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例文.docx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例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1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验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洁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看法、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运用,获得胜利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
2、到透镜? 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运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详细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3、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4、初步探究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察,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2、通过试验,初步探究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激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参加探究活动; 2、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敬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得出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缘由 课前打算:老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 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 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披荆斩棘,平稳航行;节日的
4、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快地上下游动。提问:这些现象都蕴含了什么物理学问? 学生:浮力 师:对,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二)推动新课 一、浮力 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老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分析漂移在水面物体的受力状况)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 演示试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
5、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改变。 请同学分析试验现象相互沟通,回答: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同时得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探讨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2)浮力的一种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试验:(1)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 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 加水,乒乓球并不浮现来。 (2)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 乒乓球浮现来。乙 学生活动:对比两次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状况,结合课本上的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液体的压力状况,得出浮力产生的缘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
6、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老师提示:依据液体内部压强学问,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压力状况)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较弱,对于浮力产生的缘由,须要借助试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驾驭。)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P51试验,并结合生活阅历,说出你的猜想和依据。 学生活动:探讨、说出猜想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提出猜想进行分析,剔除不合理猜想猜想总结: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
7、2、要验证上述猜想,应采纳什么探讨方法? 学生:限制变量法 3、分组试验,每小组同学探究其中一个猜想 学生活动:各小组针对本组要探究的猜想,设计试验步骤及记录试验数据的表格,然后进行探究试验 依据试验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各组派代表汇报试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老师活动:巡回指导试验操作 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给出评价 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探究试验,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沟通
8、合作实力) (三)课堂小结: 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缘由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四)当堂检测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是() A、水B、酒精C、盐水D、无法确定 板书: 10.1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4、产生缘由: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二、确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9、教学反馈: 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学问的巩固和练习不够,留待课后完成, 2、学生在探究试验中提高了动手实力、分析实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公开课教案3 声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学问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学问。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酷爱。 二、教学重点 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阅读自学法、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1)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沪教版 物理 公开 教案 例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