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铁路专用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专用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专用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案6.2.1改移道路施工方案6.2.1.1工程概况本标段内共计改移道路26处,共9900,设交通立交涵13处。全线设道口13处,有人看守道口3处。采用整体道口铺面板,铺面两端5m范围内轨枕加密至1840根/km,道口平台长16.0m,两侧以3%左右的坡度连接改移道路。每处设道口看守房推拉式防护栅栏及道口监控设备。改移道路采用砼路面。6.2.1.2路基(土方)施工6.2.1.2.1施工方法路基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辅助。采用挖掘机在指定料场开采填料,8-16t自卸车运至现场。分层填料、压路机碾压。路基范围内原有树木、杂草清除干净,对局部翻浆地段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指令处理
2、完毕并经验收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6.2.1.2.2施工程序施工测量清除草皮、树根等杂质分层填料整平碾压压实度检验压实度检验合格下道工序施工6.2.1.2.3质量要求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取料场地采用合格的路基填料,必须分层填筑压实,表面平整无碾压轮迹,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符合设计要求。路基边线顺直,平整稳定,曲线园滑。6.2.1.2.4施工控制要点标高、填料质量、宽度、压实度、平整度、纵坡、路拱。6.2.1.2.5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6-9如下:图:69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抄平机械准备挖掘机配自卸车分层填筑洒水碾压整平、洒水、碾压打中桩、抄平分层填筑整平、洒水、碾压自检各
3、项技术指标申报工程师交验进入下道工序工程师检查工程师检查压实度试验土工试验.6.2.1.3改移道路天然级配砂砾施工天然级配砂砾施工程序详见图6-10天然级配砂砾施工工艺流程图。图6-10天然级配砂砾施工工艺流程图准备工作、路基验收合格装料、自卸车拉运料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清理路床、测量放线按规定厚度上料粗平砂砾料试验自检各项指标弯沉试验打中桩、抄平精平、洒水、碾压压实度试验申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进入下道工序 6.2.1.3.1施工程序 准备下承层测量放样运输集料粗平集料精平集料洒水碾压取样检验自检交验报监理验收。6.2.1.3.2施工方法(1)采用机械化施工,备料用挖掘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整
4、平,平地机精平,洒水车洒水,压路机分层碾压达到压实标准。(2)施工前首先检查复核道路路基标高,中线平面位置、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部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将基底面上的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然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底基层。(3)施工前,将符合设计要求的天然级配砂砾按计算用量运送到施工路段,均匀卸料,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配合人工整修成型。平地机的作业长度控制在300500m的范围内,路基施工技术人员随机进行测量,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静压1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型。人工配合对平地机无法施工地段进行整平。天然级配砂砾预留高度按试验段取得的数据预留。平地机
5、精平后及时洒水碾压。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取得数据确定。(4)碾压也应按直线段从路边缘向路中心进行碾压,平曲线超高段从曲线内侧向曲线外侧碾压的顺序。(5)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符合设计的断面和路拱。(6)天然级配砂砾实测项目天然级配砂砾实测项目详见表6-3天然级配砂砾实测项目表。表:6-3 天然级配砂砾实测项目表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代表值96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m车道2处(%)极值922平整度(mm)123m直尺:每200m 测 2处10尺3纵断高程(mm)5,-20水准仪:每200m 4处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0
6、0m 4处5厚度代表值-12按JTJ071-98附录H检查每200m车道1点(mm)极值-306横坡%0.5水准仪:每200m 4断面7弯沉值(0.01mm)符合设计要求附录I检查(6)质量要求控制要点填料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碾压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洒水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底基层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现象。标高、砂砾质量、宽度、压实度、平整度、中线、横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6.2.1.4 路面施工6.2.1.4.1 碎石路面:采用运输车运输到路面,分层回填,18t压路机进行碾压整平。6.2.1.4.2 沥青路面工程开工前先做配合比试验,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试铺试验路段,以确定各项
7、施工控制参数。 施工程序:准备测量放样清扫基层洒底油试拌摊铺试验路段检查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压实系数、压实工艺拌和运输摊铺机摊铺碾压成型养护自检交验。 拌合:拌合站安装调试完毕后再批量生产混合料,严格控制拌合机运行,在拌和中密切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同时还检查混合料的外观是否均匀,离析等现象,若有则须及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在拌合设备生产混合料时,每日取一次混合料作筛分试验,23次抽检试验,检查沥青含量和矿料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进行分析调整。粗、细集料要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须分开堆放。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沥青材料加热温度在140-160范围内,集料加热温度为150180,沥
8、青与集料的加热温度须调节到能使拌合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不低于160,超过170要废弃,并保证运输到施工现场摊铺后的温度不低于10120。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并经试拌确定。拌合的沥青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及时调整。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汽车。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接,车厢侧面与底板可涂一层薄油水混合液,但不得将涂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输时,应采用篷布进行遮盖,可起到保温及防止污染。运料车出场前应有专人进行测温,并作现场记录,要求混合料的出场温度为160。运至施工现场摊铺后的温
9、度不低于110120。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运量较拌和站的拌和能力或摊铺能力有所富余,以保证拌和站处于连续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的运料车在等侯卸料。对于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须废弃,不得铺筑在道路上。当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能运往现场。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采用履带式摊铺机。为保证摊铺的平整度,摊铺机根据运料车的数量和拌和能力调整摊铺速度,使混合料均匀连续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不得随意改变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过程中,自动找平装置按高程控制,面层采用基准线钢丝法,用钢丝绳以10m间距用
10、支架支撑,传感器沿钢丝绳滑动。正常施工时的摊铺后、碾压前的温度控制为11010,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及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得摊铺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碾压压实工作按试验路面确定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并配备经工程师所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狭窄地点压实或修补工程。沥青料经摊铺平整后,及时碾压,碾压过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初压采用18T压路机以低速静压2遍,使混合料稳定并得到初步压实,初压的碾压温度不得低于110。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压路机碾压,复压温度不得低于90,碾压4-6遍。终压紧跟在复压后进行,采用双钢轮消除轮迹,形成平整的压实面,路面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碾压
11、时,采用纵向平行于路中线的办法,直线段从两侧向路中碾压,用双钢轮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重叠30cm左右;使用轮胎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碾压轮宽。碾压过程中,为了保证正常的碾压温度,压路机碾压长度以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完成碾压面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接缝处理与上一作业段横接时,先用镐将其端部刨齐,并在上一作业段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油,然后将熨平板放在其上,并用熨平板上的加热系统预热30-40分钟,然后开始下一作业段摊铺。横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层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
12、改为纵向碾压。接缝处施工结束后,立即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使纵横接缝保持在最小数量。 施工中应重点控制的几个方面用机械摊铺好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如出现下列情况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1、横接缝处缺料;2、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3、表面明显不平整;4、局部混合料离析;5、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在摊铺过程中驾驶员要随时观察自动找平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技术人员应随时抽检标高、厚度、横坡,不符合时及时找出原因并调整。技术人员应作好摊铺工作的详细原始记录。合理的压实速度、遍数、组合方式对减少压实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确保施工质量有
13、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观察,确定的碾压速度和遍数为:初压:双轮振动压路机1.5-4km/h二遍(不带振动稳压)。复压:18t胶轮压路机5遍(轮胎气压不小于0.5Mpa)。终压:双钢轮压路机光面2遍,以无轮迹为准。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框图图6-11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框图基层验收合格准备工作拌合设备安装调试洒底油摊铺整型碾压取样检验养护自检各项技术指标申报工程师检验进行下段施工材料准备机械、机具准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施工方案报出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工程师审批工程师检验每天或每拌250T混合料,从拌合机下取样一次进行集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参数等检查,从已完成的路面上每200m并不超过1
14、000m2随机钻芯取一处作当天铺筑混合料的压实度和厚度检验。按规范要求的方法和频率进行混合料材料和铺筑质量检查,并进行外观鉴定。沥青混合料的粒料质量及粒料级配、沥青材料、混合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面层表面平整密实、坚实,无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现象。无明显碾压轮迹,搭接处应紧密、与路缘石接触处不得有积水现象。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沥青指标、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平整度、压实度、标高、横坡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2.2 路基工程施工方
15、案6.2.2.1 路基概况6.2.2.1.1总体概况(1)本工程总填土方20.42立方,填石方1.63万方。总挖方6.03万方(清表),A组料3.204万方,路桥过渡段填A组料0.357万方,土石方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挖掘机挖装,自缷汽车运输,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形,人力辅助。与既有线连接处挖台阶处理,填筑中随路基面一同碾压,保持整体稳定性。本设计采用外购土方填筑路基,路基填土应满足铁路路基有关技术指标要求。桥涵处预留施工缺口。(2)路基面宽度区间直线地段为6.2m,曲线地段路基外侧按规范规定加宽。站场最外侧线路中心至路基外侧3.5m。路基面形状:路基面设计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设4
16、%的人字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车站路基设置为2%的人字排水坡。路基面以下1.2m以上部分为路基基床。0.3m以上为表层,其下0.9m为底层。表层0.3m采用A组料。基床土的压实标准依不同土质分别为细粒土、粘砂土、粉砂土表层压实系数K=0.95,底层K=0.9;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表层相对密度DR=0.75,底层DR=0.70.路基填料优先选用A、B类填料,可以选用C类填料,但应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基床表层严禁使用D、E类填料。与既有线并行地段新建路基:基床表层换填渗水土自既有线碴脚开始,厚度同既有线标准相同以保证路基面排水畅通。6.2.2.2 施工区段划分及施工顺序根据初步
17、设计图及现场考察情况,拟将本标段划分为二个区间施工。区间分别为第一施工段DK0+00DK6+400,第二施工段DK6+400DK12+113。各区间结合桥涵工程进展情况,划分若干区段,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各区段施工顺序为:基底处理、路基填筑、路堑开挖,路基附属工程随路基主体工程进度安排施工。6.2.2.3路基主体施工6.2.2.3.1施工方法本标段路基及站场土石方工程严格按设计调配方案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土方使用机械开挖。机械化施工的原则是: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然后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结合本标段路堑弃方和路基填筑情况,做好土方调配,尽可能利用弃方,尽
18、量以挖作填,减少借方和弃方。每个施工段作好挖填土石方的调配计划,使路堑挖方与路堤填筑、摊平、碾压有机配合,充分发挥各种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并与桥涵施工协调配合,做好桥台后、涵洞缺口路基的施工。本标段路基施工包括:路堤施工、路堑施工、桥台和路基挡土墙背后及涵洞缺口填筑、站场土石方施工及路基附属工程施工。6.2.2.3.2路堤施工方法填筑路堤时,根据填料类别、压实条件、路堤高度,预留13%的沉落量。填料大多为圆砾土,路堤各部位均应分层铺填,均匀压实。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0m。当路堤边坡高度20m时,另考虑路堤高度的12%沉落量加宽值。路堤上部为渗水土而其下部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专用线 路基 工程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