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三年级数学教案汇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三年级数学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三年级数学教案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三年级数学教案苏教三年级数学教案1:相识周长 一、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相识周长 1、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 秋天的树叶色调缤纷,形态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老师也收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一片树叶。 师:你能帮我剪下来吗?可以怎么剪?(师引导突出一周边线) 师:肯定要从他指的这个点起先剪吗? 小结:从哪里起先剪都可以,只要沿着树叶一周的边线,最终回到起点就行了。 (请学生剪下树叶) 2、描一描,再识一周边线 老师这儿还有一片树叶,你能一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吗?板书:一周边线 3、比一比,初步相识周长 师:这两片树叶一周的边线一样长吗? 对呀,边线是有长度的,有的边线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2、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完成板书 二、结合身边实例,相识物体表面的周长 1、摸一摸,围一围,说一说 (1)用掌心摸一摸我们坐的课桌的表面。这个课桌面也是有周长的,用手指围一围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谁能说说什么叫课桌面的周长?(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课桌面的周长) (2)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比划给同 桌看。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辩一辩,找一找,深化理解 (1)出示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周长在哪里? 师:苹果是个立体物体,不好表示周长。但是假如我们把苹果切开,就露出了一个切面,像这样的平面就有周长。
3、谁来指一指苹果切面的周长? (2)找一找你身边,哪里还能找到周长? 生:黑板面的周长,门表面的周长等 (3)小结:刚才我们相识的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其实许多平面图形上也有周长。 (设计意图:对“周长”概念的建立,我设计首先是相识物体表面的周长,进而相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其中通过一个立体苹果实物,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这两方面的纽带作用。) 三、注意操作辨析,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1、操作沟通中相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几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书本62页) 2、变式析辨中加深平面图形周长的相
4、识 师:你们看,房子图上开了一扇门,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吗?变得怎样了? 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变了,变长了。 师:呀,房子图上又开了窗,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开了门的房子图相比,变了吗? 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没变。 明确:图形的周长只和外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与图形里面的线段无关。 师:这也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相识吗?它有周长吗?为什么? 学生辩论后明确:没有周长,因为从起点围,围不到一周。 师:添上什么它就也有周长了? 生: 总结:看来,只有怎样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起点和终点手拉手,封闭起来的图形只有周长) (设计意图: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描周长、剪周长的详细活动中并不能完全建立
5、“周长”的概念,它还须要肯定的视察、比较、思辨等思维活动的参加。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较为丰富而深刻的“周长”概念呢?我设计了一个逐步递进的冲突情境开门的房子、开窗的房子、以前学过的角,让学生在经验冲突的过程中深化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四、自主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周长 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周长,封闭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 1、探究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 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好方法?同桌论讨商议。 (用尺量,再计算) 请两位同学合作到黑板上测量,其它同学在本子上算一算 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知道黑板上哪些图形的周长?为
6、什么? 小结:用线段围起来的图形,都可以用尺干脆量一量,再计算的方法得到周长。 2、探究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的方法 要是我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可怎么办呢?同桌再商议商议(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 两位学生上台操作,得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57厘米。 3、在图形的改变中体验周长的改变 这是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多少? (1)求一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在这个方格图中来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既可以数,也可以算,都是求这个正方形全部边线的总和。 (2)求3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图形是由3个方格拼成的,你觉得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预设:12厘米、8厘米、10厘米
7、 师:答案不一样了,你支持哪种答案的说说你的理由。假如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可以举手提问或反对。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要求周长,关键是找准图形的一周边线。 (3)求4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图形是由4个方格拼成的,你认为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有不同的答案吗? 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8厘米,但是你看看它们形态一样吗? 那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由3个方格拼成的图形并不是3个方格周长的总和。我利用这个“相识易错点”显现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引发学生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争论中深化思索,从而强化学生对“周长”的正确相识,有效地避开了错
8、误。) 五、实践应用周长,积累测量阅历 今日,我们和周长交上了挚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周长呢?那就让我们来执行几项任务吧。 1、先请4人小组的组长来抽取任务 2、在做任务时可能须要一些工具(软尺,米尺等)可以由组长到工具角借,请工具管理员介绍工具的用法3、小组合作,老师指导 1号任务: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 2号任务:测量课桌面的周长。 3号任务:小组内选一位同学,测量它的腰围 4号任务:沿中间曲线剪开,想方法弄清晰剪开后两个图形的周长 周长>周长() 周长<周长() 周长=周长()(提示:可以干脆比,也可以把图形剪开来比。) 4、汇报沟通 5、老师评价,评比出“才智小组”、“团结小
9、组”、“文明小组” (设计意图:采纳分小组来抽取任务的形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同时也使得小组间产生竞争意识,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自主测量物体和图形周长的过程中,经验视察、测量、计算和沟通,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融入生活实际中去相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在操作中经验,在经验中应用数学学问。) 苏教三年级数学教案2:相识分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教案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