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概论》专题之十.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命科学概论》专题之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概论》专题之十.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命科学概论专题之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方法论理念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讲人杨婉身,前言,一.HGP概述二.HGP的方法论理念三.HGP的对人类的影响四、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价值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伟大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正式启动,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所走过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同时也是一条谱写辉煌的路。回顾这段将在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光辉历程,相信对每一位科学殿堂里的探索者都会大有启迪.,一、人类基因组计划概述,全球共有,国际合作,即时公布,免费共享,1、与基因组有关的基本知识2、HGP大事记3、HGP的科
2、学目标4、HGP的科学精神,1、与基因组有关的知识,生命的最小功能单位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遗传信息的载体DNA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gene)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组遗传信息的表达蛋白质组遗传信息传递的传递规律中心法则,生命的最小功能单位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人类每个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44条(22对)为常染色体(男女共有),2条(1对)为性染色体,其与性别有关,男性为,女性为.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彼此借一个着丝粒相连。每条染色单体由一个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和相关蛋白质组成。,人类染色体图示,DNA的双螺
3、旋结构的形成,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组装不同层次的结构,DNA(2nm),核小体链(11nm,每个核小体200bp),纤丝(30nm,每圈6个核小体),突环(150nm,每个突环大约75000bp),玫瑰花结(300nm,6个突环),螺旋圈(700nm,每圈30个玫瑰花),染色体(1400nm,每个染色体含10个玫瑰花200bp),DNA遗传功能的证明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图解,IIIS型细胞(有毒),IIR型细胞(无毒),破碎细胞,IIR型细胞接受IIIS型DNA,大多数仍为IIR型,少数IIR型细胞被转化产生IIIS型荚膜,S(光滑),S,R,R(粗糙),+,DNA,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gen
4、e),基因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位置的遗传单位,从分子水平看,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片段。其储存有遗传信息,可以准确的复制,也可发生突变,并可经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表达各种遗传性状。,在一种细胞内存在的全部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基因组活跃表达的蛋白质为功能蛋白质组(FunctiondProteome),蛋白质组和功能蛋白质组是生命科学的新的研究内容(对象)。,基因组(genemo),蛋白质组(proteome),基因组是指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携带有细胞或生物机体的一整套遗传指令的核酸量称为基因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
5、),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揭示遗传的分子基础,不仅使人们对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多肽链,蛋白质,mRNA,DNA,DNA,转录,复制,翻译,翻译后加工,DNA序列和遗传信息,规定各种蛋白质和RNA结构的信息,规定各种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信息,DNA的核苷酸序列通过mRNA规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同时信息的转换还要通过蛋白质以外的因子,如tRNA、核糖体等来完成,储存在DNA的精细结构中,直接表现为特定的空间结构,即“密码结构域”,通过DNA有关序列形成特异性结构
6、与有关蛋白质因子结合来体现,顺式行为元件,反式行为元件,已测序的生物,2、HGP大事记,1985年: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ofEnergy,DOE)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滋会议上第一次对人类基因组全部测序进行可行性论证形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1986年: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Dulbecco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高瞻远瞩地率先向世界公开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倡导全世界有能力的科学家共同完成这一国际性大课题。1990年:NRC(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和DOE宣布这年的10月1日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时间。1992年:美国和法国的两支研究队伍分别完成了人类染色体和第21条染色体的第一
7、张物理图谱;随后又分别完成了鼠和人的遗传图谱。1993年:位于英国剑桥的Sanger中心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测序中心。1994年:美国与法国完成了人类基因组中的第一个完整遗传连接图谱1996年:各国科学家聚集在百慕大群岛,讨论并通过了充分体现HGP精神(全球共有,国际合作,即时公布,免费共享)的百慕大原则。1997年:大肠杆菌基因组(5Mb)全部测序完成,毛细管测序仪上市,HGP大事记(续),1998年:Venter宣布成立Celera公司,并宣称将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法”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测序。从此,人类基因组测序在“公”“私”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同年,线虫基因组测序完成。1
8、999年:中国获准参加HGP,承担测定人类基因组1%测序任务;英国日本和美国共同完成了第一条人染色体第22条染色体的全部测序工作。2000年:6月26日,HGP与Celera公司的领导人在白宫的庆祝仪式上共同宣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并约定将双方的研究成果同时发表;Celera公司完成了果蝇基因组(180)的全部测序工作,证明了“全基因组鸟枪法”的可行性;德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公布了人类第21条染色体的测序结果;第一个植物基因组拟南芥基因组(125Mb)被全部测序。2001年:HGP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发表在Nature;Celera公司则将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工作框架图”已
9、能覆盖人类基因组的97%,其中至少92%的序列已组装得准确无误,并显示其中只有3万到3.5万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HGP的科学目标,基本目标与任务在制图的基础上测序,最后获得四张图谱(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序列图),这四张图组成人类不同层次的、分子水平的“第二张解剖图”,成为人类认识自我的新的知识源泉。,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序列图,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目标与任务只是一个以测序为主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随着该目标的实现,“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兴起,HGP研究的重心逐步由结构向功能转移,即基因组功能信息的提取、鉴定和开发利用
10、,以及与此相关的数据资料和技术手段的储存和使用。,人体解剖图,遗传图,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绘制的基因组图。此处的遗传多态性定义为在某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且其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均高于1%。而遗传学距离则是指在减数分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并规定1%的重组率为1。,多态性标志第一代: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phism,RFLP)第二代: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sequencelengthpolymophism,SSLP)第三代: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eque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科学概论 生命科学 概论 专题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