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配套课件3 (15).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用书配套课件3 (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用书配套课件3 (15).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_,_,_,_,_,_。2.图中有_个神经元。3.直接刺激,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属于反射吗?_。,神经中枢,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节,3,不属于,【点拨】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如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叶子合拢以及草履虫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适宜的刺激。,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概念:_的电位;特点:_;产生原因:由_引起。(2)动作电位概念:_的电位;特点:_;产生原因:
2、由_引起。,未兴奋区,外正内负,K+外流,兴奋区,外负内正,Na+内流,2.局部电流(1)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_区域向_区域传导。(2)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由_区域向_区域传导。3.兴奋传导的特点:_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未兴奋,兴奋,兴奋,未兴奋,双向,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_,_,_,_,_,_。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_(填内环境成分)。3.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_内,只能由_释放,作用于_。4.写出乙图中A、B代表的突触类型A:_;B:_。,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织液,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细胞体型
3、,轴突树突型,【点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特化的细胞膜,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相同。,四、人脑的高级功能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W区损伤a.不能听懂话V区损伤b.不能看懂文字S区损伤c.不能写字H区损伤d.不能讲话海马区e.长期记忆新突触建立f.短期记忆,【思维判断】1.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分析】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2.突触小体属于突触。()【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仅一部分即突触前膜属于突触,其他部分不属于突触。,3.没有感觉
4、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分析】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能导致无运动功能。4.兴奋在突触小体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分析】分清突触和突触小体的信号转换形式,突触上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而突触小体上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技巧点拨台】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B)。(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5、(3)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典例训练1】(2011上海高考)如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B.C.D.,【解题指南】1.知识储备:(1)有感觉无效应原因: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2)明确产生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运动的部位是效应器。2.题眼:“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据此推测兴奋不能传到手部肌肉。【解析】选C。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
6、位置是传出神经。,【互动探究】如果被阻断,病人有没有感觉?手能动吗?提示:没有感觉,手不能动。分析:感觉的形成过程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由于传入神经受阻,大脑皮层不能形成感觉;传入神经受阻,兴奋不能传到效应器,手指不能运动。,【变式备选】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刺激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解析】选C。根据题意,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可以判定表示神经中枢,表示传入神经,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表示感受器。
7、刺激时,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产生机制(1)过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特点:双向性,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高考警示钟】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典
8、例训练2】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正确的是(),【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2.解题关键: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双向传导;局部电流始终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解析】选C。细胞膜电位在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当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而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由“兴奋点”同时向两端传导。,【变式训练】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细胞
9、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A.使Na+通道开放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C.抑制细胞兴奋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解析】选C。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外负内正,如果氯离子进入细胞内,那么将会造成原来细胞内负电位增大,因此将会抑制细胞的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鞘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2.传递过程,突触间隙,(1)过程:轴突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不同部位的信号转化形式突触小体: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
10、点:单向传递。,4.突触有关问题归纳(1)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2)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神经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被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4)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含量较多。,【高考警示钟】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其原因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关。2.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典例训练3】(
11、2011江苏高考)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中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题指南】1.知识储备:(1)突触之间信号形式的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递特点:单向传递;(3)根据神经节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2.题眼:图中神经节的位置。【解析】选A。A项,反射弧中的突触结构决定了兴奋的单向传导。B项,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项,兴奋在结构c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用书配套课件3 15 教师 配套 课件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