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精编.docx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精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1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化。 二、教学流程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视察,思索问题。 (2)同桌沟通。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依据生活阅历,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1)学生独立视察,思索问题。 (2)同桌沟通。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
2、)学生视察, (2)小组探讨 (3)集体沟通。 留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留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5、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视察, (2)小组探讨 (3)集体沟通。 三、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肯定的生活阅历,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简单出错。 #257249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2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视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知道;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方法;知道物体的高矮是相对的。 通过猜想、验证、下结论等环节,让学生经验探究的全过程,初步培育学生探究的实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 培育学生仔细视
3、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对身边物体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在比较。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爱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厉害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视察事物特别细致,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日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视察精神,看谁视察最细致! 活动二:视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视察图,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细致视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觉了什么? 他们三个人中,谁高,谁矮?(
4、比较后板书:高矮) 图上的两个小挚友,又是谁高谁矮呢? 活动三:嬉戏 指名两个身高相差不多的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谁高谁矮。有什么方法知道谁猜到了?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方法: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比一比。(有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比)引导学生发觉不公允。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用尺子量一量。 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墙边站直,在墙上划一划。 通过验证谁猜对了? 开讲激趣:利用学生熟识的动画人物-柯南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好。 既培育学生细致视察的良好习惯,又培育了他们的视察实力。 联系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比较了图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比较?让学生明白比较是从生活中得来
5、的。学会比较的方法后,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比较。 活动四 如何比一组学生的高矮? 选一组学生上来比高矮,由高到矮排成一列,然后说出谁,谁最矮。 选中间的某一位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这位学生比谁高,又比谁矮。 活动五 做一做 第16页的第1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活动六 练一练 引导学生细致视察,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进行沟通。 活动七 总结全课 活动八 下课 每个小组从矮到高排成一列,每人用“高”或“矮”说一句话(如我在小组中,我比某某高,我比某某矮),再离开教室。 让同组的同学相互比较高矮,培育了学生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留给学生充分思索的时间和空间
6、。 面对全体学生,注意人人参加,激励人人胜利。 #503864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大全人教版3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能依据这一改变规律,比较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改变,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改变。 2、经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规律的发觉过程,体会视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学问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酷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依据课题提出问题。
7、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探讨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改变?)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楚,学习目的更明确。信任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怀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学问的“新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索,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和探究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改变及小数大小改变。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沟通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
8、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状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爱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为探究有什么改变规律作好打算,在心理上产生剧烈的“我要探究”的冲动。) 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上往下视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改变?小数大小有什么改变? (小组探讨沟通)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分别把3式
9、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探讨提出的问题。 生探讨。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揣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一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有什么改变? 共同
10、验证 整体视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越变越小。 (2)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上视察 小组探讨沟通: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改变?小数大小有什么改变? (全班沟通)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数学语言讲究精确,师强调缩小到原数的 )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探讨提出的问题。 同桌探讨沟通。 全班沟通。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案设计 全人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