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docx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或许您会感到惊奇,我怎么会给您写信?我写这封信,目的不为别的,是为大想的健康成长而写(我不是指身体,而是指心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包括身心两个部分,而心理的健康更为重要)。听我这么一说,您或许更惊讶,既然是为大想,信应当写给大想才是,怎么会写给您?大哥,要想理解这一点,请您不要惊奇,不要焦急,更不要生气(呵呵,因为我后面要说到的话,有可能会伤着您的心),耐下性子,听我渐渐道来。去年秋天,您给您两个弟弟打电话说,大想不好好学习,您和大嫂在家里无计可施,想让他来郑州上学。因为不明白事情的起因,也没见过大想,不了解问题所在,我作为弟妹,不好说什么。春节我们回老家,虽
2、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我和大想的接触也很少,和大嫂也只聊过一会,但凭我这些年所看的有关家庭教化的书籍,凭我读到的专家们对于家庭教化的分析,凭我自己对孩子教化的理解,我能够意识到,大想在成长道路上,出现了比较严峻的问题,而这问题的缘由,追根溯源,却要归结在您的身上。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我从几件小事上看到了一些端倪:第一件事:我们回家的那天晚上,我和二嫂一起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大想也在其中,原来玩得好好的,路上遇到了大想的挚友,大想就跟我们说,他要和挚友们一起玩。我们不好阻拦,大想就走了,而且玩到深夜才回家。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思索良久:为什么久未回家的弟弟妹妹对大想的吸引力,远不如他那几个挚
3、友?大想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以前我们回去,大想对我们很亲,总是陪弟弟妹妹玩,但这一次却不情愿了。大哥,不知大想平常在家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只要有挚友叫,不管您和大嫂说什么,不管你们如何阻挠,他也是不由分说非要去和挚友玩的?说句实话,像大想这么大的孩子,对家庭和亲人应当很依恋才是。总想着找挚友玩,而不情愿呆在家里,这不应当是大想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行为。他想逃离家,逃离亲人,缘由何在?大哥,不知你是否深化思索过这个问题?大想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叛逆,他们渴望长大,渴望自由,假如家长不能理解这种思想,并刚好疏导孩子的逆反心情,孩子就会觉得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感受不到来自
4、家庭的暖和,怀着一颗受伤的心又无路可走,必定会去外面的世界寻求理解,而假如正好有一帮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挚友,他们便会感觉找到了知音,成天混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离家越来越远,尽管有时人在家里,心却不知到哪里去了。表面上看起来,是交了不好的挚友带坏了孩子,实质上却是家长把孩子推出了家庭,推到了孩子所谓的知心挚友,而我们大人看起来却是臭味相投的挚友那里。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情愿看到的,大哥,不知您是否和大嫂常常为这样的事情感到头疼与无可奈何?其次件事:大想的穿衣装扮,与原来相比,已经变得很前卫、很新潮、很成人化。一起先,我不甚明白,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为什么非要把自己装扮得像二十来
5、岁的小青年?我也不甚明白,大嫂和您,怎么会同意他买那些看起来奇惊奇怪的衣服?但是,当我看过一些专家的分析之后,就明白了这一切背后的缘由。专家们说,青春期的孩子正走向成熟,渴望长大,追求点特性、追求点自我,本无可厚非,但过于追求外表形象,赶潮流,爱装扮,其实是内心空虚孤独的表现。他(她)想通过装扮来找寻精神寄予,想通过外表的别出心裁,来吸引别人的关注目光。假如父母对孩子缺乏陪伴,与孩子缺少沟通与沟通,就会让孩子感觉没有人关切自己、理解自己,就很简单将情感投放在意气相投的挚友身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白大想为什么那么渴望跟挚友们在一起而不情愿跟家人在一起。或许他自己也意识不到内心的空虚与孤独,或许
6、他自己也意识不到他其实特殊想得到是家人更多的理解和关切,他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想引起别人的留意。惋惜啊,大哥!您没有意识到大想外表发生改变的心理缘由,没有赐予他更多情感上的关注、关切与生活上的陪伴,还是用那种惯常的口气跟他说话,不能真正走到他心里,这也难怪大想总是躲着您,不情愿跟您沟通与沟通了。第三件事:初一下午,我们打算去二姐家吃饭,大想却说要去三姑奶那儿。您劈头盖脸说了大想一通,大想生气了,转身不理您。当时,要不是我在跟前,劝了大想几句,我敢确定,你们父子俩又要闹个不欢而散。大哥,您平常总是习惯于用这种方式跟大想说话,您是习惯了,但是大想呢?一个正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一个渴望长大且希望
7、父母用观赏的眼光看待的孩子,他会习惯吗?但终归他年龄还小,还得靠您养活,明着抗拒又不行,他只有躲避。所以,他总是躲着您,要是在家,实在躲不了,还有睡觉一条路呢!这下您明白了大想为什么老爱睡懒觉,宁肯一觉睡到十一二点也不情愿早点起来做事情吧?大哥,您想过没有,孩子在小时候,您不管怎么说,怎么做,孩子因为没有推断力,他总是会认为父母是正确的,所以他不会去对父母的说法、做法有所违背,但当他一旦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相识,假如父母不能随之成长而且变更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当父母仍旧不顾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的时候,孩子本能地会表现出抗拒,孩子的逆反也就随之而产生了,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就会出现与父
8、母的期盼格格不入的现象,比如:你不是想让我听话吗?我偏不!你不是想让我好好学习吗?我偏不!你不是想让我表现好吗?我偏不!你不是想让我乖乖在家吗?我偏不! 当孩子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状况时,也是父母头疼万分时。往往这时,不懂得教化心理的父母,会在孩子身上找问题,找缘由,会埋怨孩子不懂事,不明理,实行的方式也往往是对孩子进行指责、教化甚至是惩处,这样不仅无效,反而更增加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多数的家教案例验证了专家们总结出的那句话“假如孩子有问题,那肯定是父母的问题”。我还想更深化地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一起先会说,大想的问题,追根溯源,却要归结在您的身上。大想是您和大嫂历尽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孩子,那种辛苦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变 孩子 自己 教育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