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课劝学教案.docx
《高一语文必修课劝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课劝学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课劝学教案一、学问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学问。2、驾驭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3、驾驭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别文言句式。二、实力目标学习本文比方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实力。三、德育目标1、明确相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需“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2、理解比方的含义以及比方与比方之间的内在联系。1、比方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驾驭全文比方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五分钟支配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二、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培根说过,学问就是力气。学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
2、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得学问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白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喜闻乐见的好文章。2、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劝说”。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留意中心”。接着
3、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说明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学问,发展才能,培育高尚的品德。三、研习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指出不足之处。2、讲解第一自然段。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明确:是全文的文眼。统领全篇,开宗明义,引起下文论述。3、研习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2)讲解第2段。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青:靛青,一种染
4、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輮:使弯曲 规:测圆之器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即使 有:通“又” 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挺: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受绳:经墨线量过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靠近,接近 砺:磨刀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验,检查 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知:通“智”,才智 过:过错(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加工 冷冻明确:蓝-青 水-冰胜于 寒于輮 绳 砺直木-轮 木-直 金-利(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方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变更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
5、请分析说明。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学问,培育品德,熬炼才能,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长。4、研习第3段。(1)学生齐读第3段。(2)讲解第3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须臾:片刻 跂:提起脚后跟 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望见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明显,显著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助,利用 舆:车 利足:脚步快 致: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必修课 劝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