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瓶颈期的思考_张藏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瓶颈期的思考_张藏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瓶颈期的思考_张藏领.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58 观察 D01:10.14026/ki.0253-9705.2015.24.011 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瓶颈期的思考 Consideration of the Green Finance Development During Its Bottleneck Period 摘要从首个绿色金融政策出台至今 , 我国绿色金融 a有 20年的发展历史,但囿于制度设计、思想认识等问题,其实 施效果欠佳,无法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绿色金融面临的多方面瓶颈亟待突破。对此,本文建议从制度建设、思 想认识、配套评估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
2、;金融机构;政策瓶颈;顶层设计 文 /张藏领王小江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 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 通知,随后,原国家环保局印发关 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有关问题的通知。自此,我国绿色 金融发展拉开序幕, 20年来,绿色金 融在规范企业环境行为、促进循环经 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绿 色金融的推进和落实也存在诸多问 题,如制度设计进人瓶颈期,由于改 革逐步的深入,涉及各方利益越来越 多,新体制、机制设计陷于停滞,甚 至倒退;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和职 能无法真正落实,甚至出现 “ 劣币驱 逐良币 ” 的现象,导致金融资源配置 重复、浪费、效率低下。 绿色金融发
3、展面临的瓶颈分析 制度瓶颈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发展经历 几个重要节点,其政策内容的设计呈 现逐步规范与细化的态势。但由于改 革逐步的深入,涉及各方利益越来越 多,新体制、机制设计陷于停滞,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环境行为规范内容没有实质性 上升。从 1995年的关于运用信贷政 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和 关 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有关问题的通知,至 2012年中国银 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绿色信 贷指引,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设计 为:一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审定对环境 有影响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时, 必须把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作为评审 贷款的必备条件:凡是环保不落实的 项目 ,一 律不
4、予贷款;建立环保一票 否决权的制度;二是要求金融机构环 境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环境 风险组织管理,强化环境风险制度机 制建设等。对企业的约束停留在项目 建设上,对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管理 未上升到必备条件,是自愿性 行为, 不能产生实质性约束。 绿色金融政策发布的层级未出现 变化。政策发布基本停留在环保部、 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银监会、保 监会等部委层面,相应的绿色金融国 家层面的组织管理、政策激励、宏观 调控等制度未见出台。这使得绿色 金融体制建设和微观机制不健全,导 致绿色金融在实施中远未出现预期的 效果。 绿色金融建设停留在行业和部门 内部。环境行为是一 种社会打为,根 据国际环境
5、污染管理与控制的经验, 环境行为的管理只有公平、公开并接 受社会的监督,才能产生对行为的实 质性约束。绿色金融行业和部门化, 成为绿色金融深人改革的瓶颈。 思想瓶颈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金融业绿色 化的思想的普及和升华,是绿色金融 行动的基本保障。然而绿色金融发展 思想尚有争议。 一是认为绿色金融阻碍经济发 展。这一观点在经济运转下行时,呼 声更高。该观点认为绿色金融将限制 经济活力,制约企业发展。绿色金融 设置准人政策,的确将限制环境行为 不达标的企业。但从长远来看,通过 建立绿色金融宏观差异化政策,形成 微观企业绿色信用优选机制,可以淘 汰环保违法企业,激励企业环境行为 的不断优化,促进产业
6、升级。 二是认为绿色金融与市场机制相 抵触。绿色金融中的信用机制是金融 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选机制, 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并不一 定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选择。而在生 态文明建设中,传统利益选择与绿色 信用的双重结合机制,才是满足企业 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优化选择,才能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认为绿色金融是阶段性的政 策选择。认为环境问题只是人类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问题 伴随人类经 59 济和科技力量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 将自解。金融参与环境保护只是阶段 性的权益性行为。 实施瓶颈 2014年,河北省某机构对绿色金 融政策制度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调 研。调研选取东部和西部两
7、个省会城 市,调研样本为 2家大型国有金融机 构、2家股份制金融机构和 1家地方性 金融机构。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 调査的方式进行,以尽可能保证客观 性和准确性。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制 度设计和操作实务两部分,统计结果 见图1、图 2。 如图 1所示,在绿色金融制度设 计中得分最高的是绿色信贷战略制定 和绿色信贷政策建设两项,平均得分 为 90分。最差的是绿色信用制度建 设,得分为 30分,这与绿色信贷相关 制度特别是企业环境 信用制度的建设 要求相差较远,同时为绿色金融政策 的具体实施效果不佳打下伏笔。 但以现有的调查数据分析来看, 绿色金融并未真正走人金融机构的工 作流程、工作标准和工作模
8、式之中, 见图 2。从得 0分的 3项指标 ( 项目环 境行为分析、绿色信用审核纳人金融 机构授信、环境行为优秀的企业实施 优惠利率)分析来看,项目环境行为 审核是绿色信贷的基本要求,是绿色 信贷准人制度实施的基本保障。项目 环境行为审核的缺失,使得绿色信贷 准人制度的建立流于形式。 从 2007年第二次绿色金融的浪潮 至今,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又经历了 8 年的重要建设期,但从总体上看,形 式大于实质,绿色金融责任和职能无 法真正落实,大部分金融机构没有从 实质上去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和制度要 求,甚至出现 “ 劣币驱逐良币 ” 的现 象。金融资源配置重复、浪费、效率 低下问题日益严重,与国家生态文
9、明 建设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极不相称。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 过程的基本要求相符,作为社会经济 运行的 “ 血液 ” ,金融的绿色化是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绿色金融制 度是生态文明体系 的一部分。 金融行为生态化是金融业可持续 发展的核心要求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 统与金融系统共同构成人类的生存体 系,金融系统是整个大系统的构成之 一,但金融系统不是独立的存在。 金融行为是资源配置的行为,绿色金 融以资源配置的绿色化、可持续性为 特征。受制于资源环境的约束,未来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必然是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绿色 金融 发展 瓶颈 思考 张藏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