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中的忧患意识.docx





《论《诗经》中的忧患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诗经》中的忧患意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诗经中的忧患意识摘要: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绚烂的明珠,诗篇中流淌着非常浓郁而又深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诗经的婚姻爱情、农事劳作、斗争徭役等题材的诗篇中。这种忧患意识不但使诗经作品魅力隽永、风格独具,而且这种忧患意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宝,它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关键词: 诗经 忧患意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的出现标记着我国原始歌谣的终结,古典诗歌时代的起先,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颗绚烂而又刺眼的明珠。诗经本身是一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巨著,所以诗经中总承载着一种浓郁的忧患意识。多数先哲,对诗经中的忧患意识都有深刻感悟,比如
2、论语中孔子日诗可以怨,这种怨就是一种忧患意识的体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可见诗经中的诗篇多是诗人忧心愤慨之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论述道: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也提到: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诗经中的忧患意识可见二般。诗经三百零五篇,根据题材内容主要可以分为表现婚姻爱情、农事劳作、斗争徭役等三大类,而忧患意识则无不浸润在这些诗行中。一、婚姻爱情题材诗篇中的忧患意识婚姻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一命题在诗经中又得到了力证,表现婚姻爱情的诗篇约占诗经的三分之一,是诗经最重
3、要也最为精彩的一部分。这类表现婚姻爱情的题材之所以魅力永具,绝不是因为它们单单表现了婚姻爱情的缠绵和甜蜜,更重要的是这类诗篇散发着浓浓的忧患意识。典型地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诗人追求自己心仪的对象但又得不到对方的垂青,内心的悲伤、苦闷、焦躁、担忧表露无遗。如周南关雎。关雎是诗经之首篇,这首诗描写的是周南地区的一位男子对一位漂亮姑娘的热情追求、深切思恋,以及在求而不得的情景下无比哀伤、惆怅和苦闷的心情。孔子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只评价了这一首关雎,孔子评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忧患哀伤之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就读出了其深意。试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温顺娴慧而又美丽的女子,是多好的志向人
4、生伴侣呀!但诗人忧患的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人最终悲伤苦闷得翻来覆去也睡不着觉。诗歌充溢了对人的情感世界的观照。(二)在追求恋爱自由、婚姻华蜜的征途中,受到当时礼法束缚,家长世俗的反对,而表现出来的反叛抗争、忧患苦痛之情。在诗经的时代,据周礼记载,男女间婚姻爱情大事已经受到礼教的深重压制和束缚,恋爱婚姻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即恋爱婚姻、娶妻生子必需首先征得父母的同意,男女间的婚姻必需要通过媒人介绍才是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婚姻,否则就会受到讪笑、不被人们祝愿,甚至阻扰。婚姻爱情面对如此深重的礼教束
5、缚、家长包办、世俗讥议等恶劣环境,男女主子公在争取自由恋爱、婚姻华蜜的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叛抗争、忧患苦痛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三)在婚姻爱情中遭遇不幸所表现出来的忧患苦痛。这类表现婚姻与家庭不幸生活的弃妇诗是最能体现诗经作品中的忧患意识的。在西周时期的男权社会里,男女的婚姻制度很不合理,女子一旦被男子抛弃,其人生命运非常凄惨,其中的忧患和苦痛非常深重。最具代表的作品有卫风氓。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的叙事诗,描写的是一位女子从她恋爱、结婚到受虐待以至被弃的全过程,抒发了她内心的不平、哀伤、怨恨和抗拒。诗的结尾弃妇抱定与氓决裂的看法,性格由多情、忍耐转为醒悟、刚毅和坚决。诗中女主子公的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中的 忧患意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