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 团结的力气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取出一根竹筷,指名上台折断。 2、老师取出剩下的九根筷子,捆成一捆,指名上台折筷子。 3、学生反馈:折不断。 4、导入:一根筷子孤零零的当然简单折断,而九根筷子捆在一起相互依靠,当然不简单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气。 5、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带读。 5、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留意什么? 6、老师强调识字难点,学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正确、
2、流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儿子不团结,农夫日夜担忧。 (2)长老想方法教化儿子们要团结。 4、分段反馈,评议。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农夫的担忧 1、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 2、画出这两段中描写农夫心理的语句。 3、指名反馈: (1)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2)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 4、老师引导理解,体会儿子的不团结,父亲的忧愁。 (1)“父亲为此伤脑筋”中“为此”指的是为了什么? (2)“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中的“这事”又指什么事?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表现的语句,进行朗读。 (4)引导体会句中“总是、
3、有时、仍旧,像一盘散沙”,感悟儿子们的极不团结,极端自私,从而意会农夫的忧愁。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故事中的农夫为了什么事面日夜担忧? 3、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导入:看着8个亲兄弟犹如8个生疏人,农夫实在没有方法,只好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结果如何呢? 二、学习其次部分,了解长老的方法 1、学生默读课文38自然段。 2、说说长老用了一个什么方法教化这些儿子? 3、学生齐读课文47自然段,感知长老的方法。 (1)从文中找出描写儿子们折筷子的句子,朗读,比较。 (2)体会一根筷子简单折
4、断,而八根筷子折不断。 4、读课文第8自然段,体会长老的用意。 (1)指名读农夫的话。 (2)练习将话中的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3)结合农夫的话,说说长老的用意。 (4)有感情地齐读农夫的话。 5、导言: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6、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1)指名反馈提出的问题。 (2)理解“轻声地相互致歉、亲亲热热地搀扶老父亲”,感悟儿子们改过自新。 (3)想像:独生子们相互致歉时会怎么说?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体会 1、学生齐读全文。 2、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 3、拓展: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团结就是力气吗? 4
5、、沟通:展示、介绍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或格言。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 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9个生字,复习以前记字的基本方法。 2、试着依据旁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视察方法。 3、初步学习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领悟简洁的表达方法。 4、学习写日记的方法、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激发儿童记日记的爱好。 教学重点 1、借助旁批读懂课文。 2、了解日记的要求和方法,知道日记的内容可以写哪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多角度视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打算 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老师:母鸡孵蛋的挂图或录像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
6、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探讨谈话:说说动物是怎样生宝宝的。 2、小鸡是鸡妈妈生出来的吗? 3、看挂图(或录像):这只大母鸡在干什么? 4、小鸡是怎样从鸡蛋壳里钻出来的呢?有一个小挚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爱好,我们一起随他去看看。板书课文题目日记两则。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读课文,随文识字。 2、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间相互抽认。 3、开火车认读生字,师正音。 4、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想方法解决,然后小组沟通。 5、课文主要讲什么事?(能说大意即可) 三、借助旁批,自读课文 1、生细致阅读两则日记,集体沟通自己的发觉:和前面的课文
7、比一比,日记有哪些不同? (1)日记没有题目。 (2)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记日记的日期和天气状况。 (3)内容是当天发生的好玩的事或自己的新发觉。 2、生小声或不出声读第一则日记。探讨:“我”为什么要登记这件事? (1)生读文探讨,师巡回指导。 (2)抓住重点词语“新奇地问”“真想亲眼看看”,引导生体会作者登记母鸡孵小鸡的事,是因为感爱好。 (3)师小结:日记就是把自己感爱好的事登记来,多有意思呀! 3、生默读其次则日记,结合旁批读懂“小鸡怎样出壳的”。 (1)用“”勾画出描写作者所见、所听、所想的句子。 (2)请生把读懂的内容变成问题提出来,考考同桌,相机助生理解不懂的词句。 (3)全班探讨:
8、小鸡出壳的过程。 板书: 听:嗒、嗒嗒看:硬喙、小脑袋想:帮、剥 (4)探讨: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视察事物的? (5)学生探讨总结:写日记还可以怎么写? 4、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把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小结提炼,了解写日记的好处 五、巩固生字,学习写字 六、实践活动 写一则日记,尝试写日记的欢乐,然后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绽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育学生阅读古诗的爱好和实力。 二、教学重点 想
9、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打算:小黑板录音机 (一)沟通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 1、学生沟通。(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日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
10、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思索。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由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惦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
11、人全家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寂孤独,因此,比平常更加思念亲人。) 3、绽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妙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学生说了许多方法。)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
12、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4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读懂课文,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所蕴含的道理。 3、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两个成语故事。 4、有学习成语、主动应用成语的爱好。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积累并敏捷应用两个成语。 教学打算 1、教学挂图。 2、查找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成语,引入课文题目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有故事的成语和好玩的成语,你们还能记起来吗? 生说出成语。 师:成语是我国语
13、言宝库中非常有特色的宝藏,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好玩的故事,今日,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守株待兔”。(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意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相识的字想方法解决。 (2)勾出本课生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形式驾驭生字音、形、义。 (4)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讲了什么故事。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成语故事。 三、分别重点学习“水滴石穿”“守株待兔” 1、学习“水滴石穿”。 (1)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 (2)
14、抽查、评价。要领:读出石阶轻视的语气,水滴自信的语气。 (3)仿照文中句子,练习用“是还是”“既也”说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拓展延长。 老师介绍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水滴石穿”的事例。 2、学习“守株待兔”。 (1)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中,老师将与你们再次点击一个成语。(板书:守株待兔) 提出学习目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2)(出示挂图)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生字的读音,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同桌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夫”“窜”“撞”。 全班沟通,通过做动作理解“窜”“撞”的意思,
15、让学生讲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偶得野兔) 结合挂图,理解“株”“待”“守株待兔”的本意。 “株”,树桩。随即学习生字“桩”,再次看图理解“桩”,并给它扩词。 (3)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再一次读课文,重点体会第2段中农夫的心情。 自己勾出写农夫心理活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应当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 请学生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评价评价,谁读得好。 结合最终一句(他拎着野兔喜滋滋地回家了),把动作神态加上去,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 结合挂图,想一想,说一说,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心存侥幸。 (4)读想结合,背诵表演 自读第3段,体会农
16、夫感情。 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说。 读最终两句话:等啊等啊,日子一每天地过去了,他连野兔的影子都没有望见。农夫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什么庄稼都收不到了。 想一想,此时此刻,农夫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应当怎样读。(难过、难受、懊悔) 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什么?小组探讨。 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沟通。(板书:一事无成) 再读这一段,想一想,农夫的情感有哪些改变?(希望悲观)应当怎样读呢? 演一演这个故事。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终将一事无成) 四、课外作业 1、课外阅读几则寓言故事。 2、自主积累更多的成语。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5 一个马掌
17、钉 第一课时 一、相识马掌与马掌钉,导入新课 1、出示马掌图片,相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图片,相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打算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缘由,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来相识这个马掌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段落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
18、部分。 (1)打算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战胜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三、学习“钉马掌”,感受马夫与铁匠的马虎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缘由。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其次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老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设疑
19、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立刻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接着读课文。 2、布置作业。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掉马掌战胜仗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2、思索:战斗打响了,理查是怎么表现的?当一个马掌掉了之后,状况又发生了什么改变?结果呢?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老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哀思与无望。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读懂民谣,明理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精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探讨: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老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状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四、总结全文,得到启示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峻的后果。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