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doc
《墩身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墩身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为保证墩柱砼的表面质量,保证砼表面平整、光滑、无缺陷、无接茬、色泽一致,墩柱模板均采用大型钢模板。本标段墩柱形式为900圆柱。最大高度在8m以下,均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标号C30。7.3.1钢筋施工钢筋钢筋绑扎前必须把立柱与承台接触面浮浆和松动石子凿除,露出砼中粗骨料,用水冲洗干净,同时把承台面立柱预留筋刷干净。部分立柱较高必须分次到位,所以需竖向连接的主筋,除按规范要求错开接头外,为保证竖向主筋顺直,竖向主筋的连接采用压力熔渣焊或挤压套筒连接的新工艺,确保连接质量。为防止钢筋骨架变形,箍筋除按图纸绑扎外,间隔1.5m左右点焊搭接主筋。钢筋布置就位后,按规范进行验收,发现
2、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并填写自检单。7.3.2模板施工本标段墩柱模板采用分节拼装整体式大型钢模板,模板材料为0.4厚钢板机床压制而成,确保其平整度在0.5范围内。外侧加劲肋采用12#槽钢纵横布置,以保证砼在浇筑过程中不变形。钢模板的设计详见图5立柱模板示意图。待墩身钢筋制作完成后,采用25T汽车吊进行墩身钢模板拼装。每块钢模与钢模的拼缝之间垫上5厚的海绵,以防漏浆。钢模在地面拼装完毕后,涂好脱模剂,然后用吊车将钢模板整体吊装到正确的位置,然后进行垂直度调整。同时,采用10T液压式手动千斤顶局部顶升模板,顶升之后用契型钢板垫入,以上两个步骤重复进行的同时,用两台经纬仪成900夹角进行垂直度观察,直
3、到垂直度均符合标准。用钢丝绳为攀线,在立柱四角一端固定于模板一端固定于地锚,通过花兰螺丝调紧钢丝绳稳定钢模。地锚采用48钢管入土1m,必须坚固稳定。同时在承台内预埋25钢筋,以用作固定墩柱模板平面位置。见图6墩身模板支撑示意图。墩柱模板拆除为分片拆模,拆模时要求砼强度达到C20,以砼试块报告为准。为保证砼质量,拆模时要求不得强行拉撬模,以防损伤砼表面光洁。拆下的模板由专业人员保养,清楚表面砼斑,用砂皮修整模平面,并整修几何尺寸,确保模板正常周转使用。暂时不用的模板应堆放整齐,并按要求支点位置搁置楞木,避免模板翘曲。墩柱钢模板拼装、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平面尺寸:5立面夹角:2度垂直高度:5拼缝宽
4、度:2内模平整度:17.3.3混凝土施工7.3.3.1墩身砼采用现场集中供应混凝土。5吨自卸车水平运输,用履带吊加专用吊斗吊至灌注位置。7.3.3.2砼浇捣前,对模板拼缝进行特别检查。并做好新老砼接浆。7.3.3.3浇砼时,设置串筒或等同装置垂直向下送料。考虑立柱高度较高,浇筑砼时人员进入立柱操作。送料及振捣分层进行,分层厚度30左右。插入式振动器按有效直径60分布,同步施工,每浇筑一层,提升一层,振捣上层时插入下层510,操作上要求快插慢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砼需振捣到停止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表面平整一致,呈现薄层水泥浆为止。7.3.3.4墩身拆模后,墩身外包覆塑料薄膜,以达到保温、保湿
5、养护的目的。为确保砼的色差基本一致,要求做好砼的材料选用和计量工作。7.3.3.4.1墩身混凝土材料必须选用同一产地黄砂、石子,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水泥。7.3.3.4.2优化配合比,并掺入适量的引气剂,减少水灰比,减少气泡。7.3.3.4.3砼拌制时,要求严格控制材料用量,由专人负责开机和外加剂加设,保证计量准确。7.3.4确保墩身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7.3.4.1钢筋:为了避免出现露筋现象,砼钢筋保护层定为3,而且将原来常规砂浆垫层改为定制的半圆形塑料垫块,塑料垫块在箍筋上。立柱钢筋扎铁丝全部采用镀锌铅丝,绑扎好后将每个铅丝头朝里弯。立柱模板吊装好后,经校正固定后在模板上口用定型钢箍将钢
6、筋与模板之间保护层厚度保证好。7.3.4.2模板拼装:模板底部用23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内口与模板面平齐。为了防止漏浆,吊脚、砂带现象,在模板就位之前在找平层上垫一层海绵条。大模与大模拼装时用海绵条填充接缝。大模拆除后使用之前,必须将大模上的砂浆用回丝擦清楚,模板拼缝被砂浆嵌满的要铲清,然后在模板面层上刷脱模剂。7.3.4.3砼浇捣:砼坍落度比普通砼稍微小些,控制在1214。坍落度小可以减少砼表面气泡。砼浇捣时采用串筒,因为柱高度较高,砼直接布料容易造成砼离析,对砼产生二种影响:色泽不匀及砼表面气泡增多。砼每一次布料厚度控制在30以内。砼振捣是一道关键工序,振捣方式采用先周边后中间,增加振
7、捣点控制振捣时间,快插慢拔,将模板周边的气泡引至中间,然后引出砼面。7.3.4.4砼的养护及产品的保护:2天后进行拆模,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柱子包起来,使柱子内的水分不易蒸发,形成自然养护,同时表面塑料薄膜不易使砼表面受油渍、砂浆等污染。7.3.5现场搅拌砼质量控制7.3.5.1本工程结构混凝土均采用现场搅拌站拌制的混凝土,为确保砼内实外光的内在质量,必须加强现场集中搅拌砼的质量控制。7.3.5.2现场搅拌设备应配备计量设备,确保砼搅拌的计量准确性。7.3.5.3现场搅拌站设置拌站试验员,负责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拌,提出供检验混凝土强度的基准配合比,通过试验得出混凝土强度,计算平均强度及相应
8、的水灰比确定所需的混凝土配合比。7.3.5.4进场原材料必须附有质保书或质量合格证明,并需经过验收检查和复验,砂、石的含泥量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尤其不得含有块状粘土。所有水泥、黄砂、石子都进行选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未做到事先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于储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须做试验后确定是否可用。不同性质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混凝土拌制前,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灵敏。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同时随时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并根据原材料和外加剂的改变调整配合比。对拌制砼的坍落度和和易性进行控制。在搅拌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方法 工艺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