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说课稿精选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数学说课稿精选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数学说课稿数学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胜利、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说课稿 篇1一、教学内容和目标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的例、例、教材分析。本教材考虑到儿童年龄特点和接受实力,分数加、减法在范围上进行了肯定的限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小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一般不超过10)。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难点:理解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4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
2、生学会解决简洁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脑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具、圆片,方格卡片等。二、教学方法.注意学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育学生探讨学问的实力和抽象概括实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实力的培育。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1基本功训练。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展示情境图,让学生视察,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指名回答,学生可能答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红色的占圆的2份,蓝色的占圆的1份。)
3、师问: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分数加法和减法问题吗?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加法的简洁计算”,板书课题。3、教学分数的加法。1)学生沟通,然后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老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2)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4、教学分数的减法老师出示教具4/6的方格纸。(拿走了1个方格,)还剩下几分之几?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过程列出算式4/6-1/6。让学生理解分数减法的算理。5、归纳出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同分母分数的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四、巩固新知。练习时我出示推断并改错这样一道题,希望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留意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设计的练习起到了巩固学问的作
4、用。五、总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六、布置作业。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是义务教化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其次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体积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五、相应的“试一试”及“练一练”。2、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圆柱体积计算及其应用和相识了圆锥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学问的最终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材根据试验、视察、推导、归纳、实际应用的程序进行支配。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
5、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4、教学目标:学问方面:理解并驾驭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实力方面: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试验,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实力和视察比较实力;德育方面:通过试验,引导学生探究学问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育沟通与合作的团队精神。5、教、学具打算:教具打算: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学具打算:让学生分组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若干对,打算肯定量的细沙。二、说教法闻名教化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要培育学生参加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
6、通过自身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学问的真谛。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依据本节几何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纳以下几种教法:1、试验操作法。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学问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觉,因为这种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驾驭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学生已经相识圆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试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发觉“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利用试验法,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视察实力、思维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为进一步学习,供应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
7、逐步从详细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2、比较法、探讨法、发觉法三法优化组合。几何学问具有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做试验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法、探讨法、发觉法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让学生探讨假如这句话中去掉“等底等高”这几个字还能否成立,并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重要意义,得出结论:不是全部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三、说学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亲自实践、独立思索、合作探
8、究,变更单一的记忆、接受、仿照的被动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1、试验转化法有些学问单凭解说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过试验,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在奇妙。在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时,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做好操作的打算,也就是各自打算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肯定量的沙;其次,告知他们操作的方法、步骤和留意点;第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发觉、总结。这样,通过试验操作推导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育了学生视察比较、沟通合作、概括归纳等实力。2、尝试练习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胜利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心情力气,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本节课在
9、学习例五时,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自己去发觉、总结、归纳,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学习胜利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程序:1、谈话导入出示圆柱:假如想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出示圆锥:假如想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2、教学例五引导视察:这个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探讨: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估计?分组验证;引导学生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操作验证。沟通: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验证的,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探讨:通过试验,我们知道这个圆锥的容积是这个圆柱容积的三分
10、之一,那能不能说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为什么?应当怎么说才精确?那怎么算出这个圆锥的容积呢?推导出圆锥体积的公式(师板书)。假如已知r和h圆锥体积公式还可以怎样计算?假如已知d和h圆锥体积公式怎样计算?完成“试一试”。3、巩固练习做“练一练”。4、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问题须要我们今后留意?数学说课稿 篇3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其次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
11、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学问目标:主要是理解并驾驭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实力目标:培育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究新知的实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实力。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胜利的喜悦。3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需驾驭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本节
12、课在性质讲解中我实行探究式教学方法,即实行视察揣测-直观验证-托盘试验-得出性质。使学生主动参加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实行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详细的方法来设置教学。整节课实行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学问点。三、学法指导: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实力和逻辑推理实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激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刚好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例题讲解实行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复习旧学问,使获得新学问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念,从而培育深厚的
13、学习爱好。四、(主要环节)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索,指名回答老师活动:留意强调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请同学们接着视察习题:视察:用“”或“”填空,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1)55+2_3+2,52_32(2)1,-1+2_3+2,-13_33(3)62,65_25,6(-5)_2(-5)(4)2(-2)6_36,(-2)(-6)_3(-6)学生活动:视察思索,两个(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由其他学生推断正误五、教法说明设置上述习题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供应必要的学问打算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呢?探讨时要与等
14、式的性质进行对比,大家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实质是移项法则),请同学们视察题,并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学生活动:视察思索,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老师活动:刚好订正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特殊强调指出:“仍是不等式”包括两种状况,说法不准确,肯定要改为“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者不等号的方向变更”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叙述不等式的性质,同时老师板书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对比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性质(强调所乘的数可正、可负、也可为0)请大家思索,不等式类似的性质会怎样?学生活动:视察题,并将题中的5换
15、成2,5换成一2,按题的要求再做一遍,并猜想探讨出结论六、教法说明视察时,引导学生留意不等号的方向,用彩色粉笔标出来,并设疑“缘由何在?”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呢?为什么?师生活动:由学生概括总结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同时老师板书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变更师生活动:将不等式23两边都加上7,9,两边都乘3,3试一试,进一步验证上面得出的三条结论学生活动:看课本第124页有关不等式性质的叙述,理解字句并默记强调:要特殊留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实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实质上是对不等式两边进
16、行“”、“”、“”、“”四则运算,当进行“”、“”法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当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只有当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才变更学生活动:思索、同桌探讨归纳:只有乘(或除以)负数时不同,此外都类似(1)假如x-54,那么两边都可得到x9(2)假如在-78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到(3)假如在5-2的两边都加上a+2可得到(4)假如在-3-4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到(5)假如在80的两边都乘以8可得到师生活动:学生思索出答案,老师订正,并强调不等式性质的应用2尝试反馈,巩固学问请学生先依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习题例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1)x
17、-26(2)-4x3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索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老师板书(1)(2)题解题过程(3)(4)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两个学生板演,然后师生共同推断板演是否正确七、教法说明解题时要引导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进行对比,并将原题与或比照,看用哪条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要强调每步的理论依据,尤其要留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与基本性质2的区分,解题时书写要规范要让学生明白推理要有依据,以后作类似的练习时,都写出依据,逐步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四)总结、扩展本节重点:(1)驾驭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性质3(2)能正确应用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五)课外思索对比不等式性质与
18、等式性质的异同点八、布置作业数学说课稿 篇4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秒”是在学生一、二年级相识时、分的基础上,对时间单位的进一步学习。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时间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将“秒”单独作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对“秒”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时间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生对“秒”接触和感知的机会也比较多,应当说对“秒”并不生疏;但是“秒”和其他时间单位一样,相对于长度、重量单位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缺少系统、充分的相识,对于时间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设计时留意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入手,结合令全国人民为之骄傲的
19、“神州五号飞船”的放射胜利,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的同时,于现实情境中感受“秒”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秒”的有关学问,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几分为主线,借助学生的干脆阅历及亲身体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理解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学生估计意识与实力的培育。在本课设计中,力求通过数秒、跟着秒针打节奏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秒”这一时间单位的正确表象,继而让学生在估计时间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寻求精确估计时间的策略,并通过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生活休戚相关的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学生较精确估计时间的实力。教学
20、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秒的相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相识时间单位“秒”,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2、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休戚相关的活动,培育学生较精确估计时间的意识和实力。3、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具学具打算:1、神州五号放射倒计时录像。2、能限制秒针走停的表。教学重点: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1分60秒,有初步的估计时间的实力。教学难点: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分针与秒针是如何走动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些天,我们国家航天界发生了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谁知道?大家想不想再来一起回顾一下那个激昂人心的历史时刻。(放录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
21、中国人最终圆了飞天梦。同学们,当你看到火箭就要放射的那一瞬间,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1:我当时很激烈,很骄傲。生2:我当时特别惊慌。师:尤其是火箭放射倒计时更让人惊慌。让我们大家一起数:5,4,3,2,1。师:这么短的时间,我们用哪个时间单位计时呢?生:用“秒”计时。师:对,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经常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板书课题:秒)二、自主探究,建立“秒”的表象。1、相识“秒”(1)初步感知1秒师:1秒究竟有多长时间呢?生:眨一下眼、拍一下手或者跺一下脚的时间就是一秒。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你的钟表面,看看表上的一秒是怎样表示的。生: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前台展示)师:秒
22、针是什么样的,你能给大家形容一下吗?生1:红色的、最细的、最长的就是秒针。生2:不是,我这根秒针是一只小海豚。师;那究竟什么样的针是秒针呢?生:走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它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生1:电子表上表示秒的小冒号跳一下是一秒。生2:有的电子表上特地有表示秒的数字。(请这名学生读出电子表上的时间。)师:看来秒针的样子虽然不同,但是表示一秒钟的时间都是相同的。(2)感受几秒师:请同学们一起看我们这块表,刚才有同学说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那么走两小格呢?10秒钟要走几小格?师:好,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数出10秒。我们是不是始终要等到秒针转到12上才能起先?生:不管在哪个
23、格上只要数出10秒就可以了。(大家一起数10秒,学生很有可能越数越快。)师:我们把握好节奏再数一次。2、知道1分60秒师:关于“秒”你还知道些什么?生:我还知道1分60秒。师:你怎么知道的?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细致观看大屏幕上的表,看看1分钟是不是等于60秒。视察的时候要留意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转动的。(大屏幕上实物投影:秒针走一圈,60个小格,分针走了一个小格。)师:你们看到了什么?(1分60秒)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走的?师:看来1分钟的确等于60秒。那两分钟呢?三分钟呢?3、探讨、感受秒的价值师:“秒”这个时间单位这么小,在生活中还有用吗?(学生会依据自己的阅历谈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师:看来秒
24、的作用还真不小,那么1秒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生:写一个字,咳嗽一声。师:看来,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也做不了多少事情。不过,老师今日搜集了一些资料,咱们看一看一秒钟都能够做些什么?(课件放资料,补充课外学问)师:看完资料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们今后应当怎么办?生:没想到1秒钟能做这么多事情,我们有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师:还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爱好的同学可以从网上或者课外书上查找一下,这些就是老师从网上找到的。三、估计时间师:现在,老师就请大家来做几件事情,看看能不能做的又快又好。咱们请一名同学现场戴红领巾,大家来估计他用的时间。(找一名学生暗暗的精确计时)学生汇报估计的时间,与实际精确
25、的时间比较。(学生活动)师:看来,大家估计的时间不是太精确,怎么才能估计的更精确一些呢?生:从心里静默的打节奏,也就是按着秒针的速度数数。师:好,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试试看。下面咱们小组合作,请一名同学任做一件事情,一名同学掐表精确计时,其他同学估计时间;然后交换任务,看谁估计得最精确。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估计时间的方法,估计的也越来越精确了。我想同学们经过不断练习,肯定会估计得更精确。四、总结提升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相识了哪几个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我们已经相识了“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板书)师:当时间不到1小时,我们可以用“分”来表示;当时间不到1分,我们就可以用“秒”来表示;假如时间还不到1秒钟那怎么办?生:可以找一个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来表示。师:关于这样的时间单位,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略)。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3页 共23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