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范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2.学习作者是根据怎样的依次把这一“奇迹”记叙下来的,怎样详细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才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播放情景朗读课文。 三、提出自学要求。 1.学生默读思索:细致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爱文章的哪个部分?说说为什么?打算好以后,说给你的伙伴听听(学生默读后,把自己的理解在书上加以批注,以便在小组内沟通探讨。在师生共
2、同探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地道战产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的地位在抗日斗争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说地道战是抗日斗争惊人的奇迹,那么它奇在哪儿?(围绕“奇迹”这一中心词深化学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一重点内容。) (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地道奇在哪里?(自学、探讨后板书:地道、地洞、气孔)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藏: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高深相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尺;构造齐全: 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气孔;作用极大:爱护群众。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状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 (小组探讨沟
3、通后,引导学生归纳:从隐藏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口外:隐藏平安,堆满荆棘,设置陷坑;口内: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应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组探讨沟通后归纳:从应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 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无线电”叫卖声,“有线电”拉铃声。这些都说明白地道的“奇”。) 小结: (1)为了打击敌人,什么方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才智是无穷无尽的,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电影、电视,谈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结构非常困难的
4、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你能依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试着画一画。 四、总结、扩展 1.课文按怎样的依次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状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终讲地道战在抗日斗争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2.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板书: 冀中的地道战 产生 式样 大洞、气孔坚韧斗志 打击敌人无穷无尽 特点联络自己的才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相
5、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然、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落落大方、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打算: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巡游了威尼斯的奇妙小艇,今日我们要去漂亮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缘由。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
6、“白象王国”的漂亮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收集资料 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沟通,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 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和“绅”(sh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不要读成一声;“彬”(b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n g)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切,虽然常常望见,却跟没望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英勇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
7、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反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看法不自然。 落落大方:形容举止文静。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四、学习课文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密切和谐。 其次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亲密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解并描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慧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8、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性格 神志聪慧 动作擅长表演 3.课文是根据什么依次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依次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特别典型的先概述再详细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思索 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共同点不同点 威尼斯的小艇 1.抓住事物特点写根据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与象共舞 2.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3.叙述条理清晰,语言
9、生动根据先概述后分述的依次。 六、探讨归纳 1.说说学习这课后,比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 七、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依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实力训练点 1.培育学生的想象实力。 2.培育学生的理解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奇妙、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方法:
10、(一)老师教法 教学本课,老师在组织学生自学探讨、沟通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探讨、沟通。 教学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缘由。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依次。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解决方法: 学生自读自悟,探讨沟通,在此基础上老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设计: (一)老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探讨、沟通。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探讨、沟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1、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觉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19 黄河象。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老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索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沟通探讨。 3.全班沟通,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老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
12、篇课文讲的是陈设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觉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识文章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词。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探讨这几个问题。 (二)深化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
13、来。 (2)小组沟通探讨。 (3)全班沟通。 探讨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觉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觉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供应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阅读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实行阅读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索:科学
14、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索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挚友去沟通。 (3)互动沟通,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实行朗读竞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索: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觉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依据有哪些? (2)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其他小组补充,老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觉挖掘) 关于假想的依据,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老师着重确定两点:
15、一是从它站立的姿态,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状况,推断它死后始终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阅读全文并比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根据怎样的依次记叙的? 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三)练习复述 1.老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比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举荐人选在班上复述,激励学生评议。 (四)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老师都应赐予激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新词。 2、理解最终的辉煌的真正含义,懂得文章通过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3、领悟诺贝尔酷爱科学,献身科学、
16、酷爱祖国、酷爱人类、酷爱和平的崇高品行。 实力目标: 1、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2、了解课文叙述的依次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酷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打算: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诺贝尔的资料。(生平、事迹、爱好、爱好)。 2、课件:凝重、庄重的背景音乐、诺贝尔名言、诺贝尔的补充材料、诺贝尔知多少学问竞赛题。 学习过程: 一、激情引入、沟通资料,感知人物。 1、音乐起、出名言、指名读:我的志向是为人类过上更华蜜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2、沟通资料:课前已布置收集资料,请说说你了解的诺贝尔先生。 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这个名字在神圣的科学殿堂上,熠熠闪光,以
17、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金,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大奖。这节课,请让我们走近这位宏大的科学家,专心灵去感知他不朽的灵魂。 3、齐读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最终、辉煌”的含义) (名言的引入、课外资料的沟通、老师的深情导入,充溢激情的开课,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厚实的情感基础。) 二、直奔重点,合作沟通,自主感悟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叙述了诺贝尔最终辉煌,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诺贝尔最终辉煌? 汇报、沟通。 过渡:让我们再次亲近这位科学巨人,感知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生命最终时刻奏出的音。 2、选择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4-10自然段) 读,画出诺贝
18、尔心理活动的语句; 议,从中悟到了什么; 品,如何才能读好; 3、反馈沟通、探究感悟 幻灯片出示描写诺贝尔捐出巨款前后心理改变的重点语句: 焦虑: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宝,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需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支配。 兴奋:医学是使人类华蜜延绵、削减病痛的高尚事业,拨出一部分款项,支持医学探讨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自责:但是只想到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未免心胸有些狭窄 激烈:追求华蜜是人类的志向,享受华蜜是人类的权利。我的财产不仅要献给我的祖国,还要献给世界。 华蜜轻松:我已经尽全力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作了最终的努力,我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死而无撼了
19、。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感情朗读,在字里行间领悟伟人“酷爱祖国、酷爱世界、酷爱人类、酷爱和平、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沉没、澎湃、黏稠、推想、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依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实力训练点 1.培育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实力。 2.培育学生的想象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奇妙的爱好。 教学方法: (一)老师教法 老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探讨沟通并媒体,帮助
20、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 读、思、画、议、批注、沟通。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需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志向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依次。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活动设计: (一)老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阅读、思索、探讨、沟通。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探讨、沟通。 2.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觉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老师出示要求 (1)读
21、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索: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2.小组内探讨沟通。 3.集体沟通。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加小组荣誉感。在同学沟通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索题,小组议答,全班沟通。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依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觉的过程,并且
22、推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熟识课文 (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比照图片,练读课文,熟识课文内容 (四)听课文录音 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觉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生复述 琥珀的形成和发觉的过程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 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需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深化探究 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索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l)独立思索后小组探
23、讨。(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沟通。) (2)集体沟通。 (3)学生沟通过程中师相机引导板书。 (4)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其次,燥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挨得特别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5)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觉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沟通。 (2)角色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探讨后学生归纳: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需依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3.科学家探讨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l)默读思索最终一自然段。 (2)小组探讨后回答。 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依次,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叙述依次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探讨沟通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扩展延长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沟通沟通。 (六)布置作业 以将来的_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