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王倩.pdf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王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王倩.pdf(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阳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姓名:王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张野 20100501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I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中文摘要 国内外的心理学专家对于心理弹性有不同的定义,总体分为结果型定义、品 质型定义和过程型定义, 本文从心理弹性的内在保护性因素着手采取了品质型的 概念,并对其下了操作性定义,即心理弹性是对个体遭遇逆境、挫折时能够进行 良好适应并且从中得到成长的一种个体能力品质。 本研究是在大学生临毕业时对 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测量,形成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问卷,探讨大学毕业生的 心理弹性
2、特点,并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行相关研究。 本研究经过对国内外的心理弹性资料的整理,对访谈问卷结果的汇编,导 师的指导,形成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的预测问卷,经过项目分析得到正式问卷。 之后对辽宁省五所高校 553 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 素分析之后,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自编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是测量大学毕业生心理 弹性的有效工具。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有五个维度: 人际交往能力、 自我效能感、 情绪控制能力、挑战性、自我管理能力。实证模型与理论构想模型基本拟合。 2.性别在情绪控制能力、挑战性维度以及总分上主效应显著:男
3、生的情绪控 制能力、挑战性较女生更好,心理弹性的总体水平也较女生更好些。性别与独生 子女在挑战性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 女生差异显著, 独生女挑战性强于非独生女; 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 数据表明非独生子女的男生比非独生子女的女生更有挑战 性。 3.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总分对就 业压力有负向的预测效果,解释的变异量为 7.1%。 自我效能感对于就业压力有负 向的预测效果,解释的变异量为 8%。 关键词:心理弹性,就业压力,挑战性,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效能感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I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4、Graduates Resilience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Abstract Althouth a lot of different definitions among international psychologists,three main types of resilience definition are accepted: result, character; process.This paper based on individual protective factor to define resilience as character,that m
5、eans resilience is character or ability of individual to adapt adversities well,and make individual grow up from the process. These questionnaire items of the study collected from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 and library materials, involving 553 college graduates in 5 schooles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u
6、sing the method of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analysis, explored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lience.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graduates resilience,further more,and the connection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graduates
7、resilience could be used as an evaluative implement on college graduates resilience because of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ive dimensions were identified about college graduates resilience: social skill, self-efficacy,emotion regulation,challenge, self-management. 2. From the general level of co
8、llege graduates resilience,male got higher scores than female,that means male resiliency better than female;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male and female on dimension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challenge,male are better at regulating their emition and challenging than female;There is signific
9、ant difference among female on dimensions challenge,the female who are onlychild in their families show they like challenging more than those female who are not onlychild in their families; In addition,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onlychild on dimensions challenge, not onlychild male show t
10、hey like challenging more than not onlychild female. 3. College graduates resilience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resilience of college graduates can forecast employment pressure. Key words: resilience,employment pressure,challenge, emotion regulation, self-efficacy学位论文独创性声
11、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 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 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有权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 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
12、系 1 引 言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每日都面临 着不同程度的挑战、挫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在困境中抵 消各种消极情绪及结果,甚至于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已 经成为人们的必修课。心理弹性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使经历困境的人们,顺利 度过挫折期,而没有产生消极情绪、行为,反而使他们从挫折中成长起来,增强 了他们对于挫折的心理承受水平,更加建设性地面对生活。 心理弹性研究的起源来自对高危环境中儿童的探讨, 及那些身处处境不利环 境的,最后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及不良行为的儿童。但是由于最初受到流行病学和 医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心理学家把这
13、些高危儿童看作是一个未加分化的群体,认 为只要是高危儿童,他今后的发展必然不良,把处境不利的环境作为儿童发展的 唯一决定性因素。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研究者发现了这些高危儿童群体内的个 体差异,并不是所有高危儿童都会发展不良,甚至有些发展水平高于普通儿童。 至此之后,由“处境不利-压力-发展不良”的直线型理论遭到人们的质疑, 转而研究发展良好的高危儿童所具有的保护性因素, 此时关于发现心理弹性的保 护性因素的研究也逐渐代替了危险性因素的研究,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到 了 20 世纪 90 年代,研究者发现有关保护性因素的简单罗列并不能够深刻领会 人与环境以及各保护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14、,至此找出保护性因素及其作用机 制,用以干预、帮助高危儿童成为心理学家的任务目标。 国外近 20 年的心理弹性的研究重点是发展各种法案、工程计划以致力于防 止和减少儿童危险行为和增进公众心理健康。心理弹性的研究主体也由儿童、青 少年扩展到对成人的研究,由个人心理弹性的研究扩展到对家庭、社区心理弹性 的研究。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关心理弹性的文献数量不多,综 述性文章为主,少有实证研究。近年出现了一些有关心理弹性的问卷也多是翻译 修订国外现有问卷, 而由于学者对心理弹性操作性定义、 结构维度意见的不一致, 导致测量问卷也无法统一。 本文从心理弹性的个体保护性因素着手自编大学毕业生群体
15、的心理弹性问 卷,为心理弹性的本土化进程略尽微薄之力,并完善充实心理弹性的结构维度。 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2 1文献综述 1.1关于心理弹性的文献综述 1.1.1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的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弹性的概念众说纷纭, 文献综述中心理弹性的概念 总体分三种:结果型定义;品质型定义;过程型定义。 (1)结果型定义 结果型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 如,心理弹性是一类现象,这些 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表现良好(Masten,2001) 1 ;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强调为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的维持,也就是 指处于危境中的青少年的胜任行为和有效机能
16、;研究者们根据心理健康、机能、 社会能力来定义弹性的结果,如 Masten,Best 和 Garmezy(1990)就将弹性 定义为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 2 ; 心理弹性是一种积极的结果, 通常用心理健康、 社会能力、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学业成就等指标来衡量(Hauser,1999; Masten et al. 1999)3 。(2)品质型定义 品质型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 征。如,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 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 多变环境的能力 4 ;心理弹性是一种能力
17、或特质,即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 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2 ;心理弹性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或保护个体不受危险情境 影响的能力(Hollister-Wagner, Foshee,&Jackson,2001; Howard&Johnson, 2000; Walsh,2002)3 。心理弹性是一种有适应能力、对抗压力的个人特质, 纵使面对不幸的生活经验,个体也能够克服并且得到成长(Markstrom,2000) ; 心理弹性是一种克服不利环境的能力, 纵使每日在复杂的环境下面对一连串的挑 战,仍能实际地做出有建设性的生活抉择(Noam,1999) 5 ;心理弹性是一种 能力,它是能使个体从困难、挫折和
18、不幸中很快恢复和调整过来的能力 (Masten,1994;Mish, 1996)6 。 (3)过程型定义 过程型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 Garmezy(1985)和 Rutter(1990)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 动态过程 4 ,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很关键的 条件:1)个体处于危险或负面的情景之中;2)尽管遇到挫折和压力,个体却通过 自己的适应和应对技巧获得了良好的适应 6 。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 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3 程 1
19、。还有研究者将心理弹性看作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发生交 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2 。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如 Luthar(2000)提出心理弹 性是个体在不利情境中的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5 。心理弹性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 用的过程, “环境中不利因素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取决于 此环境中的个体是如何行为的”(Rutter2001)。Richman&Frase 从另一个角度 给出“动态过程”的解释:心理弹性是个体对可获得资源的最大利用而获得的 3 。心理弹性的概念相当宽泛,其含义因不同研究、不同时期、研究所基于的不 同理论背景乃至对象,而有很大差异。目前,心理学界比较
20、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界 定为:心理发展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的一种发展现象(Rutter,2000; Masten, 2001; Wright&Masten, 2005;Kaplan, 2005; Harvey & Delfabbro, 2004) 7 。由上知,心理弹性有两个条件:一是当事者经历过或正在 经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二是尽管如此,当事者发展状况(结果)良好 8 。另外,应当强调的是,并不是所以人都会经历重大挫折或高危环境,心理弹 性也并非是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心理弹性应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 心理弹性水平会因人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态势而不同(Bonanno, 2005)
21、7 。只 是心理弹性大小的不同,而不是全或无的区别。即使没有经历消极生活事件的个 体也并不能说明不具有心理弹性,而可能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当他们面临挫 折、逆境时同样可能会成功应对 2 。 对于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操作化的心理弹性概念就非常必要了。从心理弹 性的保护性因素方面着手来讨论心理弹性, 这些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家 庭因素以及家庭外部的因素。如果个体能够发展较好的保护性因素,那么他就被 认为是具有高心理弹性的,能够在困境中适应良好 5 。这种观点关注个体内在因 素与外部因素的发展,以便遇到危险或灾害时个体能成功应对,保持良好的心理 适应。基于第一种观点的实证研究确定出具有心理弹
22、性的个体,通过与非心理弹 性组的比较,可以找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然后可以通过考察这些保护性因 素来衡量个体心理弹性的高低。这种观点重视心理社会、情绪、学业等多种领域 的健康心理机能, 认为一些普遍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的成功非常重要, 如与积极、 有爱心的成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其它一些技能和态度,如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自 我效能、自信、乐观等 1 。但是本文主要考察保护性因素中的个体因素对大学毕 业生心理弹性起到的作用,确认心理弹性是一种人格特质。基于此,本文采用心 理弹性的操作性概念如此定义:心理弹性是对个体遭遇逆境、挫折时能够进行良 好适应并且从中得到成长的一种个体能力品质。 1.1.2心理弹
23、性保护性因素 对心理弹性的研究是是在对高危儿童、 处境不利儿童和处于应激状态的儿童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4 (以下统称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受流行病学和医学研 究思想和范式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把处境不利儿童看作一个同质的、不分化的 群体,通过与正常儿童的配对比较研究,找到了一系列导致儿童处境不利的危险 因素,如贫穷、困难气质、父母的教养质量低、社会支持少等等。以致于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一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 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 危)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 9
24、。所以当时的心理学家研究关注的对象是 处于危险情景中的个体,研究重点是这些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 忽略了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的变异及个体之间的差异。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心理 学家 Anthony 做了一个实验研究,被试为处境不利儿童,长期追踪后发现多数 儿童成年后都发展良好,由此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并进行研究,且提出了保护性 因素(protective factor)的概念。 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逐渐称为了一个独立的研 究领域。 所谓保护性因素即是指那些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 减少消 极发展结果出现可能性的个人或环境因素 10 。危险性因素是与之相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毕业生 心理 弹性 就业 压力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