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pdf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共2套).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5 页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 1 课殖民地人民 的反抗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 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
2、争的主要事迹,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 刻在剑柄上的十字/ 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 像饿狼般贪婪黄金/ 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 / 西班牙人养牛, 别人喝奶 / 骑士和马的分工/ 波托西的废墟, 白银的时
3、代 / 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西班牙 _和_葡萄牙 _的殖民统治之下。21 9 世纪初,在 _美国独立战争_和_法国大革命 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反抗殖民统治 _、 _争取民族独立_的运动。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玻利瓦尔 _解放了 _哥伦比亚 _、_委内瑞拉 _和_厄瓜多尔 _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
4、圣马丁 _领导了 _阿根廷 _、_智利 _、_秘鲁 _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_解放者 _”。4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 _经济掠夺 _和_政治压迫 _。51857 年, _ 印度土兵 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年轻的_章西女王 _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6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英国殖民者 _,反映了 _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_。这次起义也是 _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第
5、 2 页 共 105 页背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对外扩张最早,所以在当时的美洲新大陆地区,这两个国家的殖民地最多,以至于后来有了“拉丁美洲”这个地理名称。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反抗外来殖民的斗争。影响: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探究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影响。结果: 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是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
6、部分。探究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从起因上看,都是由于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起的;从影响来看,都打击了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反抗斗争中,都出现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四) 归纳总结提升能力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
7、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板书设计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了殖民者鼓舞了殖民地人民殖民统治与殖民掠夺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拉美独立运动教学反思: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托课本,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表格让学生比较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起义不同结果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分析现象背后的实质。第 3 页 共 105 页第 2 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 1861 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 19 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 用辨证的方法
8、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教材补充材料,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理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通过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1861 年改革教学难点: 1861 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挂图录音机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 周年庆祝
9、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8 世 纪初,沙皇 _彼得一世 _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富国强兵 _。他发出向 _西方学习 _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2彼得一世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中央集权 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_常备军 _;经济上,他鼓励_兴办手工工场 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_农奴 _;文教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_留学生 _,创办科学院,开办 _学校 _,创办报纸;生活习
10、俗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3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_大大增强 _,一跃成为欧洲_军事强国 _,为 _对外扩张 _准备了条件。17001721 年,俄国与 _瑞典 _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_波罗的海 _的出海口。4彼得一世改革以_强兵 _和_学习西方科学技术_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 _近代化 _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_农奴制 _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5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_农奴制 _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61861 年, _亚历山大二世_颁布了 _废除农奴制 _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_人身自由_,可以
11、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_出钱赎买 _。7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_农奴制 _,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_新的气象 _,推动俄国走上了_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_。但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我们回顾一下这段材料: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 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第 4 页 共 105 页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大家思考一下,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12、; 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探究二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同点:背景不同: 17 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
13、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 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 农奴主 ) 阶级性质, 1861 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俄国的改革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彼得一世改革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 富国强兵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教上社会习俗上俄国经济、 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
14、化的进程。但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废 除农奴制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 农奴制的残 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学反思:通过以上史料的解读,引导学生懂得1861 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又科学认识改革的缺失,避免了课文标题对学生的误导。同时,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师生教与学的重要载体,教学语言的表述应科学严谨,尽善尽美。第 3 课美国内战教学目标:第 5 页 共 105 页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能讲述林肯
15、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理解北方在美国内战中取胜的原因和美国内战的性质和意义。分析内战原因、 性质、意义,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影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影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生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6、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确评价林肯,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教学重点: 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和作用,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 美国内战的起因,正确评价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 法、讲授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展示表格:“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的结果和林肯像。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排名第一的是林肯,从他入主白宫到遇刺身亡,只有四年的时间,四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领导了美国内战,这场战争导致美国损
17、失618000 个青壮年劳动力,伤亡人数超过了150 多万,成千上万的家庭流离失所。而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的林肯,为什么依旧是美国人心目中最受尊敬的总统呢?让我们回到那场如火如荼的美国内战中去一探究竟。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 世纪中期的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种植园经济_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 _提高关税 _,南方 _反对提高关税 _。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北方主张 _禁止奴隶制 _, 发展 _资本主义 _;南方则力图 _扩展奴隶制 _。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21860 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林肯
18、主张_限制奴隶制的发展_,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3战争初期,由于南方_蓄谋已久 _,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_失利 _ 。41862 年,联邦政府颁布了_宅地法 _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不久,林肯发表了_解放黑人奴隶宣言_ ,宣布从 1863 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_奴隶永远获得自由_,并可以以_自由人 _的身份参 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51865 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_北方胜利 _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61865 年,林肯被刺杀。林肯为_维护国家统一_和_
19、解放黑人奴隶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排名1948 年1969 年1998 年2010 年 1 林肯林肯林肯林肯2 华盛顿华盛顿华盛顿罗斯福3 罗斯福罗斯福罗斯福华盛顿第 6 页 共 105 页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7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资产阶级革命_。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_国家统一 _,废除了 _奴隶制 _,清除了 _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_,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_创造了条件 _。三、合 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为什么林肯当选总统成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探究二如何评价林肯?【方法点拨】注意人物所处的历史
20、背景,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不是他一生的全部活动,而是要关注其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主要活动;评价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一般从和人物相关的事件和影响入手。史论结合,可以采用分总结构或总分结构进行评价,如:身份相关事件( 由大到小 )影响。评价:林肯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使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使美国迅速崛起,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探究三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异同点。相同点:领导者: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作用:扫除了美
21、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原因不同: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是在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美国内战: 取消黑人奴隶制,是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影响不同: 独立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能以林肯的经典话语和演说片段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再一步步地引出历史知识,深层次地学习学习本节课,最后师生共同感悟林肯的功绩和启迪,整体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激
22、励性评价不及时、不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略显紧张和压抑。第 4 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林5就rt-忍统ft本i:义3:rm,mfu制,淸除厂资车4i义发展的扯人呤码,为以q妗济的迅速发M创造/条件文_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银筝命觅人ttJE制存废Ms第 7 页 共 105 页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比较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他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改革对
23、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师启发、比较归纳。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播放大国崛起第七节:日本。大约在150 年前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 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
24、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我们今天就要学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而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的亚洲国家。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德川幕府 _统治之下。 _天皇 _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_幕府将军 _手中。德川幕府推行_闭关锁国 _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面对 _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_,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_中下级武士 _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_倒幕运动 _。1868 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 _明治 _”。 1869 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3从 1868 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西方 _
25、为榜样, 全面改造日本, 史称“ _明治维新 _”。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_废藩置县 _,实现 _中央集权 _;军事上,实行 _征兵制 _,建立 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_殖产兴业 _”为口号,大力发展_近代经济 _;社会生活上,提倡“_文明开化 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_发展资本主义 _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_资本主义强国_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_军国主义 _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 _对外侵略扩张_的道路。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优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