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艺术高级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艺术高级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艺术高级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2021-2022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艺术高级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艺术高级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含解析一、一、 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1. 下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 代表小分子物质, 甲、乙、丙代表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淀粉和纤维素,在动物细胞内与其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是糖原B物质 a、b、c 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糖C物质丙也是原核
2、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若构成两个大分子物质乙的小分子物质b 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这两个大分子物质乙一定相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2. 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乳酸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受到抑制D酵母菌产生 CO2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 丙酮酸
3、+2ATP+4H(在细胞质中)(2)2 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基质中)(3)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内膜上)2、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 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2)2 丙酮酸+4H 2 酒精+2CO2(细胞质)或 2 丙酮酸+4H 2 乳酸(细胞质)【解答】解:A、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B、乳酸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4、少部分储存到ATP 中,B 正确;C、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厌氧型生物,所以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受到抑制,C 正确;D、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无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D 正确。故选:A。3. 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AAa BAabb CAbDAaBb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4. 公鸡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元 CATP D脂肪参考答案:参考答案:5. 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 3 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 3 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
5、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ABC BABCCBACDBAC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6.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 20 多种B. 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C. 所有的细胞都含有 P 元素 D. Cu 和 Mo 都属于大量元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Zn、Mo、Cu;主要元素:C、H、O、N、P、S;基本元素:C;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的元素为 O。【详解】组成生物体细胞常见的元素有C、H、O、N 等 20 多种,其中 C
6、 是最基本的元素,A 正确;B正确;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含磷元素,所以所有的细胞都含有 P 元素,C 正确;Cu 和 Mo 都属于微量元素,D 错误。故选 D。7.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X、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2)、过程需要消耗H,过程可以产生H(3)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4)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A(1)(2)B(1)(4) C(2)(3) D(3)(4)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8.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
7、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吐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 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 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9.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出现D着丝点一分为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
8、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A、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都会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正确;C、有丝分裂和
9、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丝的出现,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着丝点都会一分为二,D错误故选:B10. 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 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 02的能力下降C. 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D. KH2PO4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蔬菜中的草酸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A 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 正确;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C 正确;AT
10、P 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但 KH2PO4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 错误。11. 丈夫血型 A 型,妻子血型 B 型,生了一个血型为 O 型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 )A1/16 B1/8 C1/4 D1/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2. 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如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图中涂黑个体均代表狗色盲性状,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可能的是( )A. 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B. 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C. 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 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参
11、考答案:参考答案:B略13.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R 型菌表面粗糙,有毒性;S 型菌表面光滑,没有毒性C实验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 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 型菌的 DNA 才会是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
12、验:R 型细菌小鼠存活;S 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R 型细菌小鼠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自身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能独立合成蛋白质,A 错误;B、R 型菌没有荚膜,表面粗糙,没有毒;S 型菌有荚膜,表面光滑,有毒性,B 错误;C、实验只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
13、质,C 错误;D、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 型菌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 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D 正确故选:D14. 如图所示,在 U 型管中部 C 处装有半透膜,在 a 侧加入细胞色素 C(一种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 侧加入清水,并使 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试验 结果将是()A. 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无色B. 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红色C. a 液面低于 b 液面,b 侧为红色D. a 液面高于 b 液面,b 侧为无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
14、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详解】图中单位体积清水中水分子比单位体积细胞色素c 水溶液的水分子多,在单位时间内,由b侧向 a 侧通过的水分子多于 a 侧向 b 侧通过的水分子数,因此 a 侧液面就会逐渐上升,直到a 侧与 b侧之间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而 a 侧红色物质是蛋白质,由于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到达b 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的结果是:a 侧液面高于 b 侧液面,a 侧为红色,而 b 侧为无色,D 项正确。【点睛】半透膜是指溶剂分子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的结构;水渗透的方向是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15.
15、 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下列有关基因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残翅与长翅(纯合)杂交,若 F1雌雄均为长翅,说明相关基因不可能只位于X 染色体上B灰身(纯合) 与黑身杂交,若 F1雌雄均为灰身,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红眼(纯合) 与白眼杂交,若 F1雌雄均为红眼,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萨顿提出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1)首先确定显隐性:致病基因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无病时生出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
16、因致病致病基因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有病,生出不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致病(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伴 Y 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规律隐性遗传: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b、伴 X 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显性遗传: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b、伴 X 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3)如果图谱中无上述特征,则比较可能性大小: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患病各为,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苏州市 艺术 高级中学 生物 联考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