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烈士事迹材料五篇范文精选.docx





《我知道的烈士事迹材料五篇范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知道的烈士事迹材料五篇范文精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知道的烈士事迹材料五篇范文烈士事迹篇1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夫的家庭里。在他起先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斗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
2、这个狗汉奸。“你肯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知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隐私不行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烈士事迹篇2 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叮嘱杨
3、开慧的母亲肯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旁边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始终读到毕业。 烈士事迹篇3 邓萍(1908-1935),男,汉族,四川省富顺县人,中共党员。邓萍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心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
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在该团隐私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 1928年7月参加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与领导开拓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与保卫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加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与中心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加指挥所部入闽作战。在中心苏区,他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红军的闻名将领。其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化长,参加筹
5、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化长,培育了大批红军干部。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心候补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与长征,帮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当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心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1908年诞生,四川省富顺县人。 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心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在该团隐私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 1928年7月参加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
6、委书记。参与领导开拓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与保卫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斗争。 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加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与中心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加指挥所部入闽作战。在中心苏区,他南征北战,战功卓着,成为红军的着名将领。其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化长,参加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化长,培育了大批红军干部。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心候补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与长征,帮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当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心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 1935年2月27日,在
7、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烈士事迹篇4 童年时代 方志_敏(18991935),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1899年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六)诞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他从小体弱却俊秀,在村里有“正宫娘娘”的外号。他8岁入私塾,12岁便辍学协助家庭务农,童年在家乡度过。17岁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在校内时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青年时期 1916年秋,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方志_敏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学习。在校组织进步团体“九区青年社”。 1919年夏,与邵式同等发动组织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学生开展反帝爱国斗争。秋,考入江西省
8、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班。 1920年升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应用机械科学习。为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给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主编邵力子写信,对该刊发表的一篇题为捉贼的小说,谈了自己的看法,受到邵力子的赏识。并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第一首散文诗哭声。 1921年春,因领导该校学生反对腐败教化,要求教化改革而被校方开除。不久,加入江西“改造社”,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秋,考入教会学校九江南伟烈高校(同文书院)。 革命运动 1922年春,方志_敏参与“非基_督教大同盟”。7月从九江赴上海,住在邵力子家中,担当民国日报校对,并在上海高校旁听。在上海期间,方志_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写作白话小说谋事,在
9、觉悟副刊发表。方志_敏在上海逗留的时间虽短,但这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纪念方志_敏(14张) 在上海方志_敏找到了党组织和中共领导机关,并结识了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闻名中共领导人。同年8月,依据组织确定,方志_敏离开上海,返回南昌创办“文化书社”,创建江西地方团组织设立活动据点。出版青年声周报,进行马克思主义宣扬。从今,走上了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3年年初,方志_敏与赵醒依等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组织、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和“马克思学说探讨会”。白话小说谋事与鲁迅、郁达夫、叶圣陶等闻名作家作品一起入选上海小说探讨所编印的小说年鉴。 1924年3月,方志_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道 烈士 事迹材料 范文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