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爱和规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教会孩子爱和规矩.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教会孩子爱和规矩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化,好的教化应当是在爱中教会孩子规则。那么究竟应当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一对于惩处的相识1、惩处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2、孩子在惩处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索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相识错误,改正错误。3、惩处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4、孩子受到的惩处,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处”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5、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当经验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
2、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切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处的。二代替惩处的技巧案例1、转移留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留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好玩的事情上。适合:不太严峻或者偶然性的问题。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整理你!”正例(家长):“珍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2、明确表达剧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峻,须要刚好予以订正、明确看法的问题。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太鲁莽了,晚上不许你看电视了!”正例(家长):“我不喜爱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
3、打搅到别人!”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有意的行为。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反例:“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4、供应选择。供应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敬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起先某种行动的建议。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正例(家长):“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确定。”
4、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情愿洗澡。反例(家长):“抓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正例(家长):“你是情愿现在洗澡一会儿讲两个故事听,还是现在看电视,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你来选吧”5、告知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须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务。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正例(家长):“看沙发都花了,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6、实行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旧没有改正,可以实行适当的行动。适合:相对严峻的原则性问题,特殊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5、。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反例(家长):“你再不用心吃饭,就干脆别吃饭了!”正例(家长):“珍宝,用心吃饭!”,数次劝告未果,可以把桌上旁边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当用心,吃完饭你可以随意玩这些东西。”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适合:孩子存在肯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须要担当因此引起的后果。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许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三相对困难的措施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情愿睡觉:
6、第一步:探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爱做什么?其次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如:告知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须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第三步: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全部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一边探讨,一边将双方全部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敬重感和参加确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家长)一个小时的嬉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打算睡觉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须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赐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
7、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第五步: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看法,双方共同努力完成。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四总结提示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忧谁输谁赢。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找寻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敬重。2、在气头上时,短暂不要起先“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起先。再科学的语言技巧假如是叉腰瞪眼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3、选择建议时,不要评价“办法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敬重。4、当一个安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安排。5、假如孩子不情愿坐下来商议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敬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知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