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精品.docx
《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精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1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城市土地利用,知道了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须要占有或者利用肯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定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 推动新课 板书: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师城市功能区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生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巡游区与城市绿地、特别功能区等。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这些功能区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
2、素的影响呢? 生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呢? 师北京市中心城区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而是形成了行政区,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历史文化因素。 师很好。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就须要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那么,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从前的土地利用,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学科%网 生否。 师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很多有污染的工厂从市区迁至郊区,原址改建为住宅区等。因此说城市的土地利用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师(承转)
3、在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各种因素中,对城市功能区划分影响最显著的应当是经济因素。请同学们思索,多数城市中,它们的中心地区都是什么功能区呢? 生中心商务区。 师那么,中心商务区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呢? 合作探究 生(探讨后回答)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的消费群,而且交通通达性强,商家情愿付很高的租金,一旦离开市中心,就只愿付很低的租金。 师(精讲)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供应有限,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高,在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情愿付出租金的凹凸。请同学们视察下图,受付租实力的影响,住宅区和工业区是如何布局的呢? 课件展示: 图片: 生(视察图片后回答)A为商
4、业区,是城市的中心,因为商业付的地租。B为住宅区,靠近市中心旁边,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住宅区选择这里,既便利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C为工业区,由于这里不是位置,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情愿付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形式。 师请同学们读教材图25,中心商务区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生建筑物以高层为主。 师由于城市中心地价高,建筑物一般都高大密集,而且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都高度集中。 课件展示: 中心商务区主要功能示意 请同学们再视察上面一组图片,谈一下城市中心商务区主要有哪些功能。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区,主要功能有商业枢纽职能、交通中心
5、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等。 师可见,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功能许多,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中心商务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也都具有显著影响。 师(承转)从图中看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市区,在景观特色上,表现为城市用地和城市建筑集中成片分布,也叫城市的建成区。城市除了建成区外,在四周还有一部分环状分布的郊区,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上归城市管辖。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上的活动材料,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1.分析建成区与郊区的关系。 2.谈一谈郊区的景观特色。 3.分析郊区的主要功能,完成下表:
6、农业 经营园艺业和畜牧业,以满意城市居民对蔬菜和副食品等的需求 土地利用 环境爱护 旅游 学生分组探讨,合作探究。 资源库(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探讨问题1,二组探讨问题2,三组探讨问题3) 学生探讨后回答: 一组:建成区为郊区供应货物和服务,郊区为建成区供应一些农副产品,以满意城市居民对蔬菜和副食品的须要。 二组:郊区在景观上,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如粮食种植、蔬菜花卉种植及乳畜养殖等。 三组: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环境爱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削减等生态问题。 旅游巡游、蔬菜花卉等园艺种植基地、养殖场、开展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游等。 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并承转)在历史、经济、
7、交通、社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往往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请同学们看教材P32的阅读材料,了解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生(阅读材料) 师利用多媒体,再次视察三种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图,并推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城市空间结构。 生同心圆式、扇形式、多核心式。 师(承转)这几种模式,是在进入工业社会后,主要由资本和市场确定的,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其实,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下,城市地域结构有不同的发展特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的阅读材料。思索: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阅读并思索后回答)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
8、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而古代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大多以皇宫为中心。 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缘由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定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分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学问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
9、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缘由可以从凹凸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说明;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缘由较为困难,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亮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改变状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改变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
10、周期(一个太阳日)。最终,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改变不致过分猛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改变。强调: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值;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
11、动的影响。 3.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耀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实行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
12、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事实上,世界各国依据本土的详细状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纳一些特殊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心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觉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渐渐与长江北
13、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袤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肯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缘由 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缘由 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留意弄清晰这样几个问题: (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
14、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小球事实上没有变更方向)。 (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原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像)。 (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 (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变更时,偏转有何新改变? 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自制的实物模型或者自制多媒体课件来
15、展示地转偏向力是怎样产生的。 高一地理课文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了解气候改变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改变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改变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实力目标 1、培育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实力 2、培育辨证分析问题的实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改变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改变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打算: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课文 教案设计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