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支撑平台规划.doc
《智慧城市支撑平台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支撑平台规划.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城市支撑平台规划一、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总体设计为了避免出现针对某一领域需求独立建设、系统技术规范不统一、系统编码不协调、相关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重复开发等不良现象,系统建设必须按照统一标准、一体化管理与开发等原则,实现在智慧城市统一应用开发平台基础上完成设计和实施的思路,以确保所有系统的开发、部署、运行与维护的统一。同时,系统参考住建部的智慧城市几个指导性文件。支撑平台规划主要是从所有的应用系统中,抽象出共性组件,进行统一规划,从而确保平台平稳运行,构建一个易于维护和管理的平台。智慧城市的支撑平台分为数据支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两类,完成数据共享交换、GIS引擎、报表设计与统计分析、搜索
2、引擎,工作流引擎、即时通信等底层基础性支撑工作。(一)支撑平台设计要点1、应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架构,完整实现面向服务(SOA)的最新软件设计理念,以业务驱动服务,以服务驱动技术,使各项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业务。建设基于标准的统一平台,在标准层面上实现跨平台整合,并提供对其它已有系统的集成机制。2、为应用系统提供快速开发的平台,以业务为核心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满足对速度和灵活性的需要,以较低的管理成本,实现高质量产出。3、应用系统建设应以数据为中心,以安全与控制授权为保证,实现数据采集指标化、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智能化。4、全面采用Web Services技术,降低系统框架结构的
3、复杂性,实现功能和应用之间松散耦合性。5、基于知识管理理念,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全文检索等技术,实现非结构化文档型数据、图形图像及流媒体数据的结构化规范和应用的深化。6、采用OLAP、GIS、分析方法智能匹配、决策模型感知等技术与方法,建设统一的数据表现、关系分析、异常预警及决策支持平台。7、采用基于 XML的配置技术,各种业务都要求可定制,可配置。对于大多数表现多样、要求各异的相似系统,采取配置的方式以实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支持模板技术。8、所有的应用业务层面的开发必须基于BEPL(业务流程执行语言)的工作流引擎和界面生成器,以保证所有的子系统的统一性,提升开发效率。9、支持数据的密传,密存。
4、要求支持国家认可的普密与核密加密接口,支持加密卡加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多种加密方式。(二)建设思路1、制订统一的应用开发标准与开发环境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制订统一应用开发标准与开发环境,以保证各开发团队在分布式开发过程中,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系统整合,系统建设应在应用开发平台基础上,通过工作流引擎,界面生成器进行标准化开发,全面屏蔽底层技术,减少重复劳动;同时,还要完成对应的数据标准,代码标准,格式标准,流程标准,标准术语等标准化工作,并遵循标准完成应用软件设计。2、设计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构建通用型业务和应用型业务,以加快应用系统建设的速度。要求应用支撑
5、平台不但能对本期应用建设起着框架支撑的关键作用,也能为今后应用系统的扩展与深化建设奠定基础。3、设计统一的应用运行环境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建造各子系统,为降低部署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所有子系统必须有统一的运行环境,完成部署与运行。4、设计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交换和资源共享, 系统建设要求必须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整合管理,建立数据中心。5、统一的人员组织体系、信息分类体系、信息授权体系必须统一各系统的人员组织体系、信息分类体系、信息授权体系,支持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和权限控制、安全保密体系。6、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用户仅需要登录一次,就可访问1市办
6、公业务资源信息系统中的所有业务系统,而无须在进入各个不同业务应用系统时分别登录。应用支撑平台的应用服务器和门户服务器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7、统一前端应用界面与管理界面各子系统的前端界面和应用必须风格一致,以保证系统的一致和谐。减少用户在不同系统中切换的学习难度。学会使用一个系统后,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熟练使用新的系统。二、数据资源标准管理体系此部分参照住建部的标准文件执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分类要求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标识编码要求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元数据要求1、数据资源规划通过项目建设,形成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1市、企业、公众的相关信息,监控1市经济运行
7、情况,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智慧城市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包括1市所有数据、信息内容。智慧城市基础数据顶层数据模型如图5.1所示:图5.1 智慧城市基础数据模型图公共数据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公共基础数据库由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及建筑物数据库等五大类数据库组成。公共基础数据是基础且变化频率相对较低的信息资源,是城市公共数据的“纲”。公共基础数据可由法定管理单位提供。公共业务数据库是基于公共基础数据库的业务性扩展数据库。公共业务数据由根据业务应用需要而扩展的各类指标项构成,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扩充的业务数据模式,是城
8、市公共数据的“目”,指标项来自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公共服务数据库由各类专题应用类数据库构成。公共服务数据是通过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分析后形成的有特定应用场景的服务型数据集,为各应用单位提供融合后的专题应用资源服务。本指南不对公共数据库做具体规范要求,将以另行规范指南的形式明确。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建设由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质监局)牵头,多部门参加,以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为统一标识,以民政、工商、质监等部门对法人的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信息为依据。目的是实现1市法人基础信息共享与公开,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为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能和1市经济运行分析与决策支持提供信息支撑,
9、并为社会提供广泛、准确、动态的法人信息服务。公众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经济数据库包括1市年度经济数据库、1市月度经济数据库,分综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财政、金融和保险、物价、就业与工资、运输和邮电等几类。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包括1市的水系、绿地、街区、道路、铁路、河流、行政区划、企事业单位信息点、拓扑属性等信息。还包括地形、地貌、土地规划、土地利用,三维管线数据、三维1市景观、卫星影像等空间信息数据。详细参
10、照2、数据编码原则数据编码原则参考国家相关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2402-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20091-2006 组织机构类型;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分类要求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标识编码要求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元数据要求等。三、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共享应用系统实现1市直属机关与非直属机关(工商、国地税等)、上下级机关的数据共享,建设可以基于XML的数据共享平台,能够支持导入工商、国地税系统导出的.csv格式数据文件,实现对1市内企业相关的工商
11、、税务、海关、财政等数据的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系统应建立在办公网内,以保证数据安全性。1、需要共享的数据内容数据交换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1市工商、1市国税、1市地税、1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企业基础数据、1市基础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其中,信息交换是前提,信息共享与服务是目的。参与数据交换的单位包括:工商局1市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1市分局、国税局1市分局、地税局1市分局、经贸发展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房产局、建设发展局、市政环保局等。鉴于参与交换工作的各部门的现有体制、业务流程电子化程度和内部管理原则的不同,必须确定信息交换的节点,本规划建议选择上述几个部门的1市级单位作为数据交换节点,
12、各部门负责与各自下级单位、基层单位的数据交换。2、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交换、配置管理和传输监控等几个部分。(1)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按不同部门按照业务需求,确定信息交换流程,在部门间实现具有主动推送特点的连续、实时信息传输。典型的应用有公文交换、部门间基础信息交换、综合治税信息交换、基础信息交换、社会保障信息交换等。信息交换有集中交换、分布交换与混合交换等三种模式。数据交换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对参与者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并通过与数据传输中间件的配合,实现可靠的数据交换。数据可靠传输的目的是实现传输过程中的“不错、不丢、不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3、由所选定的中间件软件保证,通过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压缩/解压缩以及断点续传等功能,保证数据交换的可靠性。为保证传输的安全性,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系统支持数据加密功能。信息交换包括数据自动提取、数据安全可靠传输、数据转换、数据路由等功能。(2)配置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共享交换应用中涉及的交换对象间的交换关系进行定义,并负责共享平台各类功能所需要的参数设置等。系统配置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参与数据交换的应用系统的追加、删除、修改等。例如,当增加一个数据交换与共享单位时,需要在数据共享交换应用中增加相应的配置。各子系统之间交互方式的定义。对传送数据的要求。如是否仅传送增量数据(注:传送增量数据是指
14、仅传送自上次传送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这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中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支持数据共享交换应用自身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参数的定义与配置。例如定时启动任务单的增加、修改、删除等;其他方面,如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的用户权限管理等。(3)传输监控传输监控的主要任务是对共享平台本身和流过共享平台的数据包进行观察与控制。传输监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对数据流量和状态的查询、统计与审计;对数据共享交换应用自身运行状态的查询和监控;对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的远程监控。数据流量和状态的监控,首先是对于所有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应用进行交换的数据总量的把握,其次是对每个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的数据包状态的微观把握
15、。通过监控功能,可以了解在指定时间内按照进入/转出、目的地/来源地、数据量大小等项目进行查询和统计,从而实现对总量的把握;通过对数据状态(例如等待处理、正在进行、处理完毕、回执收到、处理中断等)的监控,可以追踪某一个指定数据的状态。对数据共享交换应用自身运行状态的查询和监控,是为了确认数据共享交换应用自身的运行是否正常。查询和监控的对象主要是构成共享平台的各类软件运行实体(例如进程、队列等)。以进程为例,监控的主要操作包括查询进程状态、停止进程、重新启动进程等。对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的远程监控,是指通过监控命令的交换,对系统中的远端数据共享交换应用部件进行上述监控。由于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的运行记录不
16、仅是进行监控的重要依据,还是进行审计的重要基础,因此根据监控的功能设计,必须实现相应的日志机制。3、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系统的集成设计数据交换平台作为底层技术支撑,应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下面将在交换中间件与应用适配器两方面阐述集成相关设计。(1)交换中间件技术要求交换中间件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数据传输要求、数据转换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性要求、差错处理要求、Web服务支持要求、跨平台要求、基本性能要求等几个方面。(2)数据传输要求在数据传输方面,交换中间件应能满足以下要求:传输协议。交换中间件必须支持HTTP/HTTPS传输协议。支持消息传输与文件传输。消息基础协议。交换中间件支持国家政务信息资源交换
17、体系标准规定的消息格式。大文件支持。交换中间件支持大文件传输。消息交换模式。交换中间件支持消息主动发送、请求/应答、订阅/发布三种消息交换模式。消息路由。交换中间件支持消息路由的功能,包括基于消息内容的路由和基于消息头的路由。(3)数据转换要求交换中间件具有数据转换的功能,支持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内容转换,提供图形化数据转换规则生成工具。(4)可靠性要求交换中间件具有可靠传输的功能。通过断点续传、消息确认和消息重发机制,实现在网络发生故障、系统产生异常或发生崩溃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交换“不丢、不错、不重”。(5)安全性要求交换中间件支持安全的数据传输功能,支持消息加密、消息数字签名功能。(6)差错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城市 支撑 平台 规划
限制150内