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pdf
《(浙江专用)2018-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文本 2222赤壁赋赤壁赋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默写全文。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旷达的情怀。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 ,赏析本文情、景、理交织的艺术特色.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3)窈窕()(5)万顷()(7)桂棹()(9)嫠妇()(11)山川相缪()(13)酾酒()(15)麋鹿()(17)肴核()(2)举酒属客()(4)徘徊()(6)冯虚御风()(8)余音袅袅()(10)愀然()(12)舳舻()(14)横槊赋诗()(16)蜉蝣()(18)枕藉()答案(1)rn x(2)zh(3)yo tio(4)pi hui
2、(5)qn(6)pn(7)zho(8)nio(9)l(10)qio(11)lio(12)zh l(13)sh(14)shu(15)m(16)f yu(17)yo(18)ji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七月既望:(2)少焉:(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击空明兮溯流光:(5)渺渺兮予怀:(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7)泣孤舟之嫠妇:(8)苏子愀然:(9)舳舻千里:(10)酾酒临江:(11)横槊赋诗:(12)举匏尊以相属:(13)寄蜉蝣于天地:(14)渺沧海之一粟:(15)哀吾生之须臾:(16)知不可乎骤得:(17)托遗响于悲风:(18)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9)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0)相与枕藉乎舟中:(21)不知东方之既白:答案(1)望日的后一日.望,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2)不一会儿。(3)纵,任凭;一苇,喻指苇叶般的小舟;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4)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溯,逆水而上;流光,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5)悠远的样子。(6)余音,尾声;袅袅,婉转悠长。(7)寡妇。(8)忧愁凄怆的样子。(9)首尾衔接的船只。文中指战船。 (10)滤酒。文中指斟酒。(11)横执着长矛。槊,长矛。(12)用葫芦做的酒器。匏,葫芦的一种;尊,同“樽”,酒杯。(13)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促,仅数小时。( 14)
4、渺,形容词用作动词 ,渺小得像;沧海,大海。 (15)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16)骤然,突然。(17)遗响,指洞箫的余音;悲风,指秋风。 (18)曾,竟;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19)是,此、这;造物者,即大自然;无尽藏,佛家语 ,指无穷无尽的宝藏。(20)相互枕躺在一起.(21)天已经亮了。既,已经。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缪:(3)举匏尊以相属:答案(1)同“凭”,凭着。(2)同“缭”,连结,盘绕。(3)同“樽”,酒杯.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西班牙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2)白露横江古义
5、: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9 月 7、8 或 9 日.(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答案(1)星宿名,指斗宿(南斗)、牛宿。(2)白茫茫的水汽.(3)浩荡渺远的样子。(4)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4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乎错误错误! !(2)之错误错误! !(3)于错误错误! !答案(1)助词,形容词词尾/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介词,在(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助词,不译(3)介词,在/介词,从/表被动/介词,
6、到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名词的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使动用法正襟危坐:(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答案(1)打鱼,砍柴。向西,向东。以为伴侣,以为朋友。使正。(2)使起舞,使哭泣.6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文:(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答案(1)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的下面泛舟游览。(2)我们任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漂荡,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其声
7、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2课外名句(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一
8、、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二、背景展示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9、1080 年,苏轼来到黄州,在这里,他经常到赤壁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 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将半百,站在赤鼻矶头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诸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三、文学常识赋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 ,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
10、,叫作文赋 .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文白对译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 窕 之 章。,劝客人共饮错误错误! ! 错误错误! ! 错误错误! ! 错误错误! !吟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的诗句。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
11、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前赤壁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全文分为三部分,请根据图中提示,把二、三部分的大意概括出来,填在图中横线处().(2)全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请根据图示把这条线索填在图中
12、括号内()。答案(1)主客问答主客同欢(2)乐悲喜1第 1 段写作者开始游赤壁时的情景,此时景色如何?作者有哪些活动?心情如何?答:答案(1)景色: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来,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2)活动: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3)心情: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2朗读第 2 段,思考: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辰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答:答案(1)主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客悲.“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
13、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朗读第 3 段,思考:客为什么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却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答:答案(1)无枝可依之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暗含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感叹.(2)英雄不再之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人生无常之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朗读第 4 段,思考: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答:答案(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是可以永恒存在的;从“物各有主”的角度,提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4、即要顺其自然。(2)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食,多么达观。5如何看待本文采用的主客问答的行文方式?答:答案(1)这种行文方式使文中的感情波澜起伏,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刻揭示。这样一来,行文结构也就摇曳多姿。(2)主客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两种思想的交锋,一者苦闷,一者开解。联系苏轼当时被贬的艰难处境,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设想:客不过是苏轼的苦闷思想的一种外化。这主、客二人的对话也只是苏轼的进与退两种思想的激战。当然激战的结果是达观胜过了苦闷。6赤壁赋中从“愀然“托遗响于悲风 到“喜而笑”,自然景物对于这些变化具有什么作用?答:答案(
15、1)第 2 段中,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第 3 段中的“苏子愀然”及主客问答的议论。(2)第 3 段中,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而这些都已灰飞烟灭,风流散尽。又想到人生短促无常,不禁悲从中来,引出“托遗响于悲风”的慨叹。(3)第4 段中,苏子借眼前之景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引出作者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借水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与月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明了变化中的不变。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可以一样永存,又何必“羡长江之无穷”而“哀吾生之须臾”呢?对于自然景物我们就能达观地看待,所以作者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
16、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自然万物可以为“我”所享用,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 .如此美妙的景色自然令人心旷神怡,超然于俗世之外,这样就使主客的心境由“悲转“喜”.苏轼在文中流露出的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有人认为是消极的,有人认为是积极的,你是如何理解的?答:答案(观点一)消极的.苏轼的一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他的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谓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梭罗语),因此未免有些消极.(观点二)积极的。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当时他被流放到偏远的黄州 ,但他不讲
17、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 ,苏轼没有意志消沉,也不去幻想,而是自然积极地去适应现实,这是很好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记叙、抒情和议论的综合运用赤壁赋全文不论是记叙、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营造出一种情、景、理相互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包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 1 段重在写景,江上风光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 ,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 段重在说理,借水与月的特征来说明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技巧点拨如何把记叙、抒情、议论很好地综合
18、运用起来呢?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 ,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其次是抒情、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 ,恰如其分。记叙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有的可在开头议论,总领全段、全文,引起读者对下面将要记叙的事件的重视;有的可出现在中间,边叙边议 ,丰富内涵,加深读者的认识,有时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出现在结尾,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点明中心、突出主题。记叙中的议论要建
19、立在事实即记叙的基础上,要做到少而精,言简意赅,忌泛泛而谈,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第四,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不管是记叙中的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为依据,以便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抒情、议论可采用反复、反问、排比等修辞,使语言富有气势。迁移运用请从你喜欢的植物中任选一种,写一个片段,要求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不少于450字。答:答案(示例)菊花赋“龙生九种,九种各别。”也许是花神感念菊之傲霜吧,不仅赋予了她们灿烂的笑脸 ,还让她们拥有了千种姿态,万般色彩。如果你想看看哪一朵菊花最小,哪一朵菊花
20、最香,你大可不必苦苦寻觅。小河边,大树下,草丛中,随处可见野菊花天真、烂漫的笑脸。她们的数量最多,个头最小,她们从不会忘记给提着篮子的小蜜蜂准备下香甜的花粉。她们不以奇和怪取胜。她们穿着一样的黄纱裙 ,施着淡淡的金粉,她们的枝条绵长柔韧,可以做巨龙的鳞片,做狮子的皮袍,做小孔雀美丽的羽毛 .还可以像这样,做成一个简简单单的花架,让你累了可以休憩,舒舒服服地坐着 ,就能看到她们的美丽,轻轻松松地享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恬淡.她们无论在哪里,都是那么开心。她们尽情地看蓝天上的白云如何变幻,看大树上的小鸟儿如何捕食,看小孩子们如何奔跑。她们的妈妈只要她们快乐,这种简简单单的快乐。从不
21、斥责她们,不要她们成龙成凤,不要她们时时处处争得第一,而是希望她们保持各自的本色。我想这大概也是每一个孩子的愿望吧!这些花儿,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任别人叱咤风云 ,她们只守着菊花的原色太阳一般的金黄。秋天是菊花的季节。朵朵菊花竞相开放,或烂漫,或羞涩,或高贵,或淡雅,如诗如歌一般,让你流连忘返,让你轻吟低唱。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运用示例于是就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 .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苏子的可爱与哀伤尽然跃于纸上,令我心痛,令我扼腕。我是多么想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轻轻走进苏子的世界,告诉他,别为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不识英才而郁结,寄情于山水,纵情于傲物而无所待。用时则行,舍时则藏,无愧于人,无愧于心。(选自穷则独善其身)二、课外素材王阳明:农场悟道1508 年,王阳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并贬谪至贵州龙场做小小的驿丞。龙场地处万山丛棘之中,虫蛇怪兽横行,蛊毒瘴疠弥漫,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专用2018-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浙江 专用 2018 2019 高中语文 专题 那样 思考 文本 22 赤壁赋 苏教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24245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