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深化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喧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通过品读感悟,体会用总分的方法叙述一个场景,并学习老舍先生详细细腻的描写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3、运用总分的方法, 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学习老舍先生详细细腻的描写和总分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围绕一个特点进行多方面细致生动地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知道北京的春节很长,有一个多月,可是老舍先生却只选了六个特别的日子,谁能说说?(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
2、月十九。);而在这六个日子中, 老舍又只选了其中的几个日子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你们看出来是哪几个日子了吗? 生答。预设: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请生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支配。 预设:这是北京的春节中有代表性的日子,是最喧闹的日子。 师:是呀!老舍就是这样抓住了几个典型的日子,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他的文字并不华丽,但是却一下子把北京春节的喧闹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二、阅读课文 现在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最喧闹的(除夕、元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除夕、元宵写喧闹的。 1、默读第7、11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两个日子写喧闹的? 2、小组沟通。 3、汇报。 预设 除夕 开头第一句,先总后
3、分的表达方法,概括出除夕的特点喧闹; 作者从香味、色调、声音等细腻描写了人们庆祝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喧闹。 问:还能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提炼写作要由条理、层次性) 元宵 总分(先写总貌,再分写它的特点) 排比(写出灯的种类多、材料、造型) 用词丰富 三、堂上练笔 1、北京的除夕喧闹非凡,广州的除夕也毫不逊色。谁知道广州的除夕什么地方最喧闹?(花市) 2、播放花市的图。 3、假如让你写这个场景,你想介绍花市的什么特点呢? 出示句子:广州的花市真 。 问: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特点? 4、练笔 5、组织部分学生展示练习片段,相机点评 四、总结全文 老师回顾总结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总 分(条理、
4、层次) 除夕 喧闹 味觉、视觉、听觉 元宵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257069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骄傲感。了解藏戏的传闻及藏戏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藏戏这种传统文化的酷爱之情。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了解各段大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学习,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达的综合实力。 教学重点: 1. 知道藏戏的由来及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骄傲感。 2.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依次,品尝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段。 教学难点: 采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
5、本文,培育阅读实力。 教学支配:1课时。 教学打算: 1.媒体图片人物的视频和课件。 2.录音的戏剧观赏片段。 3.本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 激发爱好,导入内容: 1. 播放媒体人物图片。(各种戏剧的人物图片) 2. 指名说说,图片人物都有哪些民族。 3. 放录音,听戏剧片段,式说图片中对应的民族人物。 4. 自由谈谈,你最喜爱的是哪种民族,为什么? 二.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藏戏 三. 学习课文: 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给不相识的字注音,清除阅读障碍。 2. 播放藏戏的资料,了解藏戏的由来。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或同桌互学)
6、 (1)这是一篇略学课文,主要讲的什么民族的什么内容? (2)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特魅力的地方是什么?(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不理解的词语) 4. 检查学习状况: (1)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须要同学帮助请提出来? 生:“吞噬、奇葩” 指生解答:(略) (2)从藏戏方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指生回答:(略) 老师板书: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藏戏具有独特的魅力? 5. 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每段的大意。 给学生时间思索,指名回答,老师明确。 6.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1-3自然段):用设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 其次段(4-7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 第
7、三段(8-18自然段):讲的是藏戏的面具特色。 第四段(19-21自然段):藏戏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并一代一代师传身授下去。 7. 朗读品尝了解藏戏的特点。 师:齐读第一段,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是写藏戏的特点? 生:(连续的三个排比式句的问句,更能突出藏戏的特点,还含有民族骄傲感。) 指名朗读这一段。 8. 有感情地朗读其次段,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调? (1)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沟通。 (2)指小组代表回答。(略) 老师板书:传奇色调:英勇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 (3) 老师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
8、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着他的画像,让他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4)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9. 有感情的自读第三段,详细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主题,研读时填空: ( )的面具 ( )的舞台 ( )的演唱风格 (2)选择自己感爱好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3)指23名学生结合详细内容回答,老师随机板书。 四. 老师板书: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五. 老师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后,或许同学们已经喜爱上它了。从藏戏可以想象到,很多地区、民族
9、,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而藏戏自然、古朴,有神奇的独特魅力,看戏时的轻松自然、为所欲为带给人们极美得享受。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日,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9. 观赏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读自己喜爱的片段。 (2)同桌沟通学习收获。 三.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组词。 婀(婀娜 ) 浑( 雄浑) 俊(俊美 ) 容(容貌 ) 舞(舞姿 ) 身(身份) 唱(唱腔 ) 敦(敦厚 ) 赞(称赞不已)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带的面具,其颜色和形态基本相同。 (1).(善者 )的面具是白色
10、的,白色代表(纯净 ); (2)(国王 ) 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 威历); (3)(王妃) 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4)(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祥瑞); (5)(巫女)的面具是半白半黑的,象征其性格(两面三刀); (6)(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三. 板书设计 藏 戏 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传奇色调:英勇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 特点: 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257070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来历及特点。 2、
11、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复述。 3、情感与看法:了解并认同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敬重多元文化,汲取民族文化才智。 课前打算 1、老师打算:各地方戏的经典片段视频。 2、学生打算:收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剧状况,甚至可以学唱几句。 教学过程 一、观赏导入 1、播放地方戏经典片段。 2、板书课题藏戏,解题,走进藏族的传统戏剧文化,激趣阅读。 二、初读知意 1、翻开课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遇见不熟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娴熟为止。 2、分层次检查读书状况。学习吃力一些的孩子由老师指名学生一一读一遍,留意正音,并可以带读,再由实力强的同学带读。 3、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认
12、读过关。 4、边读边想,有感受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了解藏戏的传闻及特点。 三、细读明趣 1、沟通你的发觉,将课文归结为两个方面:“藏戏的传闻”、“藏戏的特点”。 2、重点研读其中一部分,沟通其中的哪一点让你印象最深品尝作者谴此用句的顺心遂意,同时感受藏戏与藏族文化的魅力。 3、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地方,相互沟通。 四、才情展示 1、成语听写大比拼。 2、一起哼唱家乡戏。 五、作业 扩展阅读,了解好玩的民风民俗。 #278007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讲解并描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
13、凡经验,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方法创建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探讨法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子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受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依次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到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毅、聪慧能干的主子公。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生存,是人生第一须要。某生存,应当是每个人最至少的本事。同学们
14、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 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 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组织沟通一下。(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仔细读课文。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3、小组讲故事。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 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索: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
15、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沟通,全班沟通。老师帮助从“食物、居处、平安、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 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验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沟通,老师酌情点拨。(要有生存的志气,主动想方法,改善生存环境。) 五、举荐原作,拓展阅读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一直拥有众多可读者,有爱好的话,可以找原作读一读,情节将比克文协的更详细、更有意思。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不畏艰险 险机灵坚毅 聪慧能干 #278008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汤姆他的性格特点。
16、 2、观赏作品的精彩片段,品读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爱好。 二、学习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爱好。 三、学习难点: 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绽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 2、今日老师还要举荐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给你们,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生疏吧。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他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
17、然。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宠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有人说:假如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今日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学习梗概 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当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学习梗概部分,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鬼屋历险 山洞历险 3、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验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挖出了强盗“乔埃”埋藏的金币。所以这篇小说还穿插着一个谁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特别的惊险和引人入胜!真正强盗“乔埃”的故事。 4、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调
18、皮的机智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 胆大妄为、顽皮新奇、自由自在、憧憬自由独立 (三)赏析精彩片断 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你觉得这是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它是属于梗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和两个孩子的心境?虚惊一场。虚惊一场是什么意思?受了一场不必要的惊吓,有惊无险。从精彩片断中找中虚惊一场的证据来。“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蜂拥着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 3、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正所谓“大悲大喜,先悲后喜。”大师就是大师,写文章就
19、是与别人不一样。他的语言主要以夸张幽默著称。现在我们以大喜的部分为例,你觉得哪些描写最吸引你?为什么? 4、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五个“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再读一读,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你能否尽情地绽开你的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详细内容写出来呢? 5、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相识? 乐观英勇、顽皮可爱、有爱心 (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爱好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详细内容? 2、小说其次我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呈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兴奋。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或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并完成读书举荐卡。 读书举荐卡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_ 精彩情节_ 举荐理由_ 五、教学结束: 作业布业 1、文中有许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宠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 2、积累成语。 3、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