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优秀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优秀教案精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音乐优秀教案初中音乐优秀教案1 教学内容: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观赏由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创作的流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情感.看法.价值观:复习巩固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 2.过程与方法:采纳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实力感知。引导学生对唱词进行分析,利用“非音乐因素”加深学生对唱曲情感的理解。 3.学问与技能:引导学生用气息支持的声音完整、连贯地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实力。 教学重点:教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难点:比较精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
2、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间相互问好师:同学们下午好!生:老师好! 二、导入:放映幻灯片,观赏有关于青海的图片。 三、新课教学。 1.出示歌谱,演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2.歌谱教唱。 3.师:接下来,同学们听老师演唱这首歌一遍,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谱唱一遍,再把歌词填进去来唱一遍。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同学们要用抒情、欢快的声音,精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演唱歌曲) 4.分组表演。师:同学们唱的很不错,接下来老师要请2个女同学来分别演唱这首歌曲的一、二段,在第三、四段的时候,两个人再合起来唱,有没有同学主动起来唱啊?(学生回答) 5.学生展示:师:_同学,_同学,请仔细听着老
3、师的伴奏,把握住歌曲的节奏和速度,留意4/4拍的强弱规律。(学生表演。) 6.三、观赏流行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 7.同学们,课后可以讲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改编后的流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进行比较看看。好,现在下课。 课堂小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我们民哥发扬光大。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2 教材:沿海版第一册,第八课 课题:可爱的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北大附中南山校 宋曦 一、 教学内容: (1) 音乐学问:弱起小节,反复跳动记号 (2) 欣 赏:可爱的家的MTV (3)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观赏,培育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 学唱歌曲可
4、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 教学重点: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 首先请同学们观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好玩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 导入 新课: 1. 老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老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日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5、给学生讲解并描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也许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纳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心情: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老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老师问:我应以什样的心情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老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妙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 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动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
6、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老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动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起先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动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 七、 熟识歌曲 1. 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 老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改变多种改变多种形式,知道熟识乐谱。 3.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老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观赏。 4. 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
7、名伴唱。 5. 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 请同学们再观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专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 表演 1. 请同学依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 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 老师作课堂总结。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3 1、学问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实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颂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心情,跟随作
8、品绽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观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酷爱民族音乐文化。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颂性红旗主题”;能辨别“歌颂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绽开想象和联想,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分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一)组织教案: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心情,打算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案情景。 (三)、讲授新课: 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探讨: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
9、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沟通) 、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倾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索: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探讨,回答,老师小结: 感受:激烈、激昂、具有剧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倾听红旗主题。 老师播放“歌颂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索: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探讨,回答,老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
10、乐心情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改变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改变。 歌颂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心情。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多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决有力、斗志昂扬的心情。 、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听赏再现部。 思索:你能感觉到音乐心情发生改变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倾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完整听赏红旗颂。 5、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
11、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好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心情,刻画音乐形象上更简单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布置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沟通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聚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安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今 一个民族
12、告辞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4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化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干脆的与间接的学问点融汇贯穿,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纳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概宏大,伸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汹涌澎湃、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
13、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培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日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闲逛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
1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老师赐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学问点: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其次,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据,当时政治改革家、
15、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观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 7、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纳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 学问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分:音乐:时间的艺术。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观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依次观赏。这便增加了观赏
16、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经常运用重复或改变重复的手法。 但假如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其次句是第一句的改变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簇新感,(统一中见改变)。对比例:其次段(B)其次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变更,第一句与其次句形成了对比。 课堂提问:音乐素材发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重复统一加深印象,对比改变新的感觉(动力)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改变。 8、歌曲分析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
17、 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作品在描绘夏日景像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伸展的声音演唱夏口泛舟海上,并能精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2.驾驭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表情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1.播放歌曲宁夏; 2.用语言导人。 其次环节: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1.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漂亮的大海上泛舟,请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当中,也感受一下音乐的心情。 2.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心情有什么特点,播放录音范唱。 3.请同学谈谈对唱曲的感受。 4.老师小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5.复听。 6.发声练习。 (1)用“U”练唱茉莉花。 (2)用轻声高位演唱茉莉花。 7.老师范唱新歌,学生用“啦”轻声哼唱旋律。 8.学生边轻声演唱歌词边用右手划三拍子,强调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 9.齐唱歌词。 10.结合打击乐器,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11.采纳不同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演唱心情。 第三环节:观赏配乐散文荷塘月色 1.播放荷塘月色范读。 2.请同学们从音乐和文学协作的特点,谈谈自己的听后感。 3.老师分析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特点。 4.全体同学协作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荷塘月色。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