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学硕士考试真题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育学硕士考试真题卷(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育学硕士考试真题卷(3)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卢姆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掌握学习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暗示教学法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制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协同教学3.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的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华生D.杜威4.认为教学的本质过程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A.认知教学理论B.
2、情感教学学派C.行为主义教学理论D.赫尔巴特学派理论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的观点?A.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B.演绎出一种以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到手段全面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C.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的传统D.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6.下列有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叙述错误的是A.该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B.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C.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等的系统安排与控制D.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
3、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源之间的相互联系7.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的教学过程本质观是A.交往说B.双边活动说C.认识说D.发展说8.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是依据杜威、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问题一假设一推论一验证”程序,并结合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成果归纳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是A.自学辅导式B.传递接受式C.情境陶冶式D.引导发现式9.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10.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
4、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表明德育应该具有A.个体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C.文化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李由于被同学揭发私拿了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如试图对李进行教育,教师应从哪方面人手?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一般说来,即狭义的德育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13.法制教育按照教育内容的分类,属于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4.由于58岁的儿童,通常表
5、现为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所以此时儿童的道德属于A.他律道德阶段B.自律道德阶段C.权威道德阶段D.公众道德阶段15.由于德育具有的特点,才使得有些人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奉献是一种幸福,而不是“牺牲”A.政治性B.享用性C.发展性D.社会性16.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六艺”教育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B.射C.御D.书17.德育能够“齐风俗,一民心”,是因为具有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1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是因为具有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9.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
6、练和A.操行评定B.训练法C.参观D.品德评价2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2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体现出人具有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2.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A.各科教学活动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班主任工作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2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4.“要尽
7、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知行统一的原则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C.学生处于中心地位D.教师处于顾问地位26.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哪一种素养?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27.就其身份特征看,我国的教师是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技术人员28.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
8、,其结果必然是A.造成学生的被动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学生主动性的丧失29.在教育中,学生应处于A.主体地位B.客体地位C.权威地位D.被动地位30.“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31.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起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32.“儿童中心”论,违背了A.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33.20世纪世纪年代,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A.60B.70C.80
9、D.903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表明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完全控制教育活动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35.教师将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拒之(教室)门外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名誉权C.隐私权D.申诉权36.因为教师工作的特点,教师才具有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责A.复杂性、创造性B.主体性、示范性C.长期性、间接性D.连续性、广延性3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示范性B.创造性C.主体性D.间
10、接性38.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D.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39.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B.示范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创造性特点4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主体性B.创造性C.连续性D.长期性41.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家庭教育42.西周时期,诸侯所在的大学称A.辟雍B.泮宫C.庠D.序43.“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A.礼B.乐C.诗D.书44.标志着西周“学在官府”瓦解的
11、是A.官师分离B.政教分离C.私学兴起D.官学消失45.“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中国古代的轴心时代”描述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魏晋时期D.唐朝46.诸子百家众多,“三教九流”并存,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儒、法B.道、法C.儒、墨D.道、墨47.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其理论基础是A.人性善B.人性恶C.“人皆可以成舜禹”D.“性相近,习相远”48.提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的是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49.在人性论上,最早提出“性恶论”,并在以后得以发扬的是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50.以主动、创造闻名,并以“强说人”姿态出现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