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x





《2022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 3+4=?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括号的内容在讲解时展示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归纳: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
2、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
3、说服力。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
4、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5、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四、小结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渡: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评价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请看下面的练习:1、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1+1=? 4+9
6、=? 5+7=? 6+18=?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2、你来评一评: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3、学习评价:通过这堂课你
7、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思考、评价4、教师小结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不要丧气,换一个角度,你会看到另一个答案-成功在不远处微笑。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因为有另一个答案,等你发现它时,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六、课后学习拓展1、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课后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我想发明创造什么?2、完成课后练习。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成就。2.培养学生有条理表情达意的能力,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表情达意的能力。乐学善思
8、办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教学流程一、导入。二、话北京(组内交流)。1.学生课前资料按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等分类。2.把材料在组内交流。三、游北京。1.几名同学汇报收集到的.资料。2.选出几名小导游,其余同学做游客,并可以随时提出问题。3.评选最佳小导游。四、梦北京。学生描述自己心中未来北京的样子。五、颂北京。1.出示北京颂歌歌词。2.学生自由写话(赞颂祖国首都北京)。3.朗诵交流语文教案 篇3一、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二、教学内容: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重点
9、: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四、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七、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铅锤:chu。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6、指名说
10、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了解课文内容。)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重点指导: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
11、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9、实验感知。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19一次成功的实验铅锤:chu。不假思索3人取铅锤一个人一个人地取成功(团结、心中有他人)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学习夜行黄沙道中,初知词的内容,学生熟读成诵。阅读分析短文爸爸的咳嗽,了解内容,体会并讨论短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背诵表现出词的静谧的气氛和作者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语文教案 范文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