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5.6章---第1课时.ppt
《必修3第5.6章---第1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5.6章---第1课时.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1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类型分为和两大类。3生物圈地球上的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全部生物,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物质:空气、无机盐等。(2)能量:热能、。2生物部分,水,光能,1食物链(连线),【答案】badec,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2)功能:生态系统、的渠道。,食物链,营养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
2、结构,【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个方面。A表明生态系统的功能,B表明生态系统的组成,D指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答案】C,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解析】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因能量传递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第五营养级以后的能量不足以维持下一营养级的正常生存。一种生物在一条食物链上只有一个营养级,但在食物网中则可能占据不同的营养级,与其他生物可能形成竞争和捕食关系。,【答案
3、】C,3下列关于各生物成分的作用,错误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所以可以没有分解者D从理论上讲,可以没有消费者,但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般都含有消费者,【解析】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及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会崩溃。,【答案】C,4(2012长沙模拟)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蟾蜍只属于次级消费者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一段时间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解析】蟾蜍属于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蜘
4、蛛和蟾蜍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一段时间内食草鸟数目将减少。,【答案】B,5正误判断(1)(2011海南高考T21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提示】如狼的体型比羊小。,(2)(2010海南高考T20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提示】群落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3)(2012黄冈模拟T17B)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提示】种群是指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6(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某水池中的一个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这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
5、(填具体生物名称)所固定的太阳能。(2)在这个食物网中,轮虫与鲫鱼的关系是_,黑鱼属于第_营养级。(3)上图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几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成分是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水体的富营养化。(1)该生态系统有6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中的生产者是绿藻和水草。(2)在整个食物网中,鲫鱼捕食轮虫,属于捕食关系,同时轮虫与鲫鱼都捕食绿藻,是竞争关系。黑鱼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据
6、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图中没有表示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4)绿藻等生物死亡后,细菌大量繁殖,分解这些死亡的生物,产生大量的毒素与有毒的气体,使水体发臭。,【答案】(1)6绿藻和水草(2)竞争和捕食第三、第四(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O2分解者(微生物),1.生态系统的成分,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
7、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成分;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蚯蚓为分解者。,【答案】B,1.食物链的分析如:草兔狐虎(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草),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虎),即最高营养级,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2)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狐)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兔)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虎)数量增加。(3)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既可能来自于种间,又可能来自于种内。(4)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
8、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如:兔狐)。,2食物网的分析(1)图示,(2)析图图示共有6条食物链数食物链规则:从没有箭头指向的生物即生产者A开始,沿箭头方向一直数到最后算一条。图示中H占有三、四、五三个营养级或是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图示中B和C的关系:竞争和捕食(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但也可能出现竞争关系,特别注意)。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a.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b.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2下图
9、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2)对于鹰来说,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_。(3)蛇在该生态系统占有_个营养级,分别是第_营养级。(4)若植食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的数量锐减?说明理由_。(5)该食物网中的主要成分是_,为了保证此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下去,还必须要有_的参与。这个系统的能量最终是以_的形式散失。,【解析】由于植物老鼠鹰这条食物链最短,所以,能量损失最少。蛇在“植物老鼠蛇”中是第三营养级,在“植物植食昆虫蛙蛇”中是第四营养级,在“植物植食昆虫食虫鸟蛇”中也是第四营养级,在“植物植食昆虫食虫昆虫蛙蛇”中是第五营养级,由于食虫昆虫食性单一
10、,其食物减少时,数量会跟着减少。,【答案】(1)8(2)植物老鼠鹰(3)3第三、第四、第五(4)食虫昆虫的数量锐减。食虫昆虫食性单一,其食物减少时,食物来源减少,同时又被与之有竞争关系的蛙和食虫鸟捕食,从而使食虫昆虫的数量在短期内锐减(5)植物分解者热能,考向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生态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本内容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常见的命题角度主要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分析与判断。如2010年海南高考T20,2009年广东理基T51,2008年广东高考T15。2预计2013年高考中,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分析与判断仍将是考查的方向。,1(201
11、1菏泽模拟)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紧密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解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包含的生物,具本分析如下:,【答案】A,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关键1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2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即腐生生物,可能包括动物(如蚯蚓)。,考向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
12、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为频繁,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T31、大纲全国高考T32、海南高考T28、四川高考T31、山东高考T26,2010年大纲全国高考T5,2009年广东高考T14。2预计结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考查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将是2013年高考的方向。,2(2011海南高考)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右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5.6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