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范本.docx





《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范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1 狼 1、熟读古文,能娴熟的翻译课文,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理解句意、文意。 3、相识狼贪欲、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擅长斗争,才能取得成功。 多媒体教学平台。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关“狼”的成语展示。 1、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2、象狼一样贪欲,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方野心很大。(狼贪虎视) 3、比方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4、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安静。(狼烟四起) 5、比方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6、比方
2、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前门拒虎,_进狼) 7、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狠狠毒。(狼心狗肺) 8、比方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9、象豺狼一样凶狠_成了习性。形容为人_。(豺狼成性) 10、比方坏人当权。(豺狼当道)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爱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养分,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
3、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予了作者的志向。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显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肯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冲突,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我们所熟识的“画皮”就是出自聊斋志异中。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准字音。 缀窘苫弛眈瞑隧黠 (二)读懂字词、句子。 段1:写屠户遇狼。这是故事的开端。点明时间地点和冲突的双方。 止:通“只”;缀:紧跟。 段2:写屠户惧狼。这是故事的发展。表现屠户
4、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狠贪欲。 从:跟从。并驱:一起追逐。 思索下面问题: 1、面对狼“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如何?(内心胆怯。) 2、他用什么方法应付狼?(把骨头扔给狼。) 3、用这样的方法应付狼,体现了屠户对狼的看法是怎样的?(迁就安抚。) 4、“复投之”又体现了屠户怎样的心态?(妥协退让。)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说明白狼的什么本质?(贪欲凶残。) 段3:写屠户御狼。故事进一步发展。表现屠户坚决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窘:紧急。顾:回头看。薪:柴草。苫:盖上。弛:放下。敌:攻击。 段4: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英勇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少时:一会儿。去:离开。暇:空闲。洞:钻洞
5、。 隧:钻洞股:大腿。盖:原来。暴:突然。 思索下面问题: 1、“狼不敢前”的缘由是什么?(屠户“弛担持刀”打算搏斗。) 2、狼既然“不敢前”,为什么又“眈眈相向”?(不甘罢休、耍弄阴谋。) 3、狼究竟耍弄了什么阴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 4、这两只狼除贪欲外,还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呢?(狡诈阴险。再狡诈阴险,还是被屠户杀死了。) 段5:评论部分:点明故事主题。 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几何:多少。 思索下面问题: 1、作者对狼的看法如何?(讪笑。) 2、如何理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虽然贪欲凶狠,狡诈阴险,但又非常愚蠢,在有高度才
6、智的英勇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3、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人有狼没有的才智、志气和力气。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擅长斗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四、拓展延长。 1、千百年来,在人和动物的冲突斗争中人类凭自己的聪慧才智总能取得短暂的成功,并以自己的“机灵”而沾沾自喜,若把褒义词“机灵”换成贬义词,该怎样说?(狡猾、狡诈。) 2、狼是狡猾的,但与人比,人就更狡猾(正面说“机灵”)了,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的狡猾呢?(“投以骨”、“复投之”、“奔倚其下,驰担持刀”、“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结语:狼再狡
7、猾,然而它哪里是人类的对手呢?在人面前,狼的那些手段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止增笑耳”。这样说来,动物们又如何算计过人类呢?因此,在今日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人类必需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3、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望见曾战胜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叫卖着耕地,便去问水牛为什么怕农人,水牛说因为人有“才智”。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们的“才智”。农人说把“才智”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水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才智”。 要求:以记叙为主,合志向象,适当充溢情节。留
8、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描写,以简短的争论结尾。题目自拟。 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2 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目标: 1、驾驭课文内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 2、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育学生高度的概括实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前曾流传过很多关于爱因斯坦具有超自然实力的各种传闻。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称爱因斯坦小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埋怨牛奶太热了,目瞪口呆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以前始终不开口说话,谁料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呀!” 依据爱因斯坦的姐姐玛亚在一部从未出版过的自传中称,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