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加强宪法教育培育宪法精神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思路(一)从各学段法治教育重点把握初中法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1.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意识,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2.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
2、为(校园伤害事故等)。了解劳动权利及其保障原则,以及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3.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4.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同,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 5.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3、初中法治教育阶段目标:1.初步了解基本法律常识;2.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2 上、民主法治等观念; 4.初步具备辨别是非、依法维权、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宪法教育在初中学段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从而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从知晓、理解、认同三个角度展开。知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权利的内涵、特别权利的边界;理解权利的价值,包括对个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认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自身权利的维
4、护。(二)从宪法教育内容把握专册教学目标1.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主旨(1)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内涵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包括公民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参与意识等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2)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意识教育的要求公民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知道权利义务的关系,认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等。国家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尊崇宪法权威,知道依法治国基
5、本方略和宪法确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初步了解国家机构的职权。3 (3)教材对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意识教育的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第一单元,通过阐释“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认真行使监督权利以“监督权力运行”,从而增强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第二单元,主要讲公民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教育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观念,重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讲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的价值追求,教育目标是引领学生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崇尚法治精神,也是落脚于公民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教育:第一单元,通过讲解宪法的地位与功能,初步渗透依法治国
6、基本方略,教育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理念,维护宪法权威,重点进行国家意识教育;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讲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教育目标是增强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树立制度自信,重点进行国家意识教育。2.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等制度外,最主要的内容有二:(1)公民权利的确认“权利宣言”公民权利的“宝典”;( 2)国家权力的设置“权力规范”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宪法的核心精神: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4 宪法精神是贯穿全册的主线、统帅全篇的灵魂单元课框目备注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
7、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第一目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第二目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第二框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一目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第二目 规范权力运行第二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第三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第四单元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追求,引领学生尊崇法治价值、崇尚法治精神,这是对宪法精神的扩展。3.以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展开(1)围绕生活主题5 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设计逻辑架构
8、,引导学生展开对宪法的探究。(2)确定总体逻辑(3)认知建构路径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表达具体内容基于生活反思生活回归生活运用你的经验(现有认知水平)共同探究拓展空间二、教材内容结构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两课;主题是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生活主题(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主线(宪法精神)、主旨(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材内容框架,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理解权利义务(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基本制度、我国国家机构),崇尚法治精神(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本单元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
9、宪法是什么?宪法与我有什么关系?宪法有怎样的功能与价值?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区别?它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怎样的地位?o_plllilEJ10wxBfivKtTM9asttBA1.sltMrKV*I4ttcX0$!i*Ttr峰vtrl36 本单元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通过阐释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增强学习宪法的积极性。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公民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是初中法治教育专册的重要追求。本单元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明确公民基本
10、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社会意义及其对个人的价值,增强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树立权利义务相一致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地位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制度的保障和国家机构的运行。本单元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使学生了解各项国家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各类国家机关的性质与职能,理解其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树立制度自信。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法治教育固然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使学生在体认法治的崇高价值追求基础上,能够具备法治思维,将法治的原则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
11、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单元为此为立意,对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基本精神进行阐释。7 本单元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法治原则与价值追求,崇尚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三、教学设计建议(一)基本概念我国公民与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归属主体,一般是用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概念公民是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是一个可用于表示个体的法律概念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从概念外延来看,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
12、权公民权利是由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即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要求另一方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是指人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固有权利。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人权不仅包括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权、人身权等个体人权,也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等集体人权。人权(法律化)公民权利(宪法化)公民基本权利8 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由人大产生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从一府两院变成一府一委两院。(二)深化认识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
13、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教材总体教学目标:A.熟悉宪法文本,掌握宪法主要内容;B.理解宪法价值,树立宪法至上理念;C.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实践能力。1.熟悉宪法文本,掌握宪法主要内容重视宪法文本的价值: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都以宪法文本为载体,宪法教育不能只有宪法理念、没有宪法文本,或者重理论、轻文本,把宪法教育变成空泛的政治原则的说教。宪法教育应回归文本,重视宪法文本的价值,以凸显法治教育的固有属性。初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对宪法文本的理解能力,这是本册教材重视宪法文本,以讲法律规范为主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前提。本册教材有别于小学阶段宪法教育的具体方式,以讲
14、法律规范为主,重视对宪法文本的讲解,也提倡对宪法文本的诵读,让宪法条文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在正文及辅助栏目中大量引用宪法文本,方便学生感知和熟悉宪法,设置了课后“拓展空间”,引导学生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加强对宪法文本的记忆。9 2.理解宪法价值,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观念(内驱力)行为(落脚点)认同宪法价值、树立宪法信仰践行法治原则单元内容目的第一单元要让学生懂得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领会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实现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树 立 宪 法 至上理念第二单元要让学生理解公民行使权利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法治秩序、推进国家民主进程;公民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不仅能促
15、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实现自身价值,赢得个人尊严的根本方式增 强 权 利 与义务意识第三单元要让学生理解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依据宪法设置的国家机构通过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旨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树 立 制 度 自信 、 增 强 国家认同第四单元要让学生体会自由平等的美好与公平正义的意义,理解保障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树 立 法 治 信仰 、 维 护 法治秩序10 3.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实践能力法治思维,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思维:法律至上的观念、公共权力受制约的意
16、识、公民权利受保障的意识、崇尚公平正义、增强程序意识。本册教材在阐释法律规范的同时,更注重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教材在讲国家权力时,强调权力有边界,“法无侵权不可为”,行使权力不得侵害公民合法权利;在讲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时,也强调行使权利要遵守边界,维护权利要遵循程序。对学生进行权利边界意识和程序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培养学生法治实践能力教材第二单元讲了如何行使公民权利以及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权利,第四单元讲了如何践行平等的理念以及如何维护公平、正义等。教材还通过“方法与技能
17、”、“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栏目指导学生向政府建言献策,参与网上评议政府、行使监督权,向人大代表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等等。教材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1 (三)积极开发教学资源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材栏目使用建议分类栏目名称呈现形式使用建议主要栏目运 用 你 的经验材料+问题活动+要求作为教学导入探 究 与 分享作为学生活动使用,学生在经由探索后得出正文观点拓展空间结课时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辅助栏目相关链接材料课程辅助资源,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也可
18、集体阅读后教师补充问题,变成活动探究阅读感悟方 法 与 技能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讲解均可2.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多种形式:漫画、动漫、电影、微视频、案例、故事等。强调以案说法:宪法条文毕竟是原则性的、抽象的,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实际,教材对宪法规范的讲解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即结合具体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印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个性到共性的飞跃,从而达成对法律知识的领悟。12 教材选择的案例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甚或直接从未成年人案例中撷取素材进行改编,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认识宪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做到对宪法文本入脑、入心、从而增强宪法意识。
19、(四)课堂活动再造学生认知建构 :1.亲历与体验建构的自主性;2.交流与反思建构的社会性;3.修正与同化建构的过程性;4.实践与践履建构的强化。1.思辨性活动:问题设置是否合理是课堂探究是否有效的关键(最能体现教学智慧)问题设置:基于情境,具体明确(不要一开始就指向抽象的结论);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有能力展开探究,并能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化理解);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设问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教育价值);设问间的逻辑关联或层次性(体现引导性、富于启发性,设问层次丰富)。2.体验性、实践性活动3.交互性活动A.形式选择:基于设置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如讨论法辩论法、活动演示法等。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探究;B.过程安排: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产生想法-发展想法 -促进多元理解-经由磋商达成共识,实现建构),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回答;C.活动结束:在经历具体情境的探究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升华,使学生对学习主题获得一个整体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并使学生的认知机构得到完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13 教师教学组织生成观点:基于情境、依托活动、探究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