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本毕业设计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本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本毕业设计论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学院名称:交通工程学院专 业:车辆工程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O五年 月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摘要:列车制动系统作为车辆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基本制动由电制 动、液压制动及磁轨制动实现,通过各种形式组合使用以实现紧急制动、常用 制动、停放制动、安全制动等。本论文首先进行计算分析确左盘形制动器的参 数,主要包括制动盘和盘毂的相关数据。在确定数据后应用CATIA软件对制动 系统主要部分盘形制动器进行三维建模,主要包括制动盘、盘毂的建模,并对 这些零部件进行装配设计。通过分析盘形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对制动盘、制动 钳
2、和制动块等零部件进行静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盘形制动器的设计提供 理论依据,对部件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关键词:制动钳;制动盘;建模:优化The Design of Urban Rail Vehicle Braking SystemAbstract: As the essential part of vehicle system, basic brake of the train braking system achieved by the electric brake, hydraulic brake and brake track . By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3、 for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mergency brake, braking, parking brake, brake and other safety. As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brake system , disc braking device conduct the disk brak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ATIA software, including modeling of brake discs, brake caliper
4、s, brake pads; at the same time design and assembly of these parts. 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movement of the disc braking device,deepen understand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isc brakes; Make static mechanical analysis to brake discs brake calipers and brake pads and other components ,and based on
5、the analysis of the parts of the structur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sc brake design ultimately.Keywords: Brake caliper; Brake disc; modeling; optimization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序言1第1章课题分析21.1选题意义及依据2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31.3研究内容41.4设计方案4第2章方案论证52.1制动器的分类52.2盘形制动器的介绍52.3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82.
6、4本章小结9第3章 盘形制动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103. 1制动盘103.1.1制动盘直径113.1.2制动盘厚度113.2制动夹钳113.3制动闸片123.4参数的选择与优化123.4.1制动黏着系数123. 4.2轮轨切向作用力133. 4. 3轴制动率143. 4.4车辆载荷确定153. 4.5单车制动率163. 4.6制动距离173.5本章小结19第4章 盘形制动器建模204.1制动盘的建模204.2盘毂的建模224. 3盘形制动器的建模274. 4本章小结28第5章运动及力学性能分析295.1制动盘的运动分析295.1.1仿真参数设计305.1.2有限元加载315. 2静力分析355
7、. 2. 1蠕滑性355. 2.2曲线舒适性365. 3本章小结38参考文献41致谢42第6章总结40毕业设计(论文)序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铁路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运输量和 运输频率逐年增加。铁路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的趋势使得列车的牵引重量和 速度都要不断提高,这给制动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故制动技术的应用在铁 路运输中愈加重要。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内部及城市之间的列车加速、减速及 停车比较频繁。出于提髙车辆运转速率和密度的考虑,设计的车辆需要快速起 动、制动高效,这要求制动装置可以灵活操纵,紧急制动时迅速平稳、效果明 显和制动爆发力大。因此,列车制动系统应在各种负荷
8、下使车辆制动率基本恒 定。轨道车辆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动力传动部件占了很大空间,从而使得制 动装置的安装空间有限,这对驱动轴的制动困难。考虑到对驱动轴实施有效制 动,近几年我国逐步开发应用了一系列不同型式的制动装置,例如轮装式制动 装置和踏面制动装置等。当列车运行情况根据运行的负载、环境等不断变化时, 导致作用在列车轮轴的制动力也跟着不断变化,因此,对列车制动装置进行建 模、运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关于盘形制动器的运动学和力学性能的设计,共分为六章。第一章 为课题分析,主要论述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等: 第二章是对机车制动器设计的说明:第三章是对盘形制动器进行建模前的
9、参数 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制动盘、盘毂等;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盘形制 动器进行CATIA建模:第五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制动盘进行静力分析并提 出优化:第六章是对论文进行的总结。其重点在于机构的建模、运动力学分析。第1章课题分析1.1选题意义及依据我国铁路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构建货运快捷和重载、客运快速、行车高密技 术协调发展。要求未来铁路发展必须不同层次技术装备并存,高新技术与适用 技术并重,保证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的技术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的从设计生产到运营涉及到诸多领域,因为轨道列车特有的 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众多指标,使得在列车的设计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是列车诸多组
10、成部分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 执行制动指令的频率很高,故制动系统性能的优劣对列车安全运行具有重大影 响。轨道列车制动是指人为地阻止列车的运动,包含使它不加速、减速或停止 运行。制动过程实质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是将轨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动能转 换为热能。用于实现制动作用和缓解作用而安装在列车上的设备,称为“制动 装置”。“列车制动装置”主要包含机车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装置两部分,其中 机车制动装置除了可以如同车辆制动装置一样使它自己实现制动和缓解作用外, 还可以控制全列车实现制动作用。由于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安 全正常的运行,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极为重要的性能之一,不断改善和提
11、高轨 道车辆的制动性能始终是轨道车辆设计制造部门的重要课题。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列车速度不断提高,路面情况愈加 复杂,这使得在设计制动系统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作为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制动系统对列车运疔起到安全稳定的作用。随着铁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 们对其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必 须为轨道车辆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而制动器作为制动系统中直接作用于 轮轴,制约轨道车辆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轨道车辆上最为重要的安全件。目前我国轨道车辆普遍采用的摩擦式制动器,因为其实际工作性能是整个 制动系统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优化制动器结构
12、、提髙制约 性能的突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状况当前我国机车主要采用的是国外的制动系统,如KNORR制动系统、SABWABCO 制动系统以及NABCO制动系统等先进制动系统。这几类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制 动系统,不仅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更可以与列车其他系统进行优化配合,提 高制动效率。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发展提高。铁路机车的制动部分将逐步发展 成为自主研发为主,适当引进欧美系统为辅的发展格局。由于国外的制动系统成本很高,与信号或者车辆的接口相对困难,故近年 来国内制动行业进步迅速。伴随着我国轨道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国外先进技术 吸收基础上不断创新,我国的轨道车辆工业对盘式制动器的
13、应用比重逐年提高。 盘式制动器的普遍应用,不仅提高了整车的运行性能,更提高了其乘坐舒适性, 满足了人们对轨道车辆的要求。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试验其摩擦性能,随着列车对其使用寿命和 制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制动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拓展也在不断的 深入进行。目前,我国轨道车辆所用的制动器以鼓式和盘式为主,而随着动车 组CRH系列的发展,盘式制动器的应用更为普遍。目前国际上按照制动的作用方式将轨道车辆分为踏面和盘形两种基础制动 方式。踏面制动是指闸瓦对车轮踏面施加压力产生摩擦阻力,从而达到制动效 果。作为传统的制动方式,踏而制动对车轮的踏面有较大磨耗,主要表现在两 方面:一方面使得踏面磨
14、损加速,缩短了车轮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制动产生的 热影响会使得车轮承受周期性的负荷,从而踏而出现热疲劳,甚至疲劳过度导 致车轮弛缓引发重大事故。由于制动功率与踏而制动对踏面产生的的影响是成 正比关系的,所以当列车的制动功率达到最大规左值时,闸瓦将无法吸收其产 生的热量,故目前踏而制动在高速列车中应用较少,主要应用于传统的中低速 列车中。伴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踏面制动作为传统的制动方式,也逐步被盘 形制动所替代。盘形制动一般将制动盘安装在车轮辐板侧面或车辆之间的轴上, 利用活塞作用于制动夹钳,通过制动闸片对制动盘施加压力,二者摩擦产生阻 力,阻碍列车运行。相比较于踏面制动,一方面盘形制动未对踏
15、面施加作用力, 所以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机械磨耗较小,不仅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还提高 了制动效率,其噪声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盘形制动采用制动盘摩擦制 动,制动效果明显,并且可以根据线路要求配备多套制动设备,提高了应用空 间。1.3研究内容本次论文研究将运动学与力学相结合,通过对盘形制动器进行三维建模, 从而实现对盘形制动器的优化设计。设计要求:1. 深入学习盘形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对制动器的设计和应用有全面的了解:2. 运用CATIA软件对盘形制动器进行建模,主要包括制动盘、盘毂的建模, 并对主要的部件进行装配:3. 在盘形制动器的模型基础上,对制动器进行应力分析,并融入设计的关 键性要求
16、,对数据进行优化。1.4设计方案为了使制动器的设计更加合理、客观,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按照以下步 骤对盘形制动器进行优化设计:(1)通过向地铁公司咨询和查阅相关参考文献,了解目前制动领域的发展 状况及相关技术:(2)深入研究制动器工作过程,增强对机车制动机构的知识的把握:(3)使用CATIA V5软件完成制动机构的三维建模,包括制动盘、盘毂, 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装配:(4)对制动盘进行力学分析,通过对不同状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对 制动器的尺寸和材料进行优化。第5页共40页第二章方案论证2.1制动器的分类盘式制动器根据摩擦副中固定元件结构可分为钳盘式制动器、全盘式制动 器两种形式。若按照制动
17、钳结构形式进行区分,钳盘式制动器可分为固宦钳盘 式制动器和浮钳盘式两种形式。制动器作为制动系统中最主要的部件,是列车制动系统中制止或者减缓列 车运行的部件。制动器按照摩擦副结构形式主要包含盘式、鼓式两种形式。图1-1盘形制动器1-制动盘:2闸片:3闸片托:盘式制动器:其固宦摩擦元件为制动块,制动 块带有摩擦片,安装于制动盘两侧,其旋转元件以 两侧面为工作而,且制动盘须沿垂直方向安放。当 两侧的制动块夹紧制动盘时,摩擦而上产生摩擦力 矩作用于制动盘,制止车轮转动,起到制动效果(图 1-1)。鼓式制动器:目前机车运用的主要包括外束型鼓式和内张型鼓式两种。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4制动缸:5杠杆摩擦元件以
18、一对含有圆弧形摩擦蹄片的制动蹄。鼓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制动蹄 摩擦片的外表而和制动鼓的内圆柱而形成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面摩擦产生阻 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2.2盘式制动器的介绍伴随着铁路机车载重的增大和速度的提高,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而以前普遍应用的闸瓦制动将主要热能传递给车轮,而对于车轮的制作材料和主 体结构无法随意变动,这限制了车辆的使用。盘形制动在列车运行中不仅成本较低,日常维护比较简单,而且很大程度 上提高了车轴制动功率,降低了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动。因为针对制动的不同 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制动盘,所以变相地扩大了盘形制动器的使用范围, 推动了盘形制动器的普
19、遍应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徳国率先在地铁中装配了盘式制动器,介于其良好的 工作性能,随后在其快速列车中上也装备了这种制动器。随后英国、法国、美 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在轨道车辆上也普遍采用盘形制动器。目前国外已经 逐步开始研制含陶瓷铝合金的制动盘,我国正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展开深入 研究,以便更好地满足货物列车快速、重载的要求。盘式制动器作为目前应用普遍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图2-1),轨道车辆的盘 形制动是指在车轴或车轮辐板侧而安装铸铁, 利用活塞控制制动夹钳将冶金材料或者合成材 料制成的闸片压紧制动盘的侧而,利用制动盘 与闸片产生的摩擦力,使列车减缓速度或停车。 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轨道车辆
20、的主动安全性, 也很好处理了旧式制动器无法杜绝的基本问题,如维修频率较高、噪音污染较大和粉尘污染严重等。图21盘形制动器制动盘作为列车制动时承受热能的主要部件,对其材质选择要求很高。目前 普迪采用合金耐磨铸铁,铸铁的热传导系数、热容量较高,但是铸铁盘的强度 较差,故合金既可发挥铸铁的优点,又避免了其强度差的特性。另外对制动器的 结构设计也很关键,在轮对高速转动和车轴载荷过大的情况下产生大星热负荷, 因此对于轴盘式的制动盘的两侧间铸有径向的孔,形成离心通道,而轮盘式的制 动盘内侧也有通风筋,可实现径向通风,使得制动器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 并且缓和热负荷的应力作用。目前盘形制动在制动盘的安装形
21、式上可分为轮盘第6页共40页毕业设计(论文)第13页共40页制动和轴盘制动(图2-2) o图22 (a)轮盘制动图22 (b)轴盘制动1轮对:2制动盘:3单元制动缸:4制动夹钳:5牵引电机对于轮盘制动,其安装连接方式可分为三种:(1) 多点式结构多点式结构将不少于两个的环形制动盘分别安装于轮芯的两侧,用套有尼龙套的螺栓将制动盘连接起来,其中套尼龙套的目的是起到 缓和热应力的作用,以防制动过程中螺栓受力升温发生变形。(2) 浮动式结构将制动盘与安装座用径向弹性圆套筒销来连接以缓和制动时的热应力变形。(3) 双金属式结构制动盘的材料采用铸铁,将制动盘与支座一起铸造成 为双金属结构。因为这种结构要求
22、制动盘与车轴同心的程度不髙,故只要保持 其相对位置不变。针对盘形制动,浮动式连接方式是制动盘安装采用的方式,分为整盘式和 对半式两种连接方式。图23轮盘制动轮盘制动(图2-3)的制动盘一般安装于车轮两 侧,其安装方式是通过6个定位销进行对中定位和传 递制动力矩,将两个摩擦盘安装在车轮两侧。而两 个摩擦盘采用12个径向排列的螺栓连接,使用防松螺母锁紧螺栓。车轮制动盘要求将摩擦表面与轮缘外表面齐平,以便制动盘与其他类型的制动闸片和制动夹钳配合使用。当制动盘应用于动力转向架时,规定安装4个制 动盘。轴盘制动的制动盘安装在车轴或者空心轴套上,可以在车轴内侧或外侧,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安装4个制动盘
23、8个摩擦而,能提供更大制动力。盘形制动装置包含制动盘和制动夹钳,其中安装在制动夹钳上的制动闸片 与制动盘组成摩擦副,通过与制动盘表而的摩擦作用将制动能量转换为热能释 放。盘式制动器与传统制动器对比,有以下特性:(1)盘形制动器没有制动鼓,制动器不存在间隙的明显加大,故制动踏板 的行程较大。当输出相同的制动力矩时,其尺寸与质量相对较小,这有利于实 现间隙的自动调整和对其他部件的保养作业,使工作人员在调整间隙、结构设 计简化等方面趋于灵活。(2)盘形制动器的制动盘和摩擦块之间的间隙较小,一般为0.05mm至 0. 15mm。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驱动机构的制约力传动比,也缩短了活塞的操作时 间。(3)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车辆 制动 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