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言文教案精选.docx





《2022文言文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文言文教案精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文言文教案文言文教案三篇作为一名静默奉献的教化工作者,通常须要用到教案来协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共享。文言文教案 篇1一、 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亲密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许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日,让我们接着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二、复习检查(投影)温故而知新1、说明句中划线的词:(1)汗牛塞屋 (2)惴
2、惴焉摩玩之不已。(3)必高束焉,庋藏焉。 (4)家贫难致(5)归而形诸梦。 (6)故有所览辄省记。(7)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3、多义词: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有地洼然而方以长。4、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1)书非借不能读也。(2)若业为吾全部,必高束焉,庋藏焉。(3)为一说,使与书俱。5、翻译句子,并体会语句表达的语气:(1)子不闻藏书者乎?(2)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4)然后叹借者之专心专,而
3、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三、研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翻译,下面请同学进一步朗读课文,思索下列问题:(投影)1、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2、 结合课文内容详细说说作者采纳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3、 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探讨1、(板书)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探讨2、举例论证: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投影)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其他祖父积、子孙弃(作者提出观点后,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这些例证有何作用?生回答)(从反面论证了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次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非独书”一句由书过度到“天下物”,写“天下物”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回答)(投影)书天
4、下物:物非己有: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不同心态物为己有:心安理得、束之高搁(以上由书及物都是从别人说起,接着由人及己,由一般到详细,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前后对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呢?运用什么论证方法?生答)(投影)自己 通籍 前:家贫难致 有所览辄省记勤奋后:俸去书来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懒散(第四段通过哪些对比,劝勉黄生仔细读书?生答)(投影) 借书:“予之公书”与“张氏吝书” 提出希望“予不幸”与“生幸” 读书必速、归书必速(这些对比论证有什么作用?)小结:依据板书进行总结,作者由书及物、由人及己,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白“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劝勉黄生珍惜拥
5、有的学习条件,勤奋读书。四、拓展:1、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需借书才能仔细阅读呢?小结: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气,有决心,不利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果;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投影)2、积累读书名言(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 陆游(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8)志向的书籍是才智的铜匙。 列夫托尔斯泰(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10)书籍是全世界的养分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似乎没有阳光;才智里没有书籍就似乎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五、小结:同学们,现在和过去不同。过去很多人想读书而得不到,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都很优越,大小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图书真是琳琅满目,咱们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书店逛一逛,信
7、任这里的书籍肯定会填补你精神世界的空虚。在此,我诚心地希望同学们趁着青春年华,珍惜拥有的读书条件,多读书,读好书!六、作业设置:(任选一题)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和事例,制成读书卡片。2、以“谈读书”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写一个争论片断。文言文教案 篇2教学目的:一、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见及其坚持原则、义不容辞的人格。二、理解驾驭十几个词语的意义。三、归纳是、疾、止、见、过等词的义项。四、驾驭文言句式无乃与?与何以为?。五、理清课文层次,使学生熟读成诵。教学重点:一、积累词汇二、驾驭文言句式三、背诵默写教学难点:1、孔子的政治主见及其人格2、文言句式教学设想:
8、1、多朗读,力求学生熟读成诵;2、重要实词,尽量与成语联系,并弄清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帮助记忆;3、精练,通过练习强化认知记忆;4、迁移。课内学问向课外迁移,形成阅读文言文的实力。教学时间:2 课 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二、朗读:(一)范读(二)正音:颛臾、稷、为、兕、椟、与、冉、柙、费(三)试读:让学生自由朗读。留意人物的语气。(四)齐读:三、精讲:穿插课堂巩固训练(一)第一段:1、词语:伐、见、是、社稷、以为、与2、句子: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3、内容:写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二)其次段:1、词语:过、止、颠、相、尔2、句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3、内容:指出
9、冉有季路没有尽辅佐之责。(三)第三段:1、词语:固、疾、辞、患、国、家、来、安2、句子: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既来之,则安之。3、归纳三个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4、内容:写孔子的政治主见及对鲁国现状的分析。四、背诵:自由诵读,运用思路法背诵。五、课后作业:整理虚词于、之、夫。附: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巩固训练题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颛臾( )( )(2)社稷( )(3)何以伐为( )(4)虎兕( )(5)椟( )(6)无乃尔是过与( )(7)冉有( )(8)柙( )(9)固而近于费( )二、孔子,名_,字 _,_时代人。他是我国宏大的_家、_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
10、行,大量记载在 一书里。其特点是:词约义丰、言近旨远。三、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见意义不相同的是(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左师触龙愿见太后C、风吹草低见牛羊 D、于是入朝见威王E、见笑于大方之家词义推导:见望见四、选出是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求,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词义推导:是:正直正确五、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唯才是举 B、唯利是图 C、何以伐为? D、是地利不如人和六、与是谁之过与?中过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闻过则喜 C、过故人庄 D、且尔言过矣 E、过犹不及词义推导:过:走过、经
11、过七、与不能者止中止意义相同的是( )A、笑而止之曰 B、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C、止有剩骨 D、或百步而后止词义推导:止:站住,不走了八、与颠而不扶中的颠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颠扑不破 B、神魂颠倒C、颠簸不堪 D、颠沛流离词义推导:颠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从句式上讲是_句。翻译: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十、与固而近于费中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汝心之固,固不行彻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坚如磐石 D、人固有一死 E、君子固穷词义推导:坚实十一、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疾意思相同的是( )A、积劳成疾 B、痛心疾首 C、疾风劲草D、疾恶如仇 E、曾不能疾走词义推导:病十二
12、、与必为之辞中辞意思相同的是( )A、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朝辞白帝彩云间C、(烛之武)辞曰 D、辞不达意词义推导:辞十三、与不患贫而忠担心中患意思不同的是( )A、患得患失 B、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C、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D、后患无穷词义推导:患:担忧、发愁忧患、麻烦十四、翻译: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十五、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C、不同,相同 D、相同,不同十六、指出出自文章 第三段的三个成语:_、_、_。十七、延长阅读:侍 坐子路、曾 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
13、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 后。曾皙 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
14、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附:论语选读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 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行忍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行雕也,粪土之墙,不行木亏 也,于予 与何诛。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吾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文言文 教案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