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动机与意志动机与意志第一节第一节 动机概述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动机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 (一一)定义)定义
2、 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往用动机作用(motivation)(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过程。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形成条件(二)动机的形成条件 1内在条件:需要内在条件:需要 内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内驱力:在有机
3、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激。2外在条件:诱因外在条件:诱因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三)动机的作用(三)动机的作用 动机的功能: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中等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指向功能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目标。
4、 -维持和调整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激发的活动能否坚持动机激发的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下去,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四)动机的种类(四)动机的种类1按动机和活动本身的关系,动机可以分为直按动机和活动本身的关系,动机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这种动机的力量来自活动本身的吸直接动机,这种动机的力量来自活动本身的吸引,是与活动本身相对应的,指人对活动本身引,是与活动本身相对应的,指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从事这种活动,可以使人自身获得需感兴趣,从事这种活动,可以使人自身获得需要的满足。要的满足。 间接动机,这种动机的力量来源于活动外部,间接动机,这种动机的
5、力量来源于活动外部,不在活动自身,而在活动之外的附属物上。不在活动自身,而在活动之外的附属物上。 2按动机的起源,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按动机的起源,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生理性动机是指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的动机。原发性的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在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动机。社会性动机一般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动机。社会性动机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初级的,如好奇心,探索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初级的,如好奇心,探索欲等。二是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与社会交往动欲等。二
6、是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与社会交往动机。机。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动机。 4.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
7、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 二、动机与二、动机与 需需 要要(一)什么是需要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它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二)需要的特点二)需要的特点 1.1.对象性对象性 2.2.紧张性紧张性 3.3.动力性动力性 3.3.起伏性起伏性 (三)需要的种类(三)需要的种类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为: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为: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
8、体生命和延续种 族的需要。族的需要。 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按照需要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分为:按照需要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分为: 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指对维持个体的生活的生存和发:是指对维持个体的生活的生存和发 展所需物质产品的需要。展所需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个体参与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个体参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 的需要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成长需要 缺失需要三、动机与行为效率三、动机与行为效率
9、(一)动机与行为(一)动机与行为 1同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这同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这就是行动的多源性。如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学就是行动的多源性。如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习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2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这表现了动机的多样性。这表现了动机的多样性。 (二)动机与工作效率(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二者之间是倒二者之间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
10、不同。在较容易的任务中,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下降。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下降。耶克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多德森定律(YerksDodson Low)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动机与价值观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动机和价值观的关系: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动机和价值观的关系:动机是个体行
11、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兴趣、信念、理想第二节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动机的理论本能理论本能理论驱力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本能理论(一)本能理论本能论是动机研究中所形成的第一个理论。本能论是动机研究中所形成的第一个理论。本能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本能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本能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种族延续具有重要的
12、意义。本能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种族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早期的观念中,本能概念最早是用来解释动物的行在早期的观念中,本能概念最早是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的。到十九世纪,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心理学为的。到十九世纪,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开始强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并试图根据家们开始强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并试图根据本能说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家们假定,既然人本能说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家们假定,既然人与动物之间没有质的不同,那么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与动物之间没有质的不同,那么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解释必然有助于认清人类的行为。解释必然有助于认清人类的行为。(二)驱力理论(二)驱力理
13、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尔(美国心理学家赫尔(1884188419521952)是内驱力理)是内驱力理论的代表。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论的代表。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者驱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者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需要得到满足,驱力降低。机体的平衡状态。需要得到满足,驱力降低。如饿,吃饱。如饿,吃饱。(三)唤醒理论(三)唤醒理论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唤醒理论认
14、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了三个原理: -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刺激水平和偏好间的关系是一条倒刺激水平和偏好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形曲线。 -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记忆能使唤醒水平降低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记忆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四)诱因理论(四)诱因理论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五)动机的认知理论(五)
15、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的认知理论主要有: 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成就目标论。 -期待价值理论: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2.动机归因理论:动机归因理论: 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韦纳提出的归因模式:
16、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韦纳提出的归因模式: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量等。如果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和能量等。如果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结果产生预期。1.阿特金森阿特金森期望价值理论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阿特金森(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麦克利兰(理学家,作为麦克利兰(D.C.Mecmellan
17、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辑,强调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价值理论。韦纳韦纳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3个维度:个维度:(1)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和外归因(2)稳定的归因和非)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稳定的归因(3)可控制归因和)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个因素:(1)努力)努力(2)能力)能力(3)运气)运气(4)任务难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心理学 第九 动机 意志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