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古诗鉴赏优质.docx
《中秋节的古诗鉴赏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节的古诗鉴赏优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秋节的古诗鉴赏2021中秋节的古诗鉴赏1 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代: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聚如故。 中秋节,写人,感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渐渐地在等待黄鹤楼
2、的友人,始终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哀痛怎样受到限制,团聚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方很短的时间。 中秋节的古诗鉴赏2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代: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
3、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豪迈,中秋节,写水,月亮,兴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光明的圆月和壮丽的潮水。这时,月亮似乎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更加显得光明澄圆。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潮声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洁,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广袤天地间干净清澈,如同用刷子刷洗了一般。一腔激气直冲云霄,好像能驱走月中的粉黛。他举杯酌酒,好像一口气就能吞下吴越两国。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
4、生之豪情说与儿辈听听,那他们也会为之心胆惊裂啊!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阴:指低凹处。 潮信:即潮。因其来时有定时,故称“潮信”。 半破:指半轮月亮。 斗成:拼成。双绝:指圆月和潮水。 金镜:比方月亮。 拏攫(nju):夺取。擎同拿。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 沉冤:久未昭雪的冤屈,指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而赐其宝剑,令其自刎。 蛟龙穴:传闻水底有蛟龙居住的宫殿,即龙宫。 声直上:指潮水的涛声。 蟾蜍窟:即月宫。古代传闻月中有蟾蜍,蟾蜍即蛤蟆。 洞然:干净的样子。刷:刷去污
5、垢。 粉黛:粉敷面而助白,黛画启而增黑,都是妇女运用的妆饰品。 “举杯”句:指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和越王勾践杀死大夫文种的事,是对他们杀害大臣的指责。 说似:讲论。儿曹:儿辈。 心应折:江淹别赋:“使人意夺神孩,心拆骨惊。”心折,中心摧伤,即憾动了心灵。 中秋节的古诗鉴赏3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代: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
6、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节,月夜,写景,山水,写水 注释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 霾云:阴云。蓬蓬:茫茫覆盖貌。冒:覆盖。 敛容:变更容颜。 冯夷宫:冯夷,神话传闻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 “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庄子列御记:骊龙颌下有珠,常常浮游水上,衔珠长吟。二句意为这时潜藏深处的骊龙,因为纷繁芜杂,不能浮游上来衔珠长吟了。 “巨鱼”二句:腾踔(chu):跳动。千黄金:意为千万鳞片像黄金一样闪闪烁眼。 翻:反。 中秋节的古诗鉴赏4 闰中秋玩月 清代:慧霖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
7、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中秋节 注释 禅边句:谓一边领会习禅的风味一边怀抱着客居的忧愁。馈:赠送。清光:指闰中秋的月光。 百年句:谓闰中秋是难得的。按大约每四年置一闰月,从闰正月、二月依次推移,当四十八年方得一闰八月,得一闰中秋。百年乃举整数。 菊花信:指菊花开放的消息。桂子:桂花。上界:天上。 遮莫:尽管,任凭。圆明:指中秋之月又圆又亮。前度:指上个月即八月的十五之夜。广寒:广寒宫,神话故事中的月中仙宫。 中秋节的古诗鉴赏5 朝代:唐朝|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建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醉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当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起先的惊惶热闹到最终的安定入睡,却完
9、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有“月皎惊乌栖不定”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宁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到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给予它美妙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闻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假如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
10、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视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肯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快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惊奇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详细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好像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秋节 古诗 鉴赏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