 仪具与材料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烘箱:能控温在1055。标准筛:孔径0.075及1.18的方孔筛。 其它:筒、浅盘等。3.2.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m0)的试
8、样两份备用。3.2.4试验步骤 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200,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至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注:不得直接将试样放在0.075筛上用水冲洗,或者将试样放在0.075筛上后在水中淘洗,以难免误将小于0.075的砂颗粒当作泥冲走。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
9、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3.2.5计算 砂的含泥量按式(T0333-1)计算至0.1。Qn= (T0333-1)式中:Qn砂的含泥量(); m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渣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10.3.3 泥块含量的检测3.3.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中颗粒大于1.18的泥块的含量。3.3.2仪具与材料天平:称
10、量2,感量不大于2g。 烘箱:能控温在1055。 标准筛:孔径O.6及1.18 。 其它:洗砂用的筒及烘干用的浅盘等。3.3.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500g,置于温度为1055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18筛筛分,取筛上的砂约400g分为两份备用。3.3.4试验步骤 1、取试样1份200g(m1)置于容器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至少超出砂面约200,充分拌混均匀后,静置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捻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筛上,用水淘洗至水清澈为止。 2、筛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并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2)。3.3.
11、5计算砂中泥块含量按式(T0335-1)计算,精确至O.1。Qk= (T0335-1)式中:Qk砂中大干1.18的泥块含量(); m1试验前存留于1.18筛上的烘干试样量(g); m2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量(g)。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如超过0.4,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10.3.4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3.4.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3.4.2仪具与材料 台秤:称量5,感量5g。 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净高109,筒壁厚2,筒底厚5,容积约为1L。 标准漏斗(见图T 0331-1)。 烘箱:能控温在1055。
12、 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3.4.3试验准备1、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的先予捏碎。 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V=m2-m1 (T0331-1)式中:V容量筒的容积(mL); 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m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3.4.4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入
13、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柑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2、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3.4.5砂的空隙率按式(T03314)计算,精确至0.1。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
14、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0331-2) = (T0331-2)式中:砂的堆积密度(g3); 砂的紧装密度(g3); m0容量筒的质量(g); m1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 m2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V容量筒容积(mL)。2、 砂的空隙率按式(T0331-4)计算,精确至0.1%。n= (T0331-4)式中:n砂的空隙率(); 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g3); a砂的表观密度(g/3)。10.3.5 云母含量的检测3.5.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砂中云母的近似含量。3.5.2仪具与材料 放大镜(5倍左右)。 钢针。 天平:称量10,感量
15、不大于0.01g。 3.5.3试验步骤 称取经缩分的试样50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先筛去大于4.75和小于0.3的颗粒,然后根据砂的粗细不同称取试样10g20g(m0),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用钢针将砂中所有云母全部挑出,称量所挑出的云母质量(m1)。3.5.4计算 砂中云母含量按式(T03371)计算,精确至0.1。Qe= (T0337-1)式中:Qe砂中云母含量(); m0烘干试样质量(g); m1挑出的云母质量(g)。10.3.6 细集料的坚固性检测3.6.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用以确定砂试样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
16、或强度降低的性能,以评定砂的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3.6.2仪具与材料 烘箱:能控温在1052_5。 天平:称量200g,感量不大于0.2g。 标准筛:孔径为0.3、0.6、1.18nun、2.36、4.75。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量不小于10L。 三脚网篮:内径及高均为70,由铜丝或镀锌铁丝制成,网孔的孔径不应大于所盛试样粒级下限尺寸的一半。 试剂:无水硫酸钠或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波美比重计。3.6.3试验准备 取一定数量的洁净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洁净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00g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0410H2O
17、)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3.6.4试验步骤1、将试样烘干,称取粒级分别为0.30.6、0.61.18、1.182.36和2.364.75的试样各约100g,mi,分别装入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其温度应保持在2050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篮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试样表
18、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30。 2、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烤4h,至此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浸泡及烘烤时间均为4h。共循环5次。 3、最后一次循环完毕后,将试样置于2530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并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mi。注:试样中硫酸钠是否干净,可按下法检验:取洗试样的水数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钡(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即说明硫酸钠已被洗净。3.6.5计算 1、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损失百分率按式(T0340-1
19、)计算。Qi= (T0340-1)式中:Qi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损失百分率(); mi每一粒级试样试验前烘干质量(g); mi经硫酸钠溶液试验后,每一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2、试样的坚固性损失总百分率按式(T0340-2)计算,精确至1。Q= (T0340-2)式中:Q试样的坚固性损失(); mi不同粒级的颗粒在原试样总量中的分计质量(g); Qi不同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10.3.7 有机质含量的检测3.7.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用于评定天然砂中的有机质含量是否达到影响水泥混凝土品质的程度。3.7.2仪具与材料 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01。 量筒:250mL、100mL
20、.和10mL。 氢氧化钠溶液:氧氧化钠与洁净水的质量比为3:97。 鞣酸、酒精等。 其它:烧杯、玻璃棒和孔径为4.75的方孔筛。3.7.3试验准备1、试样制备:筛去试样中4.75以上的颗粒,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风干备用。 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取2g鞣酸粉溶解于98mL10酒精溶液中,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5mL注人97.5mL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h即得标准溶液。3.7.4试验步骤1、向250mL量筒中倒入试样至103mL刻度处,再注入浓度为3的氯氧化钠溶液至200mL刻度处,剧烈摇动后静置24h。 2、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新配制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料 试验 检测 实施细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