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采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采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第一节 技术措施一、植被恢复种草技术措施 1、草地改良草地改良是立足于不破坏原有天然植被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补播牧草种子,疏松土壤,改善植被生存条件,给牧草提供更新复壮的机会。(1)浅翻轻耙补播。适用于重度、中度盐碱化草地改良,播前要细致整地,浅翻深度1015厘米。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和条播,条播行距3040厘米。裸露碱斑地块,适宜播种耐盐碱植物,主要选择星星草、虎尾草、野大麦等。中度盐碱化草地采用羊草、草木栖、星星草等混播。播种时间选择雨季之前,一般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禾本科牧草混播量45公斤/亩,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量34公斤/亩。
2、(2)免耕松土补播。适用于重度、中度沙化草地改良和退耕还草的翻种,采用免耕松土补播机,补播、复土、镇压一次完成,选用的牧草品种主要有羊草、草木栖。松土深度为1015厘米,播深12厘米,行距3040厘米,豆科与禾本牧草混播量34公斤/亩。 2、围栏封育草地围栏封育草地就是把草地封育一定时期,禁止放牧利用或其他任何经济活动,为牧草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促进牧草自然更新,恢复和提高草地生产能力。(1)围栏保护。围栏起围封保护作用,防止人为破坏和牲畜践踏。围栏的种类应选择网状围栏,按围栏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做到坚固耐用。(2)管理与利用。围栏封育后的草地,应在23年内禁止使用。作为割草场,采用轮刈制;作为
3、放牧场,实行划区轮牧。 3、人工草地人工草地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种植优良牧草,以获取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高产优质牧草。(1)地块选择。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作业,土壤条件优越,土层厚度不小于20cm。水分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8.5以下。(2)种植技术。一般采用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或多年生牧草与年生牧草混播,也可采用单播的种植结构。禾木科牧草以羊草、披碱草、老芒麦、冰草等为主。豆科牧草以紫花苜蓿、草木栖、沙打旺等为主。禾本科牧草播量为45公斤/亩,行距2030cm。豆科牧草播量12公斤/亩,行距3040cm,播深12cm,播后镇压。播
4、种时间选在雨季来临之前,播种前对牧草种子进行处理,禾本科牧草种子去芒,豆科牧草种子浸种、消毒、阴干后播种,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种子包衣处理。(3)人工草地防护林。按人工草地面积的5%设计,乔灌结合,禾木在内,灌木在外,各植两行。灌木株行距11m,乔木株行距22m。灌木以选择沙棘、枸杞、柽柳为主,乔木以杨树、柳树为主。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设计规格500500m米为宜。 4、划区轮牧划区轮牧是一种合理的放牧制度,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放牧方式。其方法是将草地分成23个季节放牧地,并把每个季节放牧地分成几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轮流利用。大庆地区年降水430mm左右
5、,草地类型以平原草甸草原为主,是实行划区轮牧的最适宜地区之一。(1)核算饲草需要量。评细调查天然草地生产能力及人工草地、饲料地和作物秸杆利用量,确定家畜种类、数量以及年龄结构、性别、出栏情况和全年饲草料需要量。(2)确定草地载畜率。草地载畜率由以下公式计算:草地载畜率=(饲草贮藏量利用率)/(家畜日食量放牧天数)。(3)方案设计。根据草地类型、牧草产量、再生特点以及草地面积和饲养的家畜数量来设计划区轮牧方案。草地载畜率确定以后,根据人工草地、饲料地和作物秸杆能提供的干草数量划分冬春放牧场和夏秋放牧场的面积。一般情况下,冬春放牧场连续放牧,夏秋放牧场进行划区轮牧。如冬春能舍饲,则不考虑冬春放牧场
6、面积。轮牧小区数目及大小主要依据草地类型及再生特点而定。夏秋放牧场划区轮牧时间为150天左右,每个小区的放牧时间一般为48天,草地利用率按60%计算。各轮牧小区之间应设计牧道。二、造林技术措施以培育生态公益林为主要目标,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治理油田开采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大庆地区土壤条件差,许多草地盐碱化严重,造林困难,应本着适树的原则,以阔叶树为主,乔灌结合,同时引进一些耐盐碱新树种。防护林树种以杨树为主,引进一些其它阔叶树种,如榆树等。针叶树主要用于农田防护林和西部防风固沙林以及城乡绿化等,灌木在沙土地和盐碱地上应发挥重要作用,应占20%左右。1、 防风固沙林林带采取针、阔、灌混交方式
7、,比例为3:5:2。阔叶树初植密度为2500株/公顷,即22米。针叶树初植密度为1667株/公顷,即23米,以后通过扶育、疏伐等措施,待到成林时(10年后)将林地密度控制在600900株/公顷,以保证林地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满足林木正常生产需要。灌木采用11.5米株行距,密度6667株/公顷。灌木可雨季直播,也可植苗。选用树种主要有:樟子松、油松、杨树、榆树、柳树、山杏、小叶锦鸡儿、沙棘、胡枝子等。2、 农田防护林根据“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技术方案设计,防护林网格为500500米的大网格,农防林林地占地面积5%。树种选择以杨树为主,适当增加榆树、针叶树的比例。阔叶树株行距为21.5米,针叶树
8、株行距23米,灌木11.5米,六行一带,中间四行乔木,外侧一行灌木。 3、草原防护林大面积较好草原以护牧林网为主,在盐渍化、沙化草原区域,除营建防护林网外,在碱斑、低洼地、沙丘地段营造片林、丛林、树伞,建成疏林划地。林网规格500500米,四行一带,树种以杨树为主,适当增加榆树、针叶树的比例。灌木以柠条和山竹子为主。阔叶树株行距为23米,针叶树株行距23米,灌木11.5米,两行阔叶树一行针叶树加一行灌木。片林株行距为44米,乔灌结合,丛林和散生木180株/公顷,阔叶树与灌木结合,盐碱较重地段种植灌木为主。 3、 护岸林松花江、嫩江护岸林系应以乔灌结合,在低洼和较高处以灌木为主,适当配置柳树(低
9、洼处)和樟子松(高处)。在地下水位24米的地段,以杨树为主,适当配置榆树、樟子松。湖、塘、湿地及水库防护林体系,在近湖区以灌木为主,带状配置;远湖区以乔木为主,营造片林。排水干渠防护林体系,以速生杨树为主,适当配置柳树、榆树、樟子松。阔叶树株行距21.5米,针叶树2,灌木11.5米。 5、护路林护路林选树种要生产速度快、干形好、兼具防护和观赏性。近路侧配置花灌木,中间是常绿树种,外侧配置高大杨树等,视线宽敞且景观优美。造林密度适当缩小,构成疏适式林带。阔叶树株行距为32米,针叶树为32米,灌木为11.5米。 6、城乡绿化建城区绿化以花灌木、草花、草坪为主,增加形体乔木树种。采用喷灌和行道树滴灌
10、等节水灌溉方式,以绿化、美化、防治污染为主。其它绿化带的建设采用针叶、阔叶树结合方式,营造一种森林景观。阔叶树株行距32米,针叶树32米,灌木11.5米。树种以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油松、桧柏、云杉、沙棘、丁香、忍冬等绿化树种为主。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应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涉及范围广,投资力度大,技术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了使生态建设顺利实施。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组装集成,构成保障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技术支撑。根据大庆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推广应用生态恢复工程中有效技术措施,使资源、技术、财力优化配置,以最佳途径获得最佳
11、效果。一、科学研究 1、优良牧草引进,野生优良牧草驯化以及品种选育、栽培、试验研究。引进及驯化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的优良牧草品种,是植被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地主要选择治沙及耐盐碱草种,经过系统育种程序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优异品种。通过栽培试验,探索关键性栽培措施,进而扩繁后大面积推广。 2、草地植被恢复后的优化管理系统研究草地植被恢复后,要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草地,又维持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需要进行较高的管理投入,对优化草畜牧业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草地资源管理,监测草原“基况”以便调整管理策略;采用合理有效的轮牧制度,使草地达到合理利
12、用;在尽可能降低费用的情况下采用节水、节能技术,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以保证草地永续利用。 3、粮草轮作、混作模式研究针对目前农业长期单一经营,土地沙化、盐渍化、农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能力衰退的现状,采用引草入田,实行草田轮作制,可增进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以发展畜牧业。具体研究内容是引入一年生、二年生及多年生豆科牧草,采取不同轮作倒茬方式,不同混作方式,不同翻压方式等进行综合研究,探讨粮草结合最佳种植模式。 4、油田区盐碱土综合改良技术试验研究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在盐碱土中施用一定比例的热电厂脱硫副产品(脱硫石膏、粉煤灰)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是一种治理盐碱地的有效措施,
13、在美国、日本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将这种化学措施与灌溉、排水措施结合,对油田的盐碱土进行综合改良,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盐碱地造林树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造林比较困难。盐碱地已成为大庆市最难利用的土地,多年来盐碱地造林效果不显著。盐碱地在我国东北分布面积广,成为制约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难题。根据松嫩地区盐碱地的一些研究成果,针对大庆盐碱地的特点,引进大量耐盐碱树种进行筛选,培育适宜当地条件的耐盐碱树种,治理盐碱地,不仅解决大庆市的问题,同时为东北的盐碱地治理提供示范。 6、油田工作区植被恢复技术试验与研究大庆市的石油
14、开发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对大庆市的地面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避免在资源开发中对环境的破坏,把大庆市作为工业建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试验示范区,开展油田工业区植被恢复技术实验研究,为恢复与重建油田区植被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7、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湿地功能与价值,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政治家经常论及的一个问题。国际上建立了许多组织和签订了一些协议、条约,进行国际性湿地保护。我国先后建立了一些地方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在我国作为一项专门学科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还是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这门学科有
15、许多空白领域需要工作者支探索研究。 8、沸石可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疏松,提高植物营养成份。在盐碱地上是否可以应用,有待探索研究,因此在治理工作中应加以研究。二、技术推广与应用 1、免耕松土补播技术免耕松土补播技术适用于沙地草场和退耕地改良。在畜牧业发达国家把草地免耕松土播种作为一种最经济的耕作制度加以推广。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基本不破坏原生植被,利用凿型松土铲,间隔疏松底土,使碎土、播种、镇压一次完成。达到疏松土壤,蓄水保墒,保护植被,减少风蚀和经济耕作的目的。 2、划区轮牧技术划区轮牧是草地的一种放牧利用制度,畜牧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合理利用方式。将草地分成23个季节放牧地,每个季节放牧地分
16、成几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计划地依次轮流利用。划区轮牧一方面可以发挥植物超补偿性生长优势,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一般划区轮牧比自由放牧载畜量提高30%左右;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植被、土壤状况,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草地环境保护。 3、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牧草种子包衣技术是将种子进行附膜处理,把杀虫剂、营养剂、保水剂等衣附在种子表面或者用粉质材料包衣。经过包衣的种子,有利于播种、抓苗、防止病虫害,并可增产20%。 4、节水灌溉技术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统称为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特别适宜干旱地区,它不但可以节水,而且可以提高产量,防止水土流失,节约土地等优点。喷灌适宜人工草籽基地,低
17、压管道灌溉适宜苗木基地,小管出流灌溉适宜经济林灌溉。一般节水灌溉可以节水35%,增产20%。 5、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三北”地区风、沙、干旱危害严重,营造农田防护林是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保障。“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主林带的间距一般应不大于300米,副林带可放大一些。该项技术已在北地区广泛推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6、轻度盐碱地林业改造模式的推广应用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影响大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可以采用工程、生物及其它配套措施组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灌溉淋碱、洗盐,通过工程措施疏导,保持排水畅通;通过栽植抗盐碱树木进行生物排碱,改良土壤。适宜树种主要有枸杞、新疆杨、柽柳等,适当增加枸杞,可提高经济效益。 7、杨树机械化造林新技术本项目技术是中国“三北”“009”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合作项目)10年试验研究的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沙地非常适用,不仅作为一种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可以大幅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加快造林速度。该技术包括深松插干、钻孔深栽二项技术,还有苗木培育、新品种引种等配套技术,可以引用推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