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1].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设计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预防犯罪有明确地说明,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也对预防犯罪有详细的解读,例如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预防犯罪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第一框的内容是法不可违 ,第三框是善用法律, 预防犯罪这框的内容正
2、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学生只有对违法行为有初步了解后,才能理解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即刑事违法行为或者犯罪;启下是指学生只有认清违法犯罪危害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明确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即“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易受环境影响的阶段,如果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够重视,容易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部分学生对法律存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比如
3、误以为未成年人违法行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正好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防微杜渐,远离犯罪。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法律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知识目标:了解刑法的含义和作用;明确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了解刑罚的含义和种类。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判断犯罪行为,明辨是非;学会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和种类。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遵纪守法,远离犯罪。五、教法设计: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设备、平板电脑、小实验物品。教学
4、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感体验式教学法”、 “活动式教学法” , “启发式教学”以及“讨论法”等进行教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平板教学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4 分钟)1、 (1 分 30 秒)多媒体视频导入法:播放节选自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中关于对剧中违法犯罪分子最终审判的片段。2、 (2 分 30 秒)让学生谈论观看视频短片的感受。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刑法的严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到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视频创设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
5、、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预习导学(课前完成)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通过课前观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三、学习研讨(34 分钟)(一)辨别罪与非罪1、情景展示: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是不是犯罪?2、情景追问:殴打他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演变为犯罪?3、快速抢答:设置4 种违法行为,辨别罪与非罪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二)社会生活中的犯罪1、你知道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呢?2、你知道有哪些是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了解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犯罪行为的认识情况,特别是与未成年人有关的犯罪行为。(三)刑罚及其分类1、刑罚分为
6、哪几类?2、通过各种学习方式(网络、刑法文书等)查阅并了解刑罚分类中的相关知识。3、案例中分析刑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新的知识。(四)与法官面对面1、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2、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邀请金牛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叶潇进入课堂,叶法官结合审判工作实3、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际引导青少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经叶法官讲述更具说服力,也更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生活中必须严格自律,防止步入歧途。(五)小实验大启发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触犯法律后我们不仅要
7、承担责任,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来重新回归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重新被社会接纳。四、归纳总结(2 分钟)学生归纳总结当堂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五、巩固延伸(课后完成)导学稿习题练习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附:学生使用的导学稿。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导学稿课题:预防犯罪课型:新授执笔:潘虹审核:政治组学习目标:1、了解刑法的含义和作用。2、理解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3、了解刑罚的含义和种类。4、学会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点:目标4 学习安排: 1 课时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平板教学学法指导:1、前置学习:根据微课学习,完成预习导学内容2
8、、课堂学习:根据教师提问,小组合作协作讨论学习过程:导入: (多媒体视频导入法)播放节选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关于对剧中违法犯罪分子最终审判的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刑法的严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到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视频创设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预习导学根据微课学习,完成预习练习。1、刑法是 _、_和 _ 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 _,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_。2、犯罪是具有_、_、 _的行为。_、_、_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_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_。
9、4、刑罚又称为_、 _,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_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_和 _两大类。二、学习研讨(一)辨别罪与非罪1) 、情景追问: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是不是犯罪行为?情景追问:殴打他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演变为犯罪?2) 、快速抢答:? 李一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超了速,则超速行驶的行为是犯罪? 李二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撞死了李一,因害怕李二驾车逃走,则李二肇事逃逸的行为是犯罪? 李三忙着上班,在红灯亮时依旧前行,闯红灯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李四认为犯罪就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二)社会生活中的犯罪1) 、你
10、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呢?2) 、有哪些是伤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三)刑罚及其分类1) 、刑罚的分类2) 、案例中分析刑罚(四)与法官面对面1)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2)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3) 、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五)小实验大启发三、归纳总结四、巩固延伸(一)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这条法律规定下来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未成年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B. 犯罪要受到法律惩罚 C. 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犯罪代价小 D. 未成年人应当远离违法犯罪 2、 “罪孽本自微末始,身陷囹圄悔
11、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B. 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 C. 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D. 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 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 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说明()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 B. C. D. 4、违法犯罪有极大的危害,同时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要远离违法犯罪行为。要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 A. 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B. 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C. 只要不造成重大伤害,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行为D. 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二)材料分析题学生李某原来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 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伙同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1)李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教与学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