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例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 成语故事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化。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方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板书设计 : 自相冲突 成语故事三则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知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方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宇字音,读顺
3、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打算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察指导。 3.检查自学状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简单读错,要提示大家留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其次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留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
4、,下面是“”。 “戳”书写时留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留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终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留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其次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 )盾画龙点( ) ()( )充数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冲突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
5、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张口结舌) 2.探讨:“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冲突”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四周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
6、”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爱听吹竿竽,他总是叫很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他叫很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他经常叫很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他总是叫很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尽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
7、是他不要很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探讨,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惊奇、惋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
8、此刻人们的看法又怎样?(惊羡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惊奇到怀疑最终惊羡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探讨。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仔细看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干脆导入: 1、今日我们接着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
9、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探讨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迟疑不决,不知不觉()。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议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说说图意。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
10、意深。这是故事的发生。 3、回答题(2) (1)指名回答。迟疑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 (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 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4、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闻名的大诗人。 (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醉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恳求宽恕。故
11、事进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索呢,那我们来探讨一下,究竟用哪个字好? 5、回答题(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安静;洪亮) (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三、学习第八小节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2、练一练 (1)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摸”换成“找”行吗?为什么? (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依仗队中。“闯”换成
12、“走”行吗?为什么? 五、课外探究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供应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和善、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 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板书设计 : 飞出了 4 嫦娥奔月 飞过了 朝着月亮飞去 第一教时 教学要
13、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方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状
14、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 贪欲 宝剑 时值 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着急 敬重 翻箱 倒柜 洒满银辉 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奔向。 敬重:尊敬敬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欲:奸诈,虚伪诡诈;贪欲,贪得无厌,不知满意。(文中指谁奸诈贪欲?) 接济:在物质上救济。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说明:回旋,回旋;交际应酬,打交道;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说明?(第种
15、)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探讨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3.探讨沟通后总结。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其次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惦念嫦娥,企盼团聚。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奸 诈 贪 婪 值 剑 逼 辉 焦 2.指导要点。 “诈”、“值”、“辉”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一。 “剑”的左边要写得宽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第七画是“提”。 “辉
16、”的第六笔是“竖提”。 “逼”是半包围结构,“”要偏右上写,给“走之”让出位置。 “焦”上面的笔画较多,约占字的四分之三,下面四点要宽,以能托住上面的“”为宜。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老师巡察。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其次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听写词语 敬重 宝剑 贪欲 迫不及待 奸诈 接济 假装 翻箱倒柜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探讨:“苦难”是什么意思?(苦痛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留意突出“直”、“实在”、“无
17、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遭遇的苦难。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留意突出这些词。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其次段 1.默读课文其次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探讨:逢蒙的奸诈贪欲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欲) 磁娥的和善机灵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常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
18、、“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和善机灵。) 3.老师引读第5自然段。 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在空中轻缓地浮动)怎样才能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 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着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喊”、“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
19、心情吗?(找妻时的急迫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迫心情读出来? 3.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愿”等词表明乡亲们惦念好心的嫦娥)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总结课文,探讨写法;指导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相机指引。 二、总结课文,探讨写法 这篇神话故事主要写的是漂亮和善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事。 找出文中描写嫦娥的有关语句,想想乡亲们为什么特别惦念嫦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三个部分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 其次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惦念嫦娥,企盼团聚。 2.按“自由练习一同桌互述一小组尝试复述一指名复述”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 四、作业 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婪( ) 辉( ) 箱( ) 值( ) 梦( ) 挥( ) 霜( ) 直( )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