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pdf
《新常态下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月中州学刊,第期(总第期) 【三农问题聚焦】新常态下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谢培秀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形势与挑战。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竞争强化、资本深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亟须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即需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向适度规模化、市场化、优质特色化、资本集约与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转变,转到注重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注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关键词:新常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改革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面
2、临形势与挑战(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效率、效益仍待提升受国情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率不高的现实短期尚难改观“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受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农民素质不高的国情影响,农业效率和效益不高的情况仍十分突出,农业呈现出“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和“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尴尬情况,且在短期内难以改观。据中国现代化报告: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数排世界第位,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首先,受“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制约。我国自然资源的适宜人口承载量为亿人,目前已达到亿人。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前提下,种植大豆、油料和棉花作物的面积已不足。 年我国
3、开始成为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净进口国家,至年净进口粮食分别为万吨、万吨、万吨和万吨,每年上一个千万吨级台阶。进口增加不乏国内外农产品价差增大的刺激因素,但农业效率和效益低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量激增,果蔬、水产等传统农产品出口下滑,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呈逐年抬高趋势。其次,受农村土地及集体产权制度制约。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虚置抑制了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虽然起到了保护农村弱势群体免受失地的生存风险,但同时造成了农业经营规模小、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和农业要素使用效率效益不高的现实。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成本高、效益低的情况十分突出。
4、最后,受务农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受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影响,我国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情况明显。据估算,农村目前的农户是“空巢”老人守家,种田的大都是“后”和“后”,“后”是少数。对“空巢”户来讲,种田成了“副业”。由于缺乏劳动力和种田比较效益低,南方不少粮田已变成抛荒田,原来的高产田现在一年仅种一季,冬、春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基金项目“我国现阶段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研究”;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食品安全与安徽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研究”()。作者简介:谢培秀,男,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合肥 )。季节变成了“空闲田”,
5、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产出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隐患。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高成本、高补贴、高价格时代首先,投入、补贴居高不下削弱了我国农业竞争力。农产品成本构成中,农资投入、人工费用和政府补贴是主体。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快速提升,对农产品成本上升形成全面推力。 年,我国农资补贴达到亿元,化肥施用量(折纯)达到万吨,而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目前,我国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需要数亿吨石油和煤炭来生产。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政府一直采取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等政策来支持农产品收购,但这也同时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其次,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价格、成本“
6、双重挤压”。由于国际市场粮棉油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受差价利润驱使,我国遭受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低价稻米走私进口冲击,农业面临萎缩危险。受粮棉油高成本高价格顶托影响,目前国内粮棉库存、粮棉进口、财政补贴负担、加工企业原料成本等居高不下,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困难,加工产品价高滞销,所谓“稻强米弱、麦强面弱、棉强纱弱”是反映这一状况的真实写照。此外,受进口农产品低价格压制,国内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难以提高,农民增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支持农产品收购价格补贴的增产效应下降,各级财政已不堪重负,增加农民收入可行的办法就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降低要素成本来提高农业效率和效益。(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
7、装备水平仍然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首先,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依然薄弱。据年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数据,当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亿亩,仅占耕地面积的,还有近半数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这些耕地多集中在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全国以上的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不足“年一遇”,部分易涝地区治理不达标。旱涝保收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左右。现有排灌设施大多建于世纪 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不配套、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全国约的大型灌区、 的中小型灌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其次,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通达性差。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仍然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建设标准
8、低,自然村通达和覆盖程度低,道路安全隐患多,断头路多,养护经费缺乏等。目前,我国仍有万个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在西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仅为。我国山区受人口分布、地理等因素影响,快递覆盖人群少、寄送成本高,造成包裹送达难、取件难,一些特色农产品“长在山区无人识”,农村物流系统滞后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最后,农村环保及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环境保护尤其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处理设施仍然薄弱。截至年,我国农村宽带人口普及率仅为,比城镇低个百分点;农村网民上网购物使用率,网上支付使用率,分别比城镇低和个百分点。 年我国农产品交易总额在万亿元左右,其中通过传统市场实现,经过电子商务流通实现的数额
9、并不大。农业装备水平仍然落后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亿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育秧工厂发展不足,水稻机械插秧率偏低,玉米、棉花、油菜的耕种收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新疆棉产区机采率仅左右,每年需要从内地引进多万名采棉工入疆采棉。在粮油主产区,目前使用的收割机许多还是老式的,马力小、功能弱,无法在收获同时承担脱粒、粉碎秸秆、复茬等作业,也缺少深耕深松与植保机械,高能耗、低效率、低技术含量的农机具仍在大量使用。农业灌溉方面,喷灌、微灌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盛产茶叶和各种干鲜果品,平原地区盛产花生、甘薯和小品种杂粮
10、等,目前普遍缺乏专业采收机械,大多依靠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我国水产类鲜销比重较大,但“冷链”系统建设滞后,储藏、加工只占较小份额,在一些水产品集中产区,水产品产后损耗率达到 。(三)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仍然不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差由于制度约束导致的内在发展活力与动力不新常态下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足,近些年来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狭窄、创收能力弱、总体经营水平不高的特征明显。 年,村级经济负债亿元,村均万元,比年增长。当年无经营收益村达万个,经营收益不足万元的村万个,合计经济薄弱村万个,占总村数的。详见表。表全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支情况项目年年年年全国行政村总数(
11、万个) 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亿元) 全国平均村均总收入(万元) 全国平均村均负债(万元) 无经营收益村(万个) 不足万元的低收益村(万个) 无收益、低收益村合计(万个) 注:本表数据由作者根据农业部网站( )相关资料整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存在缺陷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在未征用情况下不允许进入土地一级市场“招、拍、挂”,其可交易性受到限制。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集体建设用地还无法主要由市场配置,使用效率低下,市场价值难以体现,集体难以获得增值收益,农民亦难以共享市场化改革“红利”。受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约束,农村市场化进程受阻,农业萎缩、农村凋敝,中西部地区农村出现大量的“空心村”现象。近年
12、来,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尽管中央一再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但时至今日,城乡土地要素市场仍未建立起来,归根结底是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观念还没能真正解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创新仍然滞后首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创新滞后。例如,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包揽代建制弊端丛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管护组织,大多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重建轻管等现象,仅靠乡镇水利站、村级水管员难以把具体管护工作全部承担起来。村民自建、自管、自用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亟须发展防汛抗旱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其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改
13、革效果尚待观察。以安徽为例,截至年,安徽在个市各选择若干村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集体经营性资产为重点,推进资产资本股份化并折股到户,通过明晰产权关系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股份合作制经营,以达到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的目的。由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在后者尚未全面突破的情况下,目前改革效果尚待观察。(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及农业融资主渠道仍未形成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点仍未形成首先,农业增收乏力、转移性收入增幅回落。 年,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最快,农业增收较为缓慢,财产性收入长期卧底。从“十二五”前四年情况看(见表),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年上一个千元台阶,名义
14、增速均在以上,其中工资性纯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前三年年均名义增幅均在以上,主要依靠非农收入支撑农民增收的特点非常明显。作为农民主业的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前三年增幅却逐年降低,回落态势最为明显。表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 年)指标年年年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一、工资性纯收入(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元) 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元)二三产业纯收入(元)三、财产性纯收入(元) 四、转移性纯收入(元) 注:本表数据由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整理。表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 年)指标年年年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一、工资性纯收入()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 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二三产
15、业纯收入()三、财产性纯收入() 四、转移性纯收入() 注:本表数据由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整理。表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年)指标年年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一、工资性纯收入()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 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二三产业纯收入()三、财产性纯收入() 四、转移性纯收入() 注:本表数据由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整理。其次,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仍未形成。从农民中州学刊年第期收入占比结构(见表)看,“十二五”前三年,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合计占比稳定接近于九成,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合计占比一成多一点。从转移性收入增速来看(见表),财政支农补贴中对农民的转移收入
16、逐渐式微。在农业增收乏力、工资性与转移性增收回落情况下,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点仍未显现,这方面收入增长前景不甚乐观。最后,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对农民增收有负面影响。针对我国农产品供求态势变化,国务院决定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年已经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年,除继续实施水稻、小麦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外,已经取消了除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外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这些政策变化增加了当年农民农业增收的不确定性,且负面成分偏大。农民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主渠道仍未形成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房屋及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在抵押融资实践中面临着障碍,这影响了其产权融
17、资功能。据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称: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环境仍然不佳,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约为,低于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村融资难主要是担保难。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 ,但金融机构仍有较大顾虑,担心如果违约,银行收回的抵押物无法处置和变现。从集体林权改革后期效果看,除江西、福建等林业比重较大省份外,这方面抵押贷款业务发展仍然滞缓。(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滞后公益性组织服务覆盖不到位、经营性组织服务发育不充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不均衡。针对广大承包农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公益性组织服务内容偏窄、引领支撑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态 我国 转变 农业 发展 方式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